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護古樹就是保護生存之根

樹下即門前,樹古棠陰在。中國人的成長記憶離不開樹木,無論是現代化的都市,還是古樸的鄉村,門前屋後,樹木叢生,樹影到儂窗,枝頭叫歸禽,一派人與自然的和諧景象。而在鄉村,這種印記就更為突出,不少村口都有大樹挺拔環繞,看到古樹,便是看到了故鄉。樹是感情的載體,也是鄉愁的化身,記住大樹,就是記下了鄉愁。

保護古樹就是保護生存之根

村民們說,祖輩從浠水遷來,這棵樹就是那時栽的,已有數百年歷史。村裡世世代代都護著這棵樹,樹也守護著村莊,看著他們一代一代生生不息。著名報人梁衡曾專門尋訪有故事的古樹,為樹立傳,也是為文化立碑,為祖先的歷史存照。他認為記錄歷史有三種形式:語言文字、文物和古樹。而這三種中,只有古樹是有生命之物。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比人活得更長的只有古樹。古樹既是一個活著的歷史坐標,也是一個有生命的地理坐標。

古人雲,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樹與人共生共長,年輪所刻錄的,是一代代人頑強不屈的生存壯歌,保護古樹,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歷史,保護我們的精神家園與伴侶。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每一個故鄉,都有這樣的文化符號與生存之根。

我們欣慰地看到,彭家壟村這棵古樹,牽動著省市縣三級林業部門專家。這種“樹在深山有遠親”的牽掛與關愛,反映了全社會對保護古樹名木的可貴認識:沒有一棵樹是生活在孤島上,這片土地的每一棵樹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一樹有難,當八方支援。更令人欣慰的是,全省超過78萬株古樹名木,基本上都采取了掛牌、圍欄、護坡、裝避雷針等保護措施,落實專人看管。

記得先人手自栽,森然千尺盡成材。翠線結作思人樹,他日兒孫豈忍摧?保護古樹人人有責,願每一棵古樹都能得享天年,成為我們不老的記憶。(圖片來源與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