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巨集偉演《二泉》,阿炳身上看到力量

  近些年,與阿炳和《二泉映月》有關的多部藝術作品湧現在舞台上,歌劇版會如何呈現?3月11日至12日晚,由歌唱家王巨集偉、龔爽主演的民族歌劇《二泉》在新清華學堂上演,將音樂家阿炳苦難又向往美好的一生展現在舞台上。已演出了近十部歌劇的王巨集偉對新京報記者說,演《二泉》有著特殊的情感上的共鳴,“當回顧阿炳的經歷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童年的生活。”

  

  在阿炳墓前與他“聊戲”

  《二泉映月》是家喻戶曉的民族音樂經典,國際樂壇把它稱作“中國的《命運交響曲》”。這版民族歌劇《二泉》以無錫市歌舞劇院為演出班底,由任衛新編劇、黃定山導演,全劇以華彥鈞(阿炳)的坎坷一生為主線,全景式地展現了阿炳在苦難中超脫,對音樂、對光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一生。

  王巨集偉接到這個戲後,查閱了大量關於阿炳的書籍資料,並沿著阿炳生活過的足跡尋找人物的影子。“他的墓在當地的一個公園裡,我去的時候都是早上,帶上一瓶酒、一盒煙,跟他‘聊聊’這個戲。墓地平常很冷清,有天早上看到一隊遊客來到這裡說說笑笑,合影留念,我心裡其實很不是滋味,對於這樣一位音樂大家,太多人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麽,他的貢獻又是什麽?”

  從晚會到歌劇舞台

  很多觀眾認識王巨集偉是從央視春晚,或者各種晚會表演中,實際上,這些年王巨集偉已逐漸向舞台靠攏,演出了《小二黑結婚》《運河謠》《長征》《阿凡提》等多部歌劇。“以前總是感覺自己很忙,到處參加晚會,應景性演出很多。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沉下心來做點能留下來的作品。”

  隨著歌劇演出的增多,王巨集偉越來越覺得,一個歌唱家應該成長在舞台上,“在國外,歌唱家如果受到業界的認可,觀眾的喜歡,一定是要有舞台代表作的。現在我們也漸漸在往這個方面發展,我也希望創作出能讓觀眾記得住的作品。”

  演歌劇10年來最難的作品

  王巨集偉說,這是他演歌劇10年以來遇到的最難的作品。“這個劇從阿炳18歲一直演到58歲,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晚年,從發聲到人物塑造上難度都很大。大概有20多首歌,而且不僅唱段多,苦情戲也多”。在演出中,王巨集偉不僅要投入很濃烈的感情,摔打、下跪、哭號……還要細心摸索盲人的體驗和感覺,“他的眼睛是一步步失明的,比如失明後的對手戲就會有些變化,我會側著身子去聽別人說話。”

  這部歌劇中還融入越劇、江南小調、無錫地方民歌、蘇州評彈等豐富民族音樂元素,幫助凸顯人物的心理,烘托故事情節。王巨集偉覺得,這個戲演下來會很累,它的主要衝突在於阿炳與苦難悲慘命運的不斷抗爭上,所以心裡會一直有股抗爭的勁兒。

  在阿炳身上能體會到與命運抗爭的力量

  王巨集偉的母親看過《二泉》後,執意到後台看看兒子。“我母親年齡大了,我的演出她常會看,一般看完就早點回去了。但是這一次,她說一定要到後台來看看我,我想這出戲對她觸動也很大”。王巨集偉說,“阿炳的母親很早去世,我的父親在我四歲時就沒了。我那時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父親是軍人,身體本來挺強壯的,但在那個特殊時期也經不住折騰。我出生時,父親還關在牛棚裡不準回家,母親找不到衛生員只好自己剪斷了孩子的臍帶。後來聽媽媽說,等中午父親回家時,我已經把手指上的血漬吮吸乾淨了。”

  父親去世後,4歲的王巨集偉被寄養在爺爺、叔叔家,在河南農村生活了5年。他說:“我覺得,只有經歷了苦難的人,才真正懂得甜蜜是什麽滋味,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太理解,我在阿炳身上是能體會到那種與命運抗爭的力量。”

  采寫/新京報記者 田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