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私募“江湖”太慘烈:超千家勉強保殼,僅365家沒虧!

A股在經歷了年初急速上漲後,5月出現明顯調整,股票策略私募產品整體業績同樣也表現不佳。不少私募感慨:現在的私募行業“二八分化”嚴重,有的私募發行產品發到“手抽筋”,也有私募發產品發了一年也沒有成功募集到足額資金,掙扎在“生死線”上。實際上,目前產品發行回暖的主要還是業績好的較大型私募,尤其是具備較好選股能力和主題把握能力的管理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如果將固定收益策略的盈虧平衡規模設定在30億元,其他策略設定在5億元的話,那麽目前只有365家私募在這一標準之上,基本能實現收支平衡或持續盈利。

1163家私募屬於“保殼”私募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已備案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有37685隻,基金規模2.36兆元,較上月增加2448.70億元,增長11.60%。自從2014年實施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冊登記以來,私募基金管理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據中基協統計,證券類私募數量在高峰時超過1萬家。但是經過一輪優勝劣汰之後,截至2019年4月底,已登記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共8927家。在這8927家證券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中,真正意義上的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應該至少具備一定的管理規模,並且能夠及時向投資者披露淨值。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所有注冊登記在案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中,有497家的管理規模是0,數量上佔比5.57%。這其中,除了少數剛成立的私募機構外,絕大部分可能會在半年時間內被注銷。

而管理規模在1000萬元以下的管理人有3627家,佔比40.63%。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1163家私募管理人的管理規模在200萬元及200萬元以下,嚴格來講,它們屬於“保殼”私募。在券商看來,規模在200萬元至1000萬元的私募,充其量是個中等的投資者。目前私募的維護成本較高,規模1000萬元以下的私募,是一批隨時可能被一波熊市行情衝垮的管理人,抗風險的能力較差。此外,管理規模在1000萬元~5000萬元的管理人有2432家,佔比27.24%。

另外據統計,管理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私募管理人有6556家,累計佔比73.44%。在這6556家私募中,只有1879家還在持續地更新淨值,而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經不再對外披露淨值。同時,管理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私募共有2371家,其中有930家的淨值更新到2019年3月底或更早,所以市場上還在活躍的、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私募只有1441家,佔總數的16.14%。而在這1441家私募中,以股票策略為主的私募佔比73%,其他策略的佔比較小。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如果將固定收益策略的盈虧平衡規模設定在30億元,其他策略設定在5億元的話,那麽只有365家私募在這一標準之上,基本能實現收支平衡或持續盈利;這365家私募中有268家的策略是以股票策略為主,佔比73.42%。

私募發行新產品“二八分化”明顯

記者注意到,市場在今年一季度上漲之後,二季度再度走弱,這也給了私募一個很好的上車機會。然而,種種跡象顯示,目前小私募發行私募產品異常艱難,在私募發行市場上“二八分化”明顯。

某私募銷售渠道人士指出,目前產品發行回暖的主要還是業績好的較大型私募,尤其是具備較好選股能力和主題把握能力的管理人,規模越大的機構發行產品數量越多,發行節奏越穩定。而從近期發行情況來看,50億元以上規模的大型私募機構發行的產品數量居多,除了高毅資產外,還有林園投資、重陽投資、星石投資、明達資產、上海盤京投資等明星私募近期也備案了新的私募基金產品。

記者注意到,A股在經歷了年初急速上漲後,5月出現明顯調整,股票策略私募產品整體業績同樣也表現不佳。從10億元以上機構分規模來看,規模較大者整體表現相對不佳。這是因為一方面大體量資金在震蕩下跌的市場行情中調倉靈活度受限,另一方面則是小規模股票策略中統計包含部分量化策略,量化策略在震蕩行情下收益較為樂觀,對整體表現起到上拉作用。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在A股震蕩下跌的市場行情下,5月全市場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為虧損3.07%,程序化期貨策略以1.61%的平均收益“領跑”,定向增發策略則以虧損4.91%的平均收益處於末尾。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從今年的業績來看,管理規模在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的私募5月份平均收益為虧損4.42%,今年以來的收益為16.51%;管理規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之間的私募5月平均收益為虧損5.55%,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為19.85%;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0億元之間的私募5月平均收益為虧損5.21%,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為12.89%;管理規百億元以上的私募5月平均虧損5.04%,今年以來平均收益12.68%。截至5月末,十大策略私募仍然均取得了正收益,其中股票策略以15.01%的平均收益位於各策略業績榜首,債券策略以平均收益3.04%位於十大策略末尾。

私募5月調研1708次 環比降幅近兩成

5月A股整體表現疲軟,從主要指數來看,滬深300下跌7.24%,中小板指下跌9.42%,創業板指下跌8.63%。不過機構投資者的調研熱情依舊不減。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月共有823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1708次,較上月的2050次下降16.68%。從板塊分布來看,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仍是私募機構的調研重點。

私募機構全月共調研上市公司1684家,其中主機板公司301家,佔比17.87%;中小板公司770家,佔比45.72%;創業板公司613家,佔比36.40%。5月私募機構共同調研的前5名個股為:立訊精密、海康威視、邁瑞醫療、南極電商、華測檢測。受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前10家公司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所屬板塊多為中小板和創業板。

從數據統計來看,全月共有17家百億元私募機構進行調研,涉及上市公司68家,環比上月標的公司數量減少近一半。其中調研上市公司最多的前3家私募分別是景林資產(21家)、凱豐投資(17家)、敦和資產(13家)。從調研標的來看,百億元機構共同調研的上市公司共有25家,南極電商、美的集團、海康威視成為關注重點。從百億元機構的整體調研方向來看,5月關注度最高的是電子計算機和醫藥生物行業,機構投資者轉向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盈利能力能夠保持較高增速的行業挖掘投資機會。目前從機構投資者視角看,高端集成電路和醫藥生物很大程度上是核心高端科技集中領域。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