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定增連續三年下滑,超3兆解禁潮來襲

定增年年有,今年有點少。

Wind顯示,截至5月16日, A股市場2019年共計實施99次定向增發,發行規模合計達2557.65億元,與去年同期147次定向增發的3147.42億元相比,金額同比下滑約18.74%。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

定增連年下滑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17年開始,A股定增市場發行規模一直處於下滑狀態。

Wind顯示,隨著股市行情的好轉,2014年的定增規模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當年實際定增融資達到6822億元;2015年走出大牛市行情後,定增規模更是快速突破兆,比2014年多出一倍多。2016年繼續保持高增長,全年定增融資接近1.7兆元,居歷史最高位。

登頂後,風向開始轉向。

進入2017年,A股全年定增市場融資規模約為1.32兆元,較2016年減少3795億元,同比下降22%,這是2014年定增規模爆發式增長後的首次下滑。

2018年,定增市場合計募資7658億元,為2015年來首次跌破兆元。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自2016年起,監管部門對各種“忽悠式重組”及跨界定增審核加強。彼時,為治理並購重組亂象,證監會發布了多條新規,包括取消借殼上市配套融資、提出18個月的再融資間隔期要求等,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進入寒冬。另一方面,2018年A股股市低迷,定增股票解禁後難以通過變現獲得收益

2

7定增項目佔比62.9%

目前的99項定增中,規模超500億元的項目有1個,超200億元的項目有2個,超過100億元的項目有7個。

具體來看,定增募資超過100億元的項目分別發行自萬華化學、華夏銀行、中原特鋼、中公教育、盈峰環境、大悅城、中國鋁業,定增金額分別為522.18億元、292.36億元、195.24億元、174.85億元、152.50億元、144.47億元和127.13億元。

僅僅這7個定增項目的總融資額就達到總定增融資規模的62.9%。

值得一提的是,萬華化學增發522.18億元,是為了吸收合並萬華化工,屬於近兩年內吸並規模最大的項目。2018年8月16日,萬華化學吸收合並萬華化工申請獲得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從受理至過會,審核用時僅12天,這樣的速度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增發目的來看,上市公司主要是通過定向增發購買資產以及配套融資,僅有24起增發是項目融資。其中,華夏銀行定增股票數量為25.6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92.36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定增預案方面,從今年初至今,總計有217項預案發布且還未實施。其中,雙匯發展發行規模居於首位,其擬作價約390.91億元吸收合並控股股東雙匯集團。

從保薦機構來看,數據顯示,上述99個定增項目中,中信建投擔任了19家企業的保薦機構,位列榜首;華泰證券和中信證券均為8家,緊隨其後;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均為6家,並列第四。

3

“破發”減少

股價方面,截至5月16日,99個定增項目中,目前股價高於定增價格的共有68個。其中,有11家公司目前股價較定增發行價漲幅超過50%,包括中公教育、思維列控、豐樂種業、榮科科技等公司。

這與2018年的定增市場較為不同,2018年,大多數增發項目的股價均破發

具體來看,中公教育的股價漲幅最大。上市公司於2019年1月底發行53.47億股股份,募集資金174.85億元,完成借殼上市事項。定增發行價格為每股3.27元,5月16日的收盤價格為12.24元,溢價幅度高達274.31%。

其次就是思維列控,公司在2019年1月初發行3077.41萬股股份募集資金9.82億元,完成收購藍信科技。定增發行價格為每股31.91元,5月16日的收盤價格為80.03元,溢價幅度高達150.8%。

不過,巨量定增後難以避免的是限售股解禁。由於2015年-2017年每年定增金額均超過1兆元,無論限售期是一年還是三年,近期的解禁壓力都不容小覷 。

Wind顯示,2018年有2.92兆的股票解禁,其中定增和非定增金額佔比各半。2019年則有3.22兆元市值解禁股,超過了2018年,其中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解禁壓力最為嚴峻。

記者 吳鳴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