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僵屍股”蔓延外資持續買入 A股呈現多方面底部特徵

  經濟參考報

  進入8月份以來,A股市場成交日益低迷,單日成交金額不滿1000萬元的個股開始大量出現。在機構看來,A股市場當前正在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一系列市場底部特徵。

  238隻個股日均成交不足千萬元

  今年8月份以來,由於市場持續低迷,整個A股市場的成交量呈現逐級下降的趨勢,大量個股的成交量在低位徘徊,單日成交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個股數量快速增加,“僵屍股”的現象愈演愈烈。

  Wind數據顯示,8月23日,兩市有1465隻個股成交金額少於2000萬元(已剔除全天停牌的公司),佔當日交易股票總數的43%,成交金額少於1000萬元的個股有748隻。當日成交金額最低的為*ST工新(維權),僅9.48萬元。此外,ST長生(維權)京城股份廣澤股份信隆健康ST明科ST巨集盛*ST獅頭威帝股份浙江仙通*ST藏旅剛泰控股的成交金額也不到200萬元。當天,滬深兩A股呈現多方面底部特徵市共有1615隻股票換手率低於1%,741隻股票換手率低於0.5%,其中*ST工新、ST長生、剛泰控股、廣澤股份、ST生化等5隻個股換手率不足0.1%。

  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低於2000萬元的個股有378隻,日均成交額不足1000萬元左右的個股有37隻。而下半年以來截至8月29日,A股市場有238隻個股日均成交金額低於1000萬元,日均成交不足2000萬元個股高達841隻,是上半年的4倍,而日均成交在一億元以上的個股僅有821隻。從區間日均換手率來看,2018年以來,A股市場共計有1310隻個股的日均換手率低於1%,其中,2018年8月份以來,則共計有1803隻個股的日均換手率低於1%。

  A股市場成交的日益低迷,是導致“僵屍股”數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市場整體的成交規模來看,上證A股的月均成交金額從今年1月份5.7兆元一路下滑至今年7月份的3.33兆元。8月22日,上證A股的成交金額僅有983.90億元,當天,滬深兩市僅成交2292.53億元,創2014年8月29日以來新低(已剔除2016年1月7日,當日開盤不到30分鐘即熔斷休市)。8月23日、8月24日滬市A股的成交金額也分別僅有1077.37億元和1026.08億元。

  從行業看,8月份日均成交額低於1000萬的個股,主要集中於機械設備、化工、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和汽車五大行業中,具體數量分別為:69隻、35隻、28隻、26隻、24隻,合計佔比48%。

  多方面底部特徵顯現

  從歷史經驗來看,一般而言,A股市場成交處於極度萎靡的時刻,往往也意味著市場見底。實際上,除了量價指標表,近期一系類特徵均正在表明A股市場處於底部階段。

  從市場的整體估值水準來看,來自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13.82倍,深證A股的平均市盈率則為23.44倍,其中深市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則分別為16.06倍、27.38倍和37.2倍。WIND統計數據則顯示,按照整體法計算,上證A股的整體估值水準處於2013年1月以來的歷史低點;深證A股則處於2012年9月以來的歷史低點,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的情況也與此類似。

  從破淨股的數量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35隻個股跌破每股淨資產。其中*ST天馬(維權)廈門國貿*ST凱迪(維權)市淨率最低,分別為0.465倍、0.54倍、0.565倍。從數量上來看,當前破淨股票數量已經超過了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低點,包括2013、2008和2005年的大底部。從比例上來看,當前破淨比例也與2013年比較接近,2013年該比例為6.3%。

  與此同時,滬深兩市的“一元股”數量也在快速增加中。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收盤,A股中正常交易的“1元股”(股價在1元至1.99元之間)數達到22隻。在融資融券餘額方面,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市兩融餘額急劇縮水,兩融交易佔A股成交額則已經降至8.12%,處於2013年以來的歷史低點。僅今年5月份以來,兩融餘額從高點的9986億元驟降至目前的8621億元,降幅高達1365億元。

  儘管市場跌跌不休,但是外資仍然在持續加倉A股。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收盤,滬股通6月份以來累計淨流入資金576.84億元,日均成交金額達到了116.68億元,61個交易日中,有44個交易日呈現淨買入狀態;同期深股通淨流入資金303.53億元,日均成交金額達到90.02億元。2018年以來,滬股通和深股通累計淨流入資金分別達到了1265.36億元和931.94億元。今年前7個月中,滬股通有6個月出現淨買入,其中3個月單月淨買入規模均超過了200億元;深股通7個月全部淨買入,其中有4個月單月淨買入規模超過了100億元。

  機構不悲觀

  另一方面,從當前機構的態度來看,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識。申萬巨集源研究顯示,統計了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歷史上換手率低於8月22日水準的交易日之後5日、20日、60日和120日的市場表現。能夠發現,上證綜指的“地量”後120日平均收益率 8.32%,勝率75%,盈虧比12.87倍;而深證成指和創業板綜“地量”買入策略的效果較差,120日獲得正收益率的勝率均不足50%。歷史上看,非銀金融、房地產、商業貿易、汽車、電氣設備、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和建築材料在低於當前換手率時刻買入並持有120天的平均收益率均超過了20%,勝率均超過70%。從中長期持股的配置視角看,A股市場已經具備了較高的配置價值。

  海通證券則認為,A股處在第五次大底的磨底期。自開市以來A股經歷了五輪牛熊周期,目前估值水準已經與前幾次市場底部相似,中期視角看市場處於第五輪周期底部。今年內外資分歧持續拉大,從根本上看是資金屬性決定投資策略,外資投資考核期通常為三年及以上,而內資考核期多為一年。從三年角度看,當前A股是不錯的投資機會。

  安信證券認為,根據對歷次A股成交低點的回顧,發現當前換手率已經位於1%附近,較上輪牛市高點的比值在10%附近,修正成交額較上輪牛市高點的比值也在7%附近。量能的情景已與之前三次市場階段大底(即:2008年9月9日,2012年11月26日,2014年5月19日)非常類似。(記者 吳黎華)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