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請注意!你有一份類風濕關節炎備孕指南待查收

躺在病床上的李群臉色慘白,陪在一旁的丈夫滿臉憔悴,就在3個小時前李群被送進手術室打掉了肚子的胎兒,而這一切的原因都出在了類風濕關節炎上……

家住廣西欽州的李群在5月份時發現自己懷孕,可沒想到的是食指關節隨之而來出現腫痛,時好時壞反反覆復,去了醫院打了止痛針後腫痛消失了一段時間,到了10月份時,病情又突然惡化,「我手指關節疼痛僵硬,膝蓋也疼,全身都疼。」李群描述道。

對於這次的疼痛,李群覺得問題變大了,來到醫院檢查驗血、核磁共振後發現食指已經無菌性壞死,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


「再聽到醫生對我病情的表述後,我才知道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病。」李群表示,對於我的這種情況,1-3年內不接受治療,會出現關節畸形甚至殘疾,可若馬上治療,期間使用的藥物又會對胎兒有影響,「不吃藥,伴隨的是無休止的疼痛,吃了葯,胎兒的安全性就像個『隱藏炸彈』危機重重。」最後,在經過和家人的討論下,李群忍痛決定終止妊娠,先進行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

在病床上的李群眼淚盈眶,對於未來還能不能生寶寶充滿未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蘇茵教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女性,其中在18歲後就可發病,導致越來越多的育齡期類風濕關節炎女性提出了希望健康生育、安全生育的要求。


備孕、懷孕、哺乳期間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什麼葯都不能用?

一旦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在懷孕期間容易發生胎兒早產、宮內發育遲緩及低出生體重的風險,尤其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妊娠和分娩前後均可導致病情活動或加重。

也因此,之前的觀念不建議患病女性懷孕,也導致有生育要求的媽媽們為了懷孕而自行減停藥物,造成極大風險,蘇茵教授表示,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及家屬摒棄「談葯色變」的觀念,積極配合醫生,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有計劃地懷孕及保證孕期安全和生產安全。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選擇合適的備孕時機

一旦明確有生育計劃,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計劃妊娠,蘇茵指出,醫生會複查相關病情活動指標;有效的方案(如免疫抑製劑和生物製劑聯合治療)使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妊娠前病情顯著緩解或改善。

提醒患者,一定要盡量避免意外懷孕,因為部分免疫抑製劑藥物存在潛在致畸風險,暴露於致畸藥物下的意外妊娠,需要慎重處理,甚至考慮是否終止妊娠。

而盲目停葯也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48%-95%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妊娠期間病情可以改善,大部分在妊娠3個月是病情可以得到緩解,妊娠期間病情仍會出現波動。」蘇茵說道。

懷孕期間要如何用藥?

據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妊娠期用藥對胎兒危險度分為ABCDX五個等級,在備孕期間,類風濕關節炎女性根據病情的需要,可選用一些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激素,羥氯喹,非選擇性、半衰期短的藥物(如洛索洛芬鈉、布洛芬等)。

如有必要,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推薦劑量2g/d,需補充葉酸),環孢素、硫唑嘌呤(不超過2 mg/(kg d))也可在備孕期使用。

如需使用生物製劑,根據2016年BSR推薦,備孕期可用的生物製劑有英夫利西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賽妥珠單抗。其他生物製劑目前證據仍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甲氨蝶呤、環磷醯胺、托珠單抗應該提前3月以上停用。利妥昔單抗應停葯6月~1年。來氟米特需停葯2年,或採用消膽胺洗脫治療,半年後再妊娠。

產後是類風濕關節炎複發最常出現的時期

其實,多數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妊娠期間,關節腫痛、晨僵等癥狀都會明顯的減輕,僅有少部分患者的癥狀會保持不變或加重。

但是,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分娩後往往出現病情的複發,即使是妊娠期間病情穩定的患者也多在分娩8周後複發,約90%的類風濕患者在產後3-9個月時病情明顯活動。

有研究表明,產後的哺乳行為和高泌乳素血症有誘發類風濕關節炎,或使原有類風濕關節炎複發或加重的可能。蘇茵建議,在哺乳期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而不是想當然的認為病情緩解了因為擔心藥物對胎兒的影響而盲目停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