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女性更易尿路感染?

本文來源:生命時報

?有一種煎熬叫做「尿路感染」,上趟廁所跟上刑一樣:

總是有尿意,

從廁所回來沒幾分鐘又想去;

感覺來了,

找廁所的急迫感根本停不下來;

原本暢快淋漓的過程,

卻變成了灼痛、刺痛、脹痛……


有以上感覺的人,多半是被尿路感染盯上了。


播放GIF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人們常把尿道比喻成「下水道」,其主要作用是排出人體廢棄的代謝產物,可一旦這條「下水道」被細菌等病原體、微生物感染,就容易出現炎症。

尤其是氣象炎熱的盛夏,尿路感染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生命時報》特邀專家,告訴你如何保護好這條重要的「管道」。

專家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臟內科主任 李月紅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腎臟風濕科副主任醫師 簡桂花


女性更易患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各種病原體、細菌進入泌尿系統生長繁殖,引起尿道某一部分的炎症反應。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攝護腺炎和腎盂腎炎。

當出現尿頻(正常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4~6次,夜間就寢後0~2次,嬰兒晝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超過上述範圍就是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發熱、腰酸等癥狀時,要引起高度警惕。

播放GIF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成年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顯多於男性,尤其是育齡期女性,約40%~50%的女性在一生中曾患過尿路感染。

這和女性泌尿系統解剖結構特點有關,女性尿道口與肛門接近,尿道長度僅為3~5厘米,直而寬,尿道括約肌作用較弱,細菌容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

另外,尿道周圍的局部刺激(月經期)、婦科疾病(陰道炎、宮頸炎等)、性激素變化(妊娠期、產後及性生活等)可導致陰道、尿道黏膜改變,而有利於致病菌入侵。

3種途徑感染人體

播放GIF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上行感染

絕大多數尿路感染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

正常人膀胱以上的尿路無細菌生長,後尿道也基本上是無菌的,但前尿道有細菌寄生,因尿道黏膜本身有抵抗細菌侵襲的能力,並且常有尿流沖洗,所以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易致病。

尿道內的寄生細菌多來自糞便,女性則常來自陰道分泌物的汙染。

淋巴道感染

下腹部和盆腔的器官與腎,特別是升結腸與右腎的淋巴管是有溝通的,當盆腔器官有炎症,患闌尾炎或結腸炎時,細菌便可從淋巴道感染腎臟。

這種情況臨床上很少見。

直接感染

外傷或鄰近腎臟的臟器出現感染時,細菌可直接侵入腎臟引起感染,這種情況臨床上十分罕見。

3類人也是高發人群

除了女性外,還有3類人也是尿路感染的高發人群。

尿路梗阻者

尿路梗阻,尿路中存在結石、腫瘤或增大的攝護腺等,會使尿液引流不暢,無法及時清除細菌。

攝護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泌尿道感染的重要誘因。

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臥床及服用激素和免疫抑製劑人群,會增加尿路感染髮生幾率,易出現反覆感染。

近期使用過尿路器械的人

導尿、膀胱鏡檢查、泌尿道手術等可引起局部黏膜損傷,並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帶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

5、招防住尿路感染

1、多喝水,不憋尿

夏天出汗多,為了保持尿量,一定要適當地多喝水,尤其是大量出汗後,更要補充足量的水分。大量飲水還能稀釋尿液,沖刷尿道。及時排尿,不要憋尿。

2、女性更要注意衛生

  • 注意保持外陰部清潔,以防尿液沾濕內褲,細菌趁機繁殖。不要用生水(未煮沸的水)直接清洗,最好用煮沸後的水冷卻至適宜溫度後再進行清洗。

  • 夫妻生活前要注意清洗外生殖器,以免將尿道口周圍的細菌擠入尿道,過後應立即排尿。

  • 排便後,手紙應由前向後擦拭,以免汙染尿道口。

3、堅持運動,不久坐

堅持體育鍛煉,注意調節飲食,避免過量進食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果蔬,因其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利於炎症的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細胞的修復。

「久坐族」要改變習慣,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

播放GIF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4、選擇純棉內褲

氣候炎熱時,內褲不宜穿得過小過緊,面料應選擇吸濕性良好的純棉製品,最好不要選擇化纖材料。

5、避免過度疲勞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而降低機體的抵抗力。

需要提醒的是,尿路感染只要及時就診,一般會很快治癒。根據感染部位、嚴重程度,遵醫囑選擇抗菌藥物。

對於宮頸炎、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等婦科疾病患者來說,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還要積極治療可能誘發尿路感染的一系列慢性疾病。▲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