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肩問題,反反覆復,試試祛祛這裡的「寒氣」!

頸肩問題是多數現代人的「標配」,一旦惹上,輕則頸椎肩周部位痛、酸、脹,重則手麻、頭暈、頭昏,甚至還會心悸心慌。

播放GIF

經常有夥伴說,按摩按摩肩頸是舒服很多,但是沒多久疼痛又複發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關於頸肩問題,中西醫認識有很大差異。

頸肩問題論

西醫認為,頸肩問題是骨頭問題;

中醫認為,頸肩問題是經絡問題。

在治療上,西醫重在矯正骨頭,多手術治療;

中醫重在活血祛瘀,疏通經絡,經絡暢通、氣血調暢,則疼痛、僵直、麻木,甚至眩暈、眼花、胸悶等癥狀就會自行消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頸肩有問題,不僅僅要疏通頸肩部位的經絡,因為主管頸肩的經絡並不在頸肩,而在兩條胳膊的外側。它就是小腸經

寒主收引、凝滯,當陰寒之邪入侵小腸經,經絡就會不通,氣血就會受阻,肩胛到頸側的這一段自然就會因為氣血不足,導致肌肉僵硬、板結。

所以,不論是按摩推拿還是艾灸,疏通小腸經有助於緩解頸肩不適。

小腸屬火、屬陽,手太陽小腸經是陽氣最盛之處,故而要根除頸肩問題,可以考慮改善小腸受寒和小腸經不通的情況,重點祛寒昇陽,疏通小腸經

1

溫補脾腎之陽

小腸屬於中焦,與脾胃密切關聯。當小腸受寒、陽氣虧虛時,脾胃乃至腎的陽氣也必定會受到牽連。因此,溫補脾腎之陽是根本。

藉助按摩膏,疏通背部膀胱經,排出體內濕寒;再配合臍療或艾灸,幫助提振人體內的陽氣。

2

疏通頸肩部位

肩井穴

如果說身體是一口井,肩井就是這口井的井口,腳掌的湧泉穴是井底。要使身體從上至下輕鬆通暢,就必須經常清理這口井。我們常用捏肩來消除疲勞,其實捏肩就包括了肩井所在的範圍。

肩井穴坐落於肩部的最高點,兩乳房的上方。肩井穴屬膽經,而三焦經、胃經、大腸經也都會此周邊歷經,刺激性肩井穴,不但刺激性了膽經,等於刺激性了人體好幾條經脈,連通鬱滯的血氣,順暢人體的經脈。

中醫在推拿時,總是先推拿肩井,然後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後以推拿肩井作為結束。先推拿肩井,是為了讓人體全身鬆弛下來,便於穴位、氣血調動,效果才能好;以推拿肩井結束,是為了把先前充分鬆開的氣血再緊一緊。

大椎穴

大椎又名「閻王奪命鎖」,它位於十字路口,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大椎為「三陽」「督脈」之會,全身陽氣都在這裡交會,灸透大椎就相當於打開了全身陽氣的總開關。

大椎不通的人,不光陽氣升不上來,還會堵塞7條經絡(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胃經、膀胱經、膽經、督脈)。

3

疏通小腸經

未時(13:00-15:00),小腸經當令,是敲打小腸經的最佳時間。敲打時,手握空拳,敲打區域自小指尺側敲打至上肢外側後緣還可以通過舒展小腸經緩解頸椎壓力。

疏通小腸經,關鍵在於疏通它最易瘀堵的穴位,主要有下面4個:

天宗穴

《針灸甲乙經》:「肩重,肘臂痛不可舉,天宗主之。」有頸肩疾患的人,按壓天宗會有強烈的痛感,並向四周擴散。

肩貞穴

這是小腸經的常見堵塞點,此處持續不通,會影響局部的氣血布散,久而久之則引發頸肩疼痛,故而肩貞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選穴位

肩貞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及各種肩部不適。

後溪穴

後溪穴是八脈交會穴,與督脈相通,可疏通經絡、活血止痛,並可輔助治療腰痛、腰椎間盤突出,且對落枕、肩膀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按摩時,可以把雙手的後溪穴放在桌沿來回滾動3-5分鐘,長期伏案工作者每隔1小時按摩一次。

按摩時,取坐位,曲肘,雙手交叉抱於對側上臂,按摩者站其側,用一手拇指置於體驗者肩胛岡上方曲垣處,其餘四指置於肩上,用拇指按揉3-5分鐘,隨後持續按壓曲垣穴1分鐘,以皮膚局部出現微紅為度。此穴不方便自己按摩,建議叫其他人幫助。

播放GIF

艾灸方法:可用艾條懸灸,每穴施灸15-20分鐘,灸至穴位處皮膚紅潤溫熱即可,避免灼傷。

直接用艾條灸的話,一定要小心落灰燙傷。推薦大家使用【灸唄】,灸盒可重複使用,懸灸恆溫防燙傷。將燃燒的艾段放入灸盒中,熱量可快速傳導到穴位。即使找不準穴位也沒有關係,只要能摸準大致的位置即可。用手固定,這樣後背不方便灸的穴位也能做到輕鬆灸了。

夏季炎熱,既要防暑更要防寒。長時間吹空調吹風扇吃冷飲冰糕,導致體內寒濕。寒邪傷陽,所以,夏季也是頸肩問題高發的季節。再次提醒朋友們:科學使用空調適當運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