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微新聞|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年會在穗召開

播放GIF

應對「沉默」的慢性腎病 要「治」「管」結合

都說尿液是腎臟是否健康的一面鏡子,如果多次發現蛋白尿或血尿,很可能慢性腎病已經悄悄賴上了你。也正因為其具有知曉率低、防治率低、合併症認知率低的「三低」特點,並常常以臨床表現不典型、發病癥狀不明顯的「偽裝」出現,慢性腎臟病(CKD)被譽為「沉默的殺手」。

「慢性腎臟病還具有『高發病率、高進展率、高費用』的『三高』特點,其發病率絲毫不亞於冠心病和糖尿病,在美國大約為13%,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CKD的患病率為10.8%,據此估計中國成年人中大約有1.2億的CKD患者,其中尿毒症的患者可能達100-150萬人。」在8月17日舉辦的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暨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上,記者獲悉了這些駭人數據。

大會主席——中國中醫藥防治聯盟理事長、廣東省中醫院腎病大科主任劉旭生教授

「CKD起病隱匿,我國CKD知曉率不超過10%,部分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理事長、廣東省中醫院腎病大科主任劉旭生表示,「尿毒症的患者最終需要透析治療,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因此,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CKD患者的疾病進展,延緩尿毒症患者進入透析的時間,將為個人、家庭、國家、社會節省大量的費用和資源。」

據悉,會議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主辦,中國中醫藥腎臟病防治聯盟、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院承辦。聚焦「名醫傳承、CKD非透析防治、腹膜透析管理、慢病管理、護理研究」等議題。

大會特設專家論壇,邀請國內領域知名專家圍繞腎病防治和慢病管理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本次會議的還有一個重要特色,就是針對目前圍繞腎臟病中醫藥防治的困惑問題特設一個專家論壇,中醫藥如何順應醫改新形式發揮作用,專科聯盟如何更好地實現分級診療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還有慢病管理目前的進展和未來發展方向等等,來自全國的知名專家從不同角度一起探討,共同尋求突破。」劉旭生表示。

鄒燕勤國醫大師介紹《學習<內經>理論談中醫腎病的臨床創新思路》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腎病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介紹《談談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藥防治》

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廣東省中醫院楊霓芝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博大腎科醫院院長王鋼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長江學者汪濤教授以及國內腎病界多位著名的中西醫學權威專家出席了本屆年會。

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頗具優勢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專科是「九五」至「十二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部門,驗收期間曾被評為全國「優秀重點專科」,也是「十二五」國家局重點專科大組長部門之一,牽頭協作組主攻病種慢性腎衰和血尿的驗證研究。2008年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慢性腎臟病」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牽頭慢性腎臟病的研究。2018年入選首批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與解放軍總醫院、珠江醫院等強強聯合進行疾病突破。

專科努力發揮中醫藥優勢,提高中醫藥在防治慢性腎臟病中的貢獻度,為了驗證補脾益腎方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療效,取得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該院腎病科牽頭進行了嚴謹設計、嚴格質控以及多中心協作的大型臨床研究,在全國21家部門進行了臨床試驗。研究顯示,中藥補脾益腎方與西藥對照組相比,在延緩慢性腎臟病4期進展上具有更優的作用。而在安全性上,補脾益腎方與西藥組相比,並無副作用的增加,破除了國際上腎病晚期患者不能使用中藥的言論。

讓腎臟病患者成為內行的「健康管理師」

慢性腎臟病發現得越晚,腎功能下降得會越快,有研究表明,CKD患者如果缺乏規範的治療,腎小球濾過率可能以每年4-6%甚至更快的速度下降。專家表示,提倡應該儘早對CKD患者進行乾預及規範管理,包括治療原發病、減少危險因素、保護腎臟、預防併發症、調整藥物劑量等,可能會帶來很大的獲益。

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腎臟病,面對如此龐大的病人群體,單靠醫護人員的力量很難滿足醫療需求,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乾預和管理CKD患者呢?

省中醫院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探索,2009年,該院腎病科結合中醫「治未病」理論與慢病管理的先進理念,率先在國內成立了首個中醫特色的慢病管理門診。

與其它普通門診相比,主要有3個特點:(1)門診不再以藥物作為唯一治療手段。更注重通過多形式的培訓,教導患者發揮中醫養生治病的優勢,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少慢病的各種危險因素。(2)轉變傳統的醫患關係模式。力爭將患者訓練為能自我管理疾病的內行患者,讓其意識到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自身的積極主動參與,而醫護人員只是作為教練員的身份給予指導和陪伴。(3)實施責任製的隨訪照護。門診要求護士責任製照護,通過電話、微信、QQ等現代通訊手段對慢病患者實行長期跟蹤隨訪,實現「全程的管理」,改變以往門診患者與醫護人員接觸時間短,看完病回家就無人照護和管理的狀態。

年過7旬的陳婆婆,有1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了,2012年發現血肌酐異常,雙下肢反覆浮腫。2015年7月前來就診,查肌酐顯示481umol/L,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5期。專科醫生就介紹她來慢病管理門診。專職護士首先給陳婆婆評測了她對於腎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發現她在用藥、飲食和治療上有很多不足,血壓控制不良,沒有執行優質低蛋白飲食,用藥也不規範,導致腎病進展很快。門診為她量身制定了慢病管理方案,讓她參加腎病基礎教育課程,記錄飲食作業,指導平時運動和中藥特色療法。在慢病管理門診治療半年後,陳婆婆的血壓和肌酐得到控制並逐漸下降,水腫緩解,目前仍然持續接受慢病管理及中醫藥綜合治療。

像陳婆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省中醫院慢病門診現在長期管理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達2500多名,腎病科曾經對接受管理的572例CKD3-5期患者進行分析,其中CKD4期患者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率為1.35ml/min,數值低於國際標準的下降率,說明該院管理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

劉旭生表示,「發揮中醫藥延緩CKD進展的優勢,突出中醫慢病管理的特色,分層分級管理,從源頭到疾病的發展過程每個環節加以乾預,建立終生製的隨訪教育管理模式,是防治CKD的有效途徑。」

劉旭生還提醒,腎臟病起病隱匿,臨床往往不易被發現,定期進行健康查體是早期發現腎臟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有腎臟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等的患者,應比一般人更加小心。體檢切勿忘尿液檢查,尿液檢查是篩查腎臟疾病一項簡單而重要的項目,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尿液檢查,定期進行腎功能、腎臟超音波等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腎臟疾病。

通訊員:李雪 揭西娜

編輯:朱海媚 責編:宋莉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