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批防曬霜「假配方」被曝光,揚州市場產品安全嗎?記者調查

揚州網訊 (通訊員 耿華強 揚州發布記者 丁雲 耿海龍)

日前,19批次化妝品被曝不合格,其中有11批次是防曬產品,問題最多的就是「假配方」。面對含防曬劑的防曬霜,到底該如何挑選?記者今走訪市區部分超市。

問題多因防曬配方「掛羊頭賣狗肉」

記者注意到,抽檢問題最多的就是「假配方」,即「實際檢出防曬成分與標稱不符」。分兩種情況:一是批件或標籤標識標註某種防曬劑,但實際未檢出;二是批件或標籤標識未標註某種防曬劑,但實際有檢出。

「所謂防曬類化妝品,指的是能防止或減輕由於紫外線輻射而造成皮膚損害的一類化妝品。屬特殊化妝品,需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邗江區市場監管局化妝品監管人員表示。

防曬類化妝品中準許使用的防曬劑共27種,使用量須在規定限值內,以確保產品安全性。同時,化妝品標識應標註全成分表,須真實準確。如果實際檢出防曬劑成分,與產品批件及標識成分不符,應被視為未獲批件的產品。

消費者愛選係數高產品,但易致過敏

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超市,未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防曬化妝品。在大潤發超市廣陵店,這裡的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值從30起,有47、48,最高為50+,且30以上的居多。另一個指標PA值也在包裝上被突出處理,有「PA++」、「PA+++」。

從價格上看,超市防曬霜從數十到近百元。超市人員說,很多顧客會選擇SPF和PA數值高的產品,認為這樣防曬時間會長一些。

邗江市場監管局化妝品監管人員表示,SPF表示防中波紫外線UVB的能力,而PA則表示防長波紫外線UVA的能力。UVB會刺激黑色素生成,UVA則會使皮膚衰老、生出皺紋等。過高的SPF意味著含大量的紫外線吸收劑和散射劑,對皮膚的刺激可能性較大,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瘡和粉刺,導致過敏。

〖係數參考〗

辦公室工作:SPF15、PA+

普通戶外工作:SPF30、PA++

高原或海邊旅遊:SPF50、PA+++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