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能降血壓的原理是什麼?與跑步的速度和距離關係有多大?

有朋友問:跑步能降血壓的原理是什麼?和跑步的速度和距離關係有多大?

在高血壓的治療措施中,合理運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長期堅持運動可以使血壓的控制事半功倍,這與運動改變了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有關。而跑步是一種不需要特別場地與器材的大眾化運動,是比較適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方式之一。

那麼,跑步是如何達到降血壓效果的?如何跑步才能更好地達到調節血壓的目的呢?

血壓,顧名思義即是血液流動過程中,對血管產生的壓力,影響這個壓力的因素都會造成血壓的升降:

  • 從壓力的來源上看,血液流動起來才會產生壓力,血液流動的動力來自於心臟的不斷收縮,心臟收縮時血液受到擠壓開始流動,而心臟舒張時,血液迴流進心臟以減輕血管的壓力,高血壓的發生主要與心臟收縮特別是舒張功能不佳有關,血液不能充分迴流便會大量滯留在血管中,從而造成了血壓的升高。

  • 從血液的總量上看,血液量越多,血管中所需要容納的血液也越多,壓力自然也會增大。

  • 從血液流動受到的阻力上看,血液流動時血管不斷擴張與收縮,與心臟的收縮給予血液的壓力相一致,才能緩衝血液對血管產生的脈衝式壓力,如果血管的彈性收縮功能下降,血壓便會升高。

了解了這些知識,再來看跑步對血壓的影響:

  • 跑步時心率會加快,心臟的收縮功能得以加強,特別是心臟的舒張程度加大,血液循環加快,迴流增加,血壓便會下降。

  • 跑步時全身血管擴張,收縮功能得以加強,緩衝血液流動壓力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血管所受的壓力減小,血壓表現為下降。

  • 跑步時會有大量汗液排出,而汗水實際上是血液中的水分,從而使得全身的血液總量減少,血管所需要容納的血液量減少,壓力隨之也會降低。

更為重要的是,跑步產生的上述作用效果,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小時,從而對降低並穩定血壓起到積極的作用,很多高血壓患者通過跑步使血壓得到了良好控制,可以使血壓下降10mmHg左右。因此,早期發現的輕度高血壓患者,可不需要服用降壓藥,堅持跑步即獲得了理想的血壓控制。

當然,對高血壓患者的跑步是有一定要求的,即有一定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簡單一點說就是:跑步的速度和距離不是重點,也不做強製要求,重要的是每次跑步要持續30-45分鐘,且一定要出汗,至少要感覺後背發熱。同樣的道理,快走、打球、騎車等等運動方式,只要能達到上述要求,都可以起到降低並穩定血壓的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