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中藥炮製不規範,是影響中藥品質的最大問題

近年來,中醫藥行業引起國內外各界關注,國家也對中醫藥發展愈加重視。隨著《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發布,各省都在積極推行計劃的實施,加快中醫藥行業的進一步規範,嚴格中藥材的加工程式。

中藥材品質的高低優劣,直接影響中醫師的臨床治療效果。如果沒有好藥材,再高明的中醫也難以施展醫術。目前,影響中藥品質的主要環節有種植、炮製和流通。而中藥炮製目前最大問題是炮製工藝不規範。

1

炮製後毒藥變良藥

河北秦皇島居民石女士被診斷為胃印戒細胞癌四期,在北京一家腫瘤醫院手術後出現便血。跑遍各大醫院,大便潛血依然是4個加號(陽性)。絕望之際,她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微創腫瘤科主任黃金昶。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你得吃點毒藥。」黃金昶說。其實,黃金昶所說的毒藥是蟾皮,也就是癩蛤蟆皮。石女士一聽,連連擺手,說她肯定吃不下。黃金昶說,蟾皮不是直接吃的,是經過專業中藥炮製加工的。

石女士按醫生要求將燒乾蟾10克濃煎,飯後不停地喝,喝了3天就沒了血便,檢查大便潛血只有一個加號。7天后,她的大便潛血顯示陰性,之後一直未見便血。

什麼是中藥炮製?黃金昶介紹,以燒乾蟾為例,新鮮的蟾蜍破血力量極強,能促進出血。經過炭火燒焦後,藥性發生改變,卻有很好的止血作用。炭火燒焦就是中藥炮製方法的一種,能起到減毒和增效兩大作用。

2

火製、水製、「發汗」

不同藥材炮製方式不同

中藥炮製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製劑的不同要求,對經產地加工的凈藥材進一步加工製作,有火製、水製和水火共製等加工方法,所得成品稱之為中藥飲片。

中華中醫藥學會炮製分會主任委員賈天柱從事中藥炮製教學與科研40餘年。他說,中藥材炮製前後,通過特定的工藝方法,使所含的化學成分出現變化,從而產生減毒增效的作用。比如,川烏、草烏類都含有劇毒成分烏頭鹼,1~2毫克就可中毒,3~4毫克就可致死。但炮製後烏頭鹼水解變成烏頭次鹼乃至烏頭原鹼,從而達到低毒、無毒的效果。馬錢子含有毒性成分士的寧,經炮製後可轉變為士的寧的氮氧化物,大大降低毒性。斑蝥含有斑蝥素,毒性也很大,當用低濃度的鹼處理後,生成斑蝥酸鈉,毒性也會降低。

「發汗」炮製法是常用的中藥產地加工方法之一,即將鮮藥材加熱或半乾燥後,密閉堆積發熱,使其內部水分向外蒸發,並凝結成水珠附於藥材的表面,猶如人體出汗,故稱為「發汗」,以「發汗」炮製的厚樸為例,研究發現「發汗」炮製能提高厚樸揮髮油量,炮製1周後厚樸揮髮油量提高近1倍。

3

炮製工藝有待規範之處

仍有很多

中藥炮製目前最大問題是不依法炮製,該製的不製,或炮製不到位,製約了中藥臨床療效的發揮。

賈天柱說,中藥炮製自古以來最講究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古代有「逢子必炒、逢子必破」之說,但現在種子類藥材有不炒不破的,也有炒而不破的,也有炒碎後供應的。雖能煎出,但已造成泛油而降低療效,這種方法不可取。

「炮製雖繁,但必不敢省人工」。如今繁瑣的炮製過程不斷被簡化,不按工藝規程生產加工的藥材比比皆是。何首烏是臨床常用中藥,歷代以黑豆為輔料炮製,講究煮熟、煮透。蒸製何首烏很少能達到九蒸九曬的要求,人為地減少了蒸製時間。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的炮製工藝須經過多道工序,是附子減毒的重要環節,但產地農戶在附子漂洗過程中,為了防止重量減少,漂洗次數嚴重「縮水」。

「飲片生產普遍存在炮製工藝不規範等問題,炮製程度較難判定,中藥品質難以保證。」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肖永慶說。

4

炮製工藝有南北差異

制定規範需因地製宜

熟大黃,南方以酒蒸為主,北方以隔水加酒燉者居多。目前大多數中藥飲片,特別是加熱、加輔料等方法炮製的品種,各地炮製工藝不一,炮製時間相異,所用輔料也不盡相同,飲片品質判別存在很大差異。肖永慶說,飲片不可能實現全國統一的規範化生產工藝,迫切需要因地製宜,開展飲片地域性生產工藝的規範化研究,提升飲片行業的現代化水準。

炮製飲片品質參差不齊,原因在於缺乏一套易控、專屬的品質評價方法。以根莖類藥材加工的飲片為例,按照傳統的外觀分類方法,應以片大為優。

研究表明,現代評價標準中應用的「有效成分」在藥材裡主要分布在側根和表皮。其結果是,片形小的飲片「有效成分」的含量高於片形大的飲片。採用異地人工栽培藥材加工成的飲片,在外形上要「優於」用道地藥材生產的飲片,而其有效成分含量卻大大低於道地飲片。根據飲片的外形、色澤、斷面等傳統經驗鑒別方法,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不能有效評判飲片品質。

5

初加工和炮製不可分家

趁鮮炮製最佳

肖永慶說,中藥材異地加工成飲片,不但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藥材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的變質損耗和成分流失,嚴重影響飲片品質。其實不少中藥可直接在產地加工,有的可以鮮切後再乾燥,有的可以乾燥至適宜含水量再進行切製。

例如,天麻不易潤透,切製後的形狀不好。蘇木鮮藥材不易乾燥,乾燥後難以切製,潤製過程易導致有效成分損失。甘草鮮品易切製、性狀好,乾燥後纖維不易切斷、性狀差,潤葯易導致有效成分損失。肖永慶認為,中藥材源頭加工是中藥材品質保障的重中之重。

往期精彩閱讀

這種病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秋冬季節高發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被判罰 1.05 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

了解權威養生資訊

請掃碼進群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河健康網

網址:www.dhjk.cn

合作電話:13592692009

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