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雞雜、鴨雜輪流吃,女子膽囊內養出一顆「話梅」

紅網時刻4月9日訊(通訊員 唐青)來自四川的李女士,特別愛吃雞雜、鴨雜、羊雜以及牛雜等動物內臟。可最近,她卻被醫生告知以後應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一類食物。原來,前不久查出膽囊結石的李女士,在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無痕保膽取出了一顆直徑3公分大且猶如話梅狀的膽囊結石,而據醫生分析其患病的原因與過量食用高膽固醇的動物內臟有關。

患者李女士接受媒體採訪。

雞雜鴨雜輪流吃,女子患上膽結石不自知

現年36歲的李女士,在飲食上有一個獨特的偏好。「我非常喜歡吃雞雜、鴨雜、羊雜和牛雜等,這些東西很有嚼勁!」據了解,李女士家的飯桌上經常能夠看到變換各種烹飪方式的動物內臟,而且每次炒一大碗幾乎都是李女士自己一個人「掃光」。

3月23日,李女士突發上腹部疼痛且疼痛癥狀從凌晨十二點持續到次日五點,後入院檢查確診患有膽囊結石。由於當地醫院只能切除膽囊,而她因害怕重蹈親人的覆轍拒絕了切膽治療方案。「我婆婆5年前就因膽囊結石被迫切除了膽囊,直到現在她都消化不良,每天晚飯也不敢吃!」期望保住膽囊的李女士,最終輾轉就診多家醫院後,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住院診療。

患者膽囊內取出的「話梅」結石。

經臍無痕取結石,保膽揪出3厘米大「話梅」

據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肝膽結石科主任李小攀介紹,患者李女士入院完善檢查後,通過CT報告發現其體內的膽囊結石附著在膽囊底部,且大概佔據了膽囊五分之四的空間。「雖然結石較大,但患者不願切除膽囊且要求不留疤痕。」綜合考慮李女士的病情後,李小攀認為其各項指標非常符合經臍無痕保膽取石手術。

上周一,李小攀帶領手術醫師團隊為膽囊結石患者李女士施行了經臍無痕保膽取石術。術中,主刀醫生僅在患者肚臍眼處即輕鬆建立微通道,後藉助單孔特殊多通道器材置入手術器械,最後利用纖維膽道鏡等內鏡在高清直視下結合套石網籃將一枚3厘米大且形似話梅的膽囊結石順利取出。

預防膽結石忌貪嘴,醫生建議少食高膽固醇食物

「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那麼大的結石是從我的膽囊裡面取出來的!」李女士說,看到結石的那一刻她十分震驚,而康復出院前拿到顯示為單一膽固醇結石的結石成分分析報告的時候,她又十分詫異:為何自己患上膽囊結石會與平常愛吃動物內臟有關?

對此,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肝膽結石科主任李小攀解釋道,雞雜、鴨雜等動物內臟類食物雖然烹飪起來確實美味可口,但因其膽固醇含量較高,如果長期過量食用極易引起血中膽固醇水準升高,從而造成膽汁中的化學成分發生異常,繼而易形成膽結石。

「因此,預防膽結石應從『管住嘴』開始做起!」 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肝膽結石科主任李小攀建議,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膳食均衡的習慣,一日三餐最好按時定量並做到葷素搭配,切勿過量攝入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內臟、禽蛋類、魷魚、貝殼類以及奶油、黃油等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