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名抑鬱症患者的蛻變

文/清爻


大家好,我是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在校大學生,也是一名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以及我對抑鬱症的一些解讀。


我眼中的抑鬱症


說到抑鬱症,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這個人每天都沒精打採的,他總是不開心。其實不然,就我的切身體會而言,抑鬱症不僅僅是不開心那麼簡單,在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後,人體的某些激素和神經遞質分泌都會發生變化,從而使人陷入長期的病理性的低沉狀態。


在那段難熬的日子裡,一切情緒感受都變得很淡薄,就像陳奕迅一首歌的歌詞中寫的:連痛苦都被折扣。是的,不僅僅是快樂,連痛苦都被折扣。


那段煎熬的日子裡,身邊的世界好像變成了灰色,我變得沉默,一言不發,並且開始失眠,失去食慾。大腦飛快的轉動卻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不知道自己是誰,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感覺到自己失去了很多但不知道究竟失去了什麼,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面對身邊的一切,腦子裡出現最多的詞是「無所謂」......

(若你想更多地了解抑鬱症患者病中的真實感受,不妨點擊閱讀→抑鬱症究竟有多可怕,這些來自抑鬱症患者的真實自述,看完讓人心疼


走進高考的前夕,我抑鬱了


2017年3月,我處在第一年復讀的複習階段,距離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只有3個月,本應是緊鑼密鼓的複習階段,我卻根本沒有辦法投入其中。


當時的我處在很嚴重的焦慮之中,我既想全身心投入於學習,又想得到一定的休息,而從小就被灌輸的「要麼不做,要麼做好」的思維定勢,讓我沒辦法在兩者間做出恰當的權衡和調整。


復讀的前幾個月,我就像一輛失去了控制的汽車,一路狂奔只顧向前,好像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前進的腳步。一開始我還堅持得住,並且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這終究是不長久的。


當緊繃著神經堅持了很久之後,我終於崩潰了、再也跑不起來了,從完全投入學習變成了完全的懈怠。我一連翹了很多天的課,躺在為了復讀租住的房子裡一動不動,或者去網咖從早上六點玩到晚上十一點,完全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在父母眼中,我是在偷懶,是在逃避。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會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要開心起來,你得振作起來,為你的前途考慮。(這裡小編插入一句,像這樣的話,是千萬不能對抑鬱症患者說的,至於為什麼,此文中有詳細的說明→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那麼下面的這些話,請千萬不要對他說


但那時的我已經完全麻木了,前途?未來?我不知道。開心?怎麼開心?誰來示範給我看?我只想我的心裡舒坦一點。


看病、服藥、退學,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這種狀況維持了很久,直到3月30日,我的母親帶我去看了心理醫生,經過問詢和測試,結果赫然紙上——中度抑鬱症。醫生建議我服用藥物。但那時我的父親根本沒有辦法接受和理解這種病,他仍然固執的認為這只是我的小孩子脾氣。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第一次服藥僅僅維持了一周。那時的我,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父母也沒有辦法,只得幫我辦了退學手續,讓我在家自學。說是在家自學,其實也根本沒有學。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的時間我都在自己的房間裡度過,直到高考。


將近半年連筆都不曾碰過的我自然沒有對結果抱什麼期望,也就不會有什麼壓力。我甚至做好了考個300來分隨便去念個大專的準備。這樣的念頭著實是讓我輕鬆了不少,高考結束後的輕鬆甚至讓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痊癒了。


嘗到抑鬱苦的我,決定研讀心理學


考試結果出乎意料——我離一本線只差十分。得知成績的那一瞬間,有種莫名的苦澀,緊接著就是無數個如果湧上心頭:如果我沒有浪費這半年,如果我考前看了哪怕一遍課本,如果再復讀一年......


不過想歸想,剛出成績那會離假期結束還很遠,我所面對的第一件事是報志願。那時的我算是初嘗了抑鬱症的苦,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目標,研讀心理學。與第一次填報志願不同,這一次我沒有花多少時間去研究志願填報手冊,只是在書中找到了有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校,經過篩選,選擇了一所二本院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


於是填報志願那天,我瞞著父母,登陸報名系統,隻填了一個學校一個專業,並且---不服從調劑。十天后結果公布,那真是一個相當具有戲劇性的結果,我滑檔了,離所報學校的提檔線只差一分。當時的我也並不覺得遺憾,因為這將成為我再一次復讀的籌碼。於是2017年8月,為了遠離父母的影響,我決定離開老家去西安復讀。


第二次復讀,抑鬱複發


第二年的復讀生活與第一年相似,甚至更好,一開始我依舊做的不錯,成績拔尖,一度考到了600多分,在四千人的復讀學校裡名列前茅。但相似的開頭也對應著相似的結果,這一次我連春節都沒撐過。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我再度一蹶不振。得知我情況的母親馬上從老家趕到了西安,帶我去醫院檢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只不過這一次測試結果變成了重度抑鬱。


再度退學回家,我覺得無助到了極點,隨之而來的是無休止的沉淪,放縱。幸運的是我有一位好母親,在所有人都陷入混亂的時刻,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不再逃避、不再消極,陪我積極接受治療。


那段日子裡,她一個人承擔了全部的壓力,不僅僅要安慰我,幫我找心理顧問師,堅持每個月帶我去北京看病,而且為了讓我不受到更多負面情緒的影響,她獨自面對了來自外界的所有指責和不理解,直到現在,仍然默默支持著我。這麼多年裡,我總是在尋求理解,尋找共鳴。但回過頭,面對這樣一顆關愛我的、善良的心,我還有什麼理由去要求更多呢?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理解,但每一個願意嘗試著去理解你的人,都值得珍惜。


後來,在母親的幫助與鼓勵下,通過住院、服用藥物、心理顧問,還有可愛的小九(媽媽送給我的寵物貓)的陪伴下,我慢慢走出了陰霾。


2018年6月,依舊是毫無準備的我再一次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這一次,我平靜地接受了依舊是二本的分數,慎重填報了志願。9月5日,我來到了廣州,這座曾令我心馳神往卻又遙不可及的城市,進入了這所普通的大學。感謝這所大學,讓我遇見了身邊美好的一切,再度擁有了生活的目標和熱愛的人與事。


抑鬱症所帶給我的,除了痛苦還有禮物


生命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回首過往雖然有那麼多的磨難,我的心靈和身體也因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但這嶄新的一頁已經翻開,陽光那麼好看,我不後悔,也不想再後悔。


正如人們常說的,禍兮福所倚,將近兩年的抑鬱症經歷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有痛苦,也讓我真正確定了自己未來的路線。我決定成為一名心理學從業者。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幸運,在如今的中國,抑鬱症患者的就醫率還不到百分之十,但事實上只要及時發現並就醫,抑鬱症的治癒率鋼彈百分之八十。可怕的不是抑鬱症,而是人們對這一病症的誤解和忽視。


抑鬱症中的我曾經想過獻血或是遺體捐獻,通過奉獻來獲得自我認同感。而事實上,除了留下幾袋血液和一具軀殼,我能做的還有很多。如果能通過我的努力,讓身邊的人乃至社會理解心理健康的意義和重要性,讓心理問題的「治療」變成「預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幫助更多如我一樣陷入人生陰霾的人重見天日,這樣才算是對我自己最大的鼓舞和對愛我的人最大的回報吧。


有時細想起來,其實我也並不怎麼討厭抑鬱症。老師上課講過,對病症產生認同也算是還未痊癒的表現之一,確實,我現在仍然還在服用藥物,但我實在找不到討厭它的原因。


患病期間,我認為自己一文不值,如同一粒塵埃,正因如此,現在的我能感受到他人感受不到的微小善意,更明白善良的可貴;也讓我認識了心理學,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方向。那段時光固然痛苦迷茫,但醒覺後,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我自己。


儘管聽上去還是有點偏執,但如今看來,這種成長的代價還算可以接受吧。


我和我的抑鬱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