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跨境支付的“轉折年”,國際玩家如何成功突圍?

前有國內第三方支付巨頭因違規跨境支付業務無奈收罰單,後有知名國際支付公司開啟“持證上崗”計劃——2018年對跨境支付而言,是合規持續推進的一年,更是轉折的一年。

實際上在這短短幾年間,跨境支付玩家們的經歷,可能比我們想到的還要複雜。Payoneer大中華區總經理趙秋成向雷鋒網AI金融評論總結了跨境支付行業的發展軌跡:

2014到2015年,跨境支付主要應用在電商場景,亞馬遜等熱門電商平台為中國賣家打開出海之路,跨境支付機構此時主要的任務是幫助賣家完成海外收款、結匯,資金回到中國;

此後跨境支付在2015到2016年迎來政策東風,跨境電商進入野蠻生長,支付平台如雨後春筍一般崛起,使得支付對接高效率、標準化成為新的業務訴求;

2016-2017年,資本開始進入,推動賣家和各個服務商的大力發展,整個行業逐漸更新,支付平台的功能向打通支付鏈條側重,在收付兩端增加更多的支付場景,讓商家能夠更高效地運營自有資金;

2017年到現在,人口紅利漸漸消失,競爭日趨激烈,伴隨著跨境電商報備鏈條的逐漸壓縮,行業開始回歸商業本質。

可以肯定的是,跨境支付的行業紅利已不似前些年,國內國外兩隊玩家遇上合規之年,又該如何自處?

“放出去”和“闖進來”

早在2007年,銀聯是國內首家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但市場足足等了六年,才迎來跨境支付牌照的發放:2013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放了首批17張跨境支付牌照。2014年,第二批共5家跨境支付牌照發放。進入2015年,國家外管局允許部分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支付業務為互聯網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業務試點。到了2017年春季,擁有跨境支付資格的支付平台數量終於達到30家。

跨境支付近年來能一路蒸蒸日上的原因,除了牌照的放開,更和外管局2015年的新政有關:支付機構被允許自行辦理軋差結算,並且不再限制支付機構合作銀行的數量;另外單筆交易金額提升至5萬美金,500美元及以下的小額支付也不再需要銀行逐筆錄入。這樣一來,支付機構的結算成本被大幅降低,也會有更多銀行加入到跨境支付的鏈條當中來,審批流程也相對簡化不少。總的來說,這一系列指導意見實際上才是真正為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敞開了跨境支付的大門。

自2017年以來監管尺度卻顯示趨嚴態勢,監管層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的專項檢查,支付機構們在展業過程中的業務漏洞一一暴露,截至今年2月,包括支付寶和財付通在內的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因違反相關規定而陸續收到罰單。

國內這批跨境支付玩家,不少是立足於本土業務,但由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長期穩坐行業頭兩把交椅,國內的競爭太空始終有限。相對而言,踏足跨境支付、爭奪海外市場,隨即成為這些發展不上不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轉型擴張的路徑之一。

相比之下,漂洋過海到中國的國際支付機構們對跨境支付更加專注,以World First和Payoneer為首的這批公司不少是以專業跨境收款為主。這些機構在中國鋪開跨境支付業務其實並不晚,如World First和Payoneer分別在2010年和2014年就已入華,然而直到今年3月,中國央行才放開外商投資支付機構準入限制,World First成為首家提交牌照申請的外商支付機構。

國際玩家的突圍攻略

對這批國際支付機構而言,中國國內的獲牌路線確實比本土機構要走得更艱難一些,C端業務基礎同樣遠不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但相應地,海外出身也使得它們早就持有多個國際金融支付牌照,經受過世界各國不同跨境貿易政策的洗禮。

在跨境支付領域,Payoneer大中華區總經理趙秋成認為,合規經驗可以說是構成行業競爭壁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在全球各國,運營業務所在的國家,支付公司是否持牌,對相關金融法規是否了解?二是系統能不能夠支撐業務全球拓展,完成所有合規、風控、反洗錢或是反恐的工作?這是任何一家支付公司發展的基石。”這也正是為不熟悉海外市場的國內客戶打通支付體系,搭建好一個合規的支付基礎設施。

針對在中國的支付合規問題,他表示,他們通過與國內持牌機構的合作實現,但並未透露更多合作機構的具體名稱和流程細節。

跨境支付行業的風險因素更著眼於账戶安全、反洗錢等,以Payoneer的三層風控體系為例,用戶行為和支付流轉的每一個節點上均運用機器學習去監測分析,海量用戶數據打磨的風控系統會過濾例如IP地址、登錄頻次、命令規則、账號分布等各種行為,系統一旦識別出可疑共性即會預警為洗錢或是其他違法行為,進行自動鎖定。

而要在競爭大潮中站穩腳跟,必須要選定方向。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目前跨境貿易可分為四種主流貿易模式,除了傳統的B2B貿易一對一大額交易,還有海外電商平台型B2C、國內自營B2C和小額B2B的模式。

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緊抓C端業務,趙秋成則更看好B2B的國際貿易,認為未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兆級別。不過他也表示,除了為跨境電商這一垂直場景提供穩定的交易服務,Payoneer考慮向廣告行銷、度假租賃等領域擴展,“這些行業都有小額高頻的跨境支付需求,也比較貼合我們能夠提供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在這短短幾年間,跨境支付玩家們的經歷,可能比我們想到的還要複雜。

支付平台首先要確保行業資金流轉效率,Payoneer大中華區總經理趙秋成對雷鋒網AI金融評論表示,“就好像是中國這些跨境電商的商戶,他們需要去支付行海外的VAT,原來傳統的方式他們需要電匯,還要通知當地稅局或者是稅務機構去查詢,去告訴他們我已經付錢了。支付平台就幫助用戶實現了在我們後台自動化地支付這樣一些VAT,並且能夠把相關的資訊推送到稅局。”

趙秋成告訴雷鋒網AI金融評論,在行業生態中,賣家、服務商、平台這些節點彼此互動,每天有大量的資訊在節點之間流轉,基於數據和對行業的了解去提升資訊的流轉效率,讓互動更高效地轉化。跨境支付平台也可以進一步規劃,如何讓留存的數據發揮出價值,從銷售到運營到支付完全打通,用戶的歷史數據可以變成他們自身的信用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