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肥最大的謊言:節食可以把胃「餓」小?消化科醫生說出了真相

如今在現代人的認知裡

美的前提就是瘦

很多人踏上了減脂這條長征之路

平時嚴於律己控制進食量

久而久之隨著體重的下降

你會發現對美食的胃口也下降了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說胃會越「餓」越小嗎

人的胃具有良好的伸縮能力

人類的胃是一個空腔器官,胃壁有延展性,因此整個胃很有彈性,在排空和充盈時體積相差甚遠。

雖然胃的大小在空腹飽腹情況下會存在差異,但胃的總體容量是不會改變的。

成年人的胃部,在沒吃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容量大約只有50ml,不到一個一次性紙杯的大小;而在攝入大量食物後,胃的容量可以達到1500ml,大約相當於3瓶礦泉水的量。

胃在膨脹之後,經歷4~5小時排空時間,胃壁內的肌間神經叢不斷的發放基礎性的電衝動,又會恢復最初的稍微收縮狀態

為什麼節食以後感覺飯量變小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會通過後天的「練習」變成大胃王,也有人會因為「節食」而食量變小,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實際上是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從根本上說,一個人吃什麼東西是由他的大腦來控制的。飢餓時大腦的攝食中樞興奮,吃飽時飽食中樞興奮,二者互相調節從而控制飲食。

胃的平滑肌有伸縮功能,由於長時間的節食,人的大腦已經接受並且習慣這個攝食量,因此在心理和生理的相互作用下,胃由於反射條件會引起大腦攝食中樞神經抑製刺激飽食中樞興奮,讓人有一種把胃「餓」小了的錯覺。

節食方法不可取,當心減肥變增肥

胃雖然不會被「餓」小,但這種心理暗示確實可以起到控制食量的作用。飯量少了,離瘦還會遠嗎?想得美!

播放GIF

讓身體和大腦習慣是個緩慢的過程,而長期的節食會使機體健康原動力不足,造成脾胃虛弱,影響胃酸分泌,會出現粘膜腺體的萎縮的情況,同時導致胃部對食物受納、消化、吸收、轉化利用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於缺乏食物的刺激,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經反饋變弱,膽汁長期滯留膽囊不排出,造成水分吸收增多,時間長了容易引發膽結石

除了造成胃受傷,通過節食的方式減肥還很容易反彈,因為減掉的多是身體的水分和肌肉,恢復飲食後,可能會比之前更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