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曬知多少

不知道大家在買防曬霜的時候第一考慮因素是什麼,像噠噠自己買防曬霜,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它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其次就是防曬指數,相信很多人肯定也和我一樣,買防曬產品的時候,防曬指數是肯定會關注的點。

但通過跟朋友一起,發現其實很多人對於防曬指數並不是完全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覺得防曬值肯定是越高越好啊,這樣防曬力才高啊 ,我才不會黑啊,指數低不會買的心態,所以下面就要掃掃盲,告訴大家防曬指數究竟是個什麼東東,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指數?

1.SPF

通常市面上的防曬化妝品上都標有SPF,就是指防曬指數,表示產品防曬紅的能力,對UVB的阻擋率。像SPF15是指15倍的防曬強度,假定一個人在沒有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5分鐘肌膚開始變紅,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可確保她在15分鐘×15分鐘後才會曬傷肌膚,這裡「15」是倍數,一個倍數為15分鐘至20分鐘。

但是上述的那些畢竟只是網路上的口頭理論,在我們的現實中還是會因為出汗,摩擦等多種因素,導致我們皮膚上形成的防曬膜受到影響甚至完全脫掉,那這樣看上面的防曬持久力,就不準確了。所以,真正的SPF還是要PA×自己自身皮膚可耐受的最長時間。

當然主要還是倍數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越好,但也會越油膩,對皮膚影響也會更大,而SPF數值,每個國家的規定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中國規定SPF不得超過30以上的數字,而日本的上限是50,PA是4個+,歐美的則會普遍更高點。

PA

與SPF相對的,PA指的就是UVA的防護時間,一個+代表4小時。不過PA值是日系防曬對於UVA防護效果的測量標準,歐美系防曬很多都是不帶PA值的,判斷能不能防護UVA,只要看瓶身UVA字樣有沒有圈起來,有的話表示對UVA有防護力,叫做PPD值和SPF值的比例在3:1左右。

防曬指數計算公式

我們皮膚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容易發紅,這就是「紅斑症」,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一種表現和反應,最低紅斑劑量,就是皮膚在多少日曬時間內會出現紅斑。而在使用防曬用品以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又會得到提高,最小紅斑量指的是,引起皮膚紅斑,其範圍達到照射點邊緣所需要的紫外線照射劑量或最短時間。

那麼這個防曬用品的SPF就是:SPF(防曬指數)=最低紅斑劑量(塗抹防曬霜之後)/最低紅斑劑量(塗抹防曬霜之前)。

?防曬指數是否可疊加

有些小可愛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妝前隔離用了spf25的指數,然後加上spf35的防曬霜,那防護力是不是更強?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大家要記住了隔離不能代替防曬,同時最高防曬指數也只能達到spf35,並不會變成60,當然防曬係數其實只能當做一個參考數值,實際還要根據每個人的膚質和對日曬的反應以及皮膚色澤、流汗狀況來考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