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還沒出生就有2個月心臟病史!亞洲首例,給肚子裡的胎兒做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

點擊上方「周到健康」 可以訂閱哦!

給白衣天使們點贊!

在媽媽的肚子裡,胎兒得了嚴重心臟病!

更讓懷孕32周的準媽媽難以相信的是,肚子裡寶寶的先天性心臟病的病情還在惡化!如果不乾預,胎兒生命垂危!

給肚子裡的胎兒做手術!

經過嚴格的醫學評估和倫理評估後,在爸爸媽媽堅決要求下,本周,準媽媽和寶寶一起躺在了手術台上,寶寶還沒有小名,但是醫生願意和母親胎兒一起挑戰生命極限,胎兒宮內心臟介入治療!

父母的勇氣,醫生的智慧,醫患攜力保護胎兒心臟!奇蹟出現了!

「這是亞洲首例單中心獨立完成的胎兒先天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宮內球囊擴張手術。上海對宮內治療水準達到世界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小兒心血管學科帶頭人孫錕教授無比激動!為此,新華醫院準備了3年,此次手術已經演練過數次。

還沒出生就接受了人生第一次手術,手術前,寶寶已經有2個月的心臟病史!

準媽媽今年35歲,已育有一子。這些年來,高血壓、多囊卵巢綜合征等,一直糾纏她。但她就想再要一個。

被發現問題,是在準媽媽懷孕24周的時候—胎兒心臟主動脈瓣狹窄!

天性主動脈瓣狹窄,由於主動脈瓣先天發育異常,所導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性心臟病,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3%—6%。

病情之重讓專家們捏把汗。小兒心血管科主任陳筍胎兒如果在孕早期就發生主動脈瓣狹窄的話,隨著孕周的增長,左心室由於充盈血量持續降低,最終可能導致進行性發育不良和衰竭,形成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這種嚴重先心病孩子即使出生命運堪憂,只能選擇分期手術或有可能長期存活,而這兩種手術方式一期死亡率仍在20%以上,即使完成了三期手術也只能建立以右心室供應體循環的單心室循環,且手術後長期預後不佳。

儘管如此,孩子的父母不願意放棄這個生命。

在密切觀察到31周,肚子裡的寶寶病情惡化了!寶寶心力衰竭了:主動脈瓣壓差惡化了,由25mmHg逐漸升高到近90mmHg,左右心室也逐漸比例失調,同時出現了心包積液和二尖瓣反流,所有跡象均表明,胎兒的主動脈瓣狹窄向極重度的方向發展。

勇敢的父母毅然選擇了進行胎兒期乾預。

胎兒宮內心臟介入治療難度極高,國際僅少數研究中心能夠獨立完成。

新華醫院院長、小兒心血管學科帶頭人孫錕教授、小兒心血管科主任陳筍,婦產科主任汪希鵬、婦產科王磊主任醫師,麻醉科主任石學銀等多學科團隊決定共同挑戰。

手術室裡,十幾個醫生匯聚在一起。為了一個還未謀面的小生命。

給胎兒做手術,他們共同目標是,明顯改善主動脈血流,促進左心室的發育,為出生後建立雙心室循環創造機會,明顯改善預後。

他們制定了胎兒宮內乾預,必要時剖腹產,出生後馬上治療等多套預案。

準確穿刺臍血管麻醉後,產科很快將穿刺針通過孕媽媽的肚皮、子宮、胎兒胸壁、最終把穿刺針送到胎兒左心室。緊接著,小兒心臟科醫生將擴張導絲和球囊送至左心室,微調導絲順利通過嚴重狹窄的主動脈瓣,把擴張球囊送到位置以後,擴張狹窄的主動脈瓣。

雖然30分鐘就結束了整個操作,但前期動物實驗已經準備了3年,此次手術已經演練過數次。產科汪希鵬主任及小兒心臟外科魯亞南主任在旁保駕護航,準備萬一出現緊急情況,在30秒到1分鐘內確保胎兒剖腹娩出,緊急進行手術。

周到君了解到,胎兒在媽媽肚子裡6周開始形成心臟。心臟一旦有問題,8周就會出現,11-13周能被發現。

孫錕指出,先天性心臟病並不可怕,經過產前準確的檢查及評估,大多數患兒出生後經過及時乾預可以獲得非常理想的結果。胎兒期的治療只是在極少數危重型疾病中,對胎兒有益。病例的選擇、操作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規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