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半年內第3次股價閃崩 廣汽集團這次說是市場過度解讀

  半年內第三次股價閃崩,廣汽集團這次說是市場過度解讀

  澎湃新聞記者 李皙寅 來源:澎湃新聞

  6個月內三度上演盤中閃崩,廣汽集團(601238.SH)重申:公司基本面無變化,市場過度解讀。

  4月18日,廣汽集團在早盤間遭遇砸盤,一度遭遇跌停,截至收盤跌幅達8.4%,報收17.03元/股,成交額僅為5.06億元,換手率為0.27%。自2017年10月27日,廣汽集團創下30.01元/股最高價以來,半年內股價最大跌幅逾40%,A股市值蒸發逾650億元。與此同時,券商國泰君安給出的目標價,也從35元/股逐步調整至26元/股。

  資本市場上,整車板塊集體下挫,A股汽車板塊整體遇“冷”,港股中的內地車企也出現股價大幅下滑。

  4月17日,國家發改委表示,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合資股比限制,並放開外資在中國僅能有兩家合資車企的限制。

  對此,有專家對澎湃新聞解讀稱,在失去政策的保護傘後,長期以來,合資企業中較為強勢的外資,將有意獲取更多利益,中方躺著賺錢的歷史將一去不複返。

  事實上,合資品牌是廣汽集團現在最重要的利潤奶牛。

  數據顯示,2017年,廣汽集團四大合資車企首次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廣汽本田銷量為70.50萬輛,同比增長10.37%;廣汽豐田銷量為44.24萬輛,同比增長4.88%;廣汽菲克受Jeep車型熱賣帶動,銷量為20.52萬輛,同比增長40.11%;廣汽三菱銷量為11.74萬輛,同比增長110.04%,增速由負轉正。四大合資企業為廣汽集團貢獻了近76%的淨利潤。

  對此,4月19日,廣汽集團針對公司股價波動做出回應:受到汽車行業外資股比放開、市場過度解讀等因素影響,但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各項生產經營工作按計劃正常有序進行。

  廣汽集團方面稱,公司已經實現日系、歐美系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的三足鼎立,雙方共贏。合資企業股比是否調整,也要根據市場的發展和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我們有信心也不擔心國家政策放開會影響到目前的合作。”

  這並非廣汽集團的首次閃跌。

  今年2月1日,廣汽集團盤中閃跌,以跌停收盤。全天交易額為8.29億元,換手率僅為0.88%。

  彼時,廣汽集團有關方面對澎湃新聞回應稱,公司二級市場股價受到巨集觀經濟環境、市場情緒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2017年11月20日,廣汽集團突遭閃崩,其A股股價最終報收於25.09元,下跌8.30%,其H股股價也同樣出現了深幅調整,最大跌幅達到7.25%。

  彼時,廣汽集團資本運營部部長袁鋒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直言,“公司並不知道其根本原因。只知道公司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不過,袁峰回應稱,驕龍系當前合計持股4412萬股,佔整個A股股本的1.02%。

  澎湃新聞曾梳理廣汽集團上市公司公告發現,在這期間,驕龍資管逐步減持了廣汽集團的流通盤股份。

  早在2016年8月,就有媒體質疑廣汽集團A股流通盤疑似被驕龍資產旗下的資管產品控盤。

  此後,證監會稽查部門展開調查。2017年3月,廣東證監局決定對驕龍資產處以30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王宇涵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經證監會查明,為拉升股價減少資管產品淨值壓力,在2015年6月18日至2016年5月13日期間,驕龍資產控制使用6個資產管理產品账戶,在尾市交易期間,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入,故意拉抬廣汽集團股價,影響當日收盤價。

  根據廣汽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證監會公布的驕龍系6個資管账戶已經全面退出廣汽的機構投資者名錄。

  4月19日,廣汽集團(601238.SH)收於17.68元/股,上漲2.02%。

責任編輯:白仲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