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朝降將為泄憤提議剃發易服,多爾袞被討好,漢人出現危機

顧炎武曾經說過:“一旦持剪刀,剪我半頭禿,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這是他作為明朝遺民的反抗。而與顧炎武相對的,就是當時的滿清統治者的執行政策,那就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而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波瀾的原因就是,清初的政策:剃發易服。

剃發易服,這個概念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應該是非常簡單明了的。這是明末清初,由清朝統治者下令,讓在他統治下的民族,全部都剃成滿族的髮型,也全部都改變穿滿族的服飾。而在歷史上,這兩項政策其實是清初的六大弊政之二。而清朝統治者下令,讓百姓剃發易服,其實還是經歷了不少事情的。

首先,就是這個想法是如何提出的。在1636年的十一月,當時的皇太極召集了滿洲的貴族以及一種的官員,就談及了少數民族政權為何會失敗的原因,在這次的談話中,皇太極是這樣描述的:

“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哈喇和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製,試試聯繫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後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於哀宗,社稷傾危,國遂滅亡。”

這段話其實有兩個意思,首先第一個意思,那就是在皇太極的思想和認知中,他認為漢化是危險的事情,是可以導致社稷傾覆,讓國家走向滅亡的。而另一個意思,那就是皇太極以及滿清認為自己是金國的後代,是以金國為尊的。皇太極將政權消亡的原因歸咎到漢化上,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不是嗎?

王朝興替從來都是歷史的規則,也是不變的法則。皇太極口中那些漢化誤國的信息其實是有問題的,但偏偏清朝的統治者認同了,並且在不斷的實行自己的滿化。而首先被推到明面上的, 就是剃發易服。

剃發易服的法令,下了兩次,一次被中斷,而一次被要求必須執行。在崇禎十七年的1644年,清朝正式入關,而這一次,他們率先提出了“剃發令”,但是,這樣的法令被漢人不滿以及反抗,就這樣,這次法令被中斷。但是,在順治二年,清朝統治者認為一切制度都已穩固的時候,再一次下令“剃發令”。而這一次的法令,就有了執行口令:“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對於漢人來說,剃發易服是人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受著“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思想的影響,我們無法輕易的放棄自己的長髮以及漢家衣裳。於是,在清朝初年,發生了這樣的屠殺事件。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江陰八十日,以及後來的嘉定三屠,都成為了百姓抗清反剃發的流血鬥爭。

而在這一場剃發易服事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我們記住,這個人叫做孫之獬。孫之獬是淄川縣人,曾是明朝官員,因為牽扯到了閹黨逆案,被革職為民。滿清入關之後,孫之獬得到了複官的機會。為了展示自己投降的誠意,孫之獬帶領著自己的家人奴仆,統一進行了剃發易服。

但好笑的是,清朝雖然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官員,可偏偏,這樣的孫之獬不被滿人接受。而他想要回歸漢人團體,則又被嘲笑,不允許回歸。就這樣,左右不被接受的孫之獬,一惱怒,就上書順治帝,建議進行全境的剃發易服。孫之獬的奏折是這樣寫的:

“陛下平定中原,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製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

這個奏折的出現,正好順應了當時清朝統治者順治帝,以及攝政王多爾袞的心。就這樣,剃發易服的事情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並且被強製執行。可以說,在這件事上,惱羞成怒的孫之獬,是非常無恥的。三年後,起義軍攻入孫之獬所在的淄川城,將孫之獬一家殺死。史書記載:“皆備極淫慘以斃”。

雖然說,在剃發易服這項法令的推行即便沒有孫之獬的存在,也一樣會進行,但面對這樣的背信棄義者,我們實在是無法好好的對待他。

最有意思的是,當年的滿清提出要剃發易服,是為了滿化漢人,但他雖然用二百年的時間讓百姓習慣了辮子,但卻無法真正的徹底的滿化。此後,在多年的發展中,因為多種原因,反而是加速了滿人的漢化,以至於清朝末年,所謂的滿清貴族也不會說滿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