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支付機構:能賣出個未來麽?

在投資市場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交易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來進行,即過去出現過的價格走勢和變化方式,今後會不斷重復出現。

這就是著名的“歷史重演理論(Recapitulation Theory)”。

不過,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重複。

今年以來,支付牌照交易市場出現了典型的“歷史重演”現象——有關支付牌照交易的信息不斷出現,支付科技服務提供商也不斷獲得新的融資:

字節跳動推出“多閃”和“歲歲通”,謀求支付牌照;

螞蟻金服成功收購World First;

卡友支付股權變更一波三折;

北海石基支付牌照持證主體變更為敏付科技;

萬輝化工7.9億港元間接控股得仕股份;

新力金融收購手付通案已獲證監會核準;

……

上一波支付牌照頻繁交易,源起於央行的牌照停發。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公開報導的股權變更有10家,金額超過40億元;2016年有20家,金額約100億元。

對比過去可以發現,本輪支付牌照的交易價格已不複往昔,交易雙方心態也大為改變,從中我們嘗試剖析中小支付機構目前面臨著怎樣的困局。

牌照停發引發二級市場交易亂象

2015年12月8日,傳化支付有限公司獲得支付牌照。至此,人民銀行共發放支付牌照271張。

從2011年5月18日開始的三年內,人民銀行共發放了250張支付牌照,而在2015年只有兩家機構新獲支付牌照,支付牌照發放進入實質暫停階段。

2016年8月,央行明確宣布:堅持“總量控制”原則,一段時間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並注銷長期未實質開展支付業務的支付機構牌照。

時至今日,被注銷支付牌照的機構有33家,現存238張支付牌照。

停發牌照導致支付牌照二級交易市場火爆。市場中,供給數量在減少,互聯網巨頭、集團化公司對支付牌照的需求卻在增加,供不應求導致支付牌照的價格猛增。

根據公開報導的機構股權變動信息統計,2015-2018年間,累計有超過40家公司通過收購方式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總計金額超過240億元,最高為海立美達30.39億元收購聯動優勢(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

這種基於《支付業務許可證》所產生的二級市場交易甚至催生了新的“職業掮客”。

在沒有明確監管規則的情況下,交易違規現象頻發。供求失衡導致了市場形成了絕對的賣方市場,甚至有部分“掮客”期望通過壟斷和信息不對稱的手段獲得更多的超額利潤。據報導,“全牌照”的支付牌照中介費高達上億元。

委身巨頭的支付機構:

往後餘生,都是你!

收購完成,拿到夢寐以求的支付牌照,買家得償所願。對於支付機構來講,卻僅僅是個開始。

在此,我們選取幾個收購案例,追蹤委身於巨頭的支付機構的後續如何。

首先是2013年8月平安集團收購平安付。與電商平台不同,平安付從被收購那天起就被平安集團賦予了金融因子,也承擔著平安從傳統金融進軍支付市場的重任,它背靠平安集團的金融全牌照,以拳頭產品“壹錢包”打造了一個C端的全能金融錢包。近期,有消息稱平安正推動“金融壹账通”與“壹錢包”的合並。可以預見的是,又一個金融科技獨角獸即將浮出水面。

其次是2014年12月萬達收購快錢。收購快錢是萬達集團進軍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步,也是萬達線下資源線上化的第一步。在被收購後,快錢依托萬達集團開展場景拓展,在院線、購物中心、文化旅遊、地產等方面發力,交易規模快速增長。雖然近期有傳聞說萬達將出售快錢以優化其負債情況,但今時不同往日,快錢的支付牌照價格暫且不論,支付是產業互聯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萬達金融未來發展的戰略性資產,並非是可輕視的路人甲。

以上案例或許並不全面,但反映了結合具體場景、技術、產業等資源後,支付機構的巨大作用。支付所帶來的價值,已經遠不止一個便捷支付通道,而是全方位的價值提升。

中小支付機構轉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支付牌照買賣都是中小支付機構與巨頭的博弈。

已經被收購的支付機構搭上了巨頭的大船,繼續發展,而各中小支付機構則紛紛打出了轉型的口號。

然而,轉型從來都不是一個口號,轉型之路荊棘叢生。

第一條路,探索“支付+”業務。“支付+”概念最早見於2014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如支付+金融、支付+行銷+數據+金融、支付+場景+供應鏈等模式。

“支付+增值服務”模式的這條路有很多人在走,但是還沒有看到哪家真正做成功。對於缺少場景、資金、技術實力的獨立支付機構來說,更是尤為艱難。這一點,從國際支付巨頭PayPal的營收構成就可窺見一斑(參見下圖)。國內號稱“支付行業第一股”的匯付天下,其金融科技服務收入也隻佔其營收不到5%的比例。

第二條路,B端支付。2018年,馬化騰在知乎上的一番提問帶火了“產業互聯網”一詞。支付機構也趁熱而上,似乎搭上產業互聯網的大潮,從此就能翻身農奴把歌唱。

然而,B端支付涉及的不僅僅是支付,需要支付機構對整個產業鏈有清晰的認知和深入研究。且不說支付寶、微信、銀聯三個C端巨頭在B端的投資和布局。其他巨頭如蘇寧,有電商、金融、物流、地產、文創、體育等產業,京東、萬達、小米等同樣如此,剩餘的中小支付機構即便滲透某個甚至某幾個產業,也並不影響整個市場格局。

第三條路,跨境支付。目前獲得“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許可”的機構僅有30家,包含支付寶、財付通、蘇寧易付寶、萬達快錢等主流支付機構。

在境外的競爭上,主要是支付寶、微信、銀聯跟隨“中國人走到哪裡去消費”與“支付服務貿易與投資”兩條主線。

在境內的競爭上,主要是服務跨境電商、留學教育、國際旅遊等商家。

跨境支付看似是一塊又大又好吃的蛋糕,其面臨的溝溝坎坎卻更加複雜。具體涉及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多種法律、監管體系,面對不同的支付體系和基礎設施等情況,這些都極大影響著跨境支付市場的拓展。而開展跨境支付的業務風險、合規風險、風控能力等都是支付機構所面臨的現實難題。

中小支付機構:

離場還是上岸?是個難題

隨著罰單的不斷湧現和監管力度的不斷加碼,2018年下半年以來陡然來襲的互聯網寒冬,使得中小支付機構的生存越發艱難,多家支付機構采取了裁員降薪、縮減成本的措施,以期度過這場寒冬。也有部分支付機構通過被收購或獨立上市實現離場。

從目前的支付牌照交易市場看,供給方短期內不會增加,只有中小支付機構希望高價賣出支付牌照獲得回報。

對於需求方來講,以合理的價格收購支付牌照,既可以滿足自身支付需求,還有利於打造自身的支付生態,形成數據閉環,挖掘數據價值,提供後續一系列增值服務。在長遠發展的過程中,支付一定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規模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

但支付牌照的交易不僅僅是買賣雙方達成協議價格的問題,作為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支付牌照的股權變更還需到央行備案,得到監管的審批後方可進行。

除了委身巨頭求存外,部分支付機構也選擇了獨立上市以求變現上岸之路。

目前已獨立上市的包括港交所上市的匯付天下與東方支付、新三板上市的現在支付,還有部分支付機構則依托母公司實現了上市,如美團錢袋寶。拉卡拉則是在謀劃三年之久後又重現一絲曙光,日前已在證監會網站發布了更新後的招股書。漫道金服(寶付母公司)在2018年11月被中止IPO審核。除此之外還有多家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被傳有上市計劃。

然而,支付機構現存共238家,能夠獨立上市的支付機構寥寥無幾,上市之路的坎坷可見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中小支付機構在發展中或許面臨著這樣那樣的難題與困境,然而風險與機遇從來都是並存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就是在管控風險與抓住機遇中不斷發展前行的。

正如央行王景武所說:“支付產業面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轉折,呈現出防範和化解支付風險向常態化轉變、支付服務市場結構向穩定優化演進、支付領域金融科技應用向商用階段邁進等明顯特點。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應推動新支付與新金融、新生活、新經濟協同發展、互促共進,促進支付行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行業發展後勁”。

者: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黃大智;文章來源:蘇寧財富資訊;首圖來源:壹圖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