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年粉坊世家,古法手工做的蕃薯粉條,炒燴炸蒸都好吃!

地域不同從而造成飲食習慣上的差異,咱們中國一直流傳著「南粉北面」的說法。南方人愛吃粉也擅長做粉,像重慶的酸辣蕃薯粉,就深受不同地方人的歡迎。

其實,這蕃薯粉條,北方人也會做。山東菏澤的鄄城就有一個粉坊世家,家族百年手工技藝,1829年傳承至今。

這一代接過手藝的是曾家的現光司機。恪古法,守傳承,隻用蕃薯澱粉和水手工做出來的粉條,簾似夜明珠 ,晶瑩剔透,久煮不糊。嗦一口爽滑勁彈 ,唇齒留香。

不似添加了明礬、贈筋劑等物質的粉絲,口感很是不一樣。黏糊、吃起來有塑料感,而且很難咬斷。對嗦粉的食客來說,經常吃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現光司機說,好粉條是漏出來的。仔仔細細算下來,大約經打粉、攪漿、過濾、曝曬、煮漿、漏絲、曬絲近30道工序。每一道工藝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都是很講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和面、漏粉、撈粉、掛粉四個步驟。

在東北松遼和山東黃河灘的養殖基地挖回新鮮的蕃薯,清水洗凈,磨碎用水沉澱,過濾出渣子,曬乾得到蕃薯粉。

用澱粉量50%的熱水將澱粉調成稀糊狀,然後再用沸水向調好的澱粉稀糊中猛衝,迅速攪拌,約10分鐘後,粉糊即呈透明狀,成為粉芡。

將濕的蕃薯澱粉和粉芡混合,攪揉成沒有粉疙瘩、不粘手而又能拉絲的軟粉團。缸面是最耗時耗力的步驟,要四個漢子同時賣力揉,以使粉子能充分的攪拌均勻。

傳統工藝漏粉條是一項力氣活,磨澱粉、勾芡、和面、生火架鍋,每一項都是人力去完成。澱粉的品質決定了粉條的口感,而一位有經驗的司機,則決定了一鍋手工粉條能否製作成功。

將麵糰放在帶篩眼的漏杓中,放在開水鍋上,下條的速度是要均勻有度,過快過慢都會影響粉條的粗細長短適宜。當粉條入沸水後還應經常搖動,以免粘鍋底。火候是關鍵,必須是大火,粉絲入鍋就立即成型。

成型的粉絲浮上來後由另一個司機用長竹筷撈起,流入旁邊一個冷水鍋中快速冷卻。連貫兩次,以保證粉條的勁道。

最後,將蕃薯粉絲晾曬在通風朝陽的地方。

120斤蕃薯才能出20斤澱粉,4斤蕃薯澱粉才能出3斤粉條。一份地道的美食承載的不僅僅是淳樸的味道,更多的是眾人的心血與汗水。

蕃薯粉條之所以顏色偏褐色,是因為蕃薯切開被空氣氧化變色,這是正常情況,粉條烹煮後會逐漸變白。

播放GIF

吃之前一定要清水浸泡15~30分鐘。夏天就要到了,涼拌粉絲當然少不了,清爽解膩!

播放GIF

東北豬肉燉粉條、重慶酸辣粉、南京老鴨粉絲湯……多種方式烹調,涼熱葷素炒燴炸蒸,想想口水就止不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