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廢城市”開啟數兆市場,金融支持力度將加大

固體廢物處置市場的春天正在到來。預計2020年後,全國固體廢物處置需求量將迅猛增長,需要投資者盡早布局謀劃。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下稱《方案》)21日公布。《方案》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適當的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到2020年,系統構建“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探索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無廢城市”建設示範模式。

有機構預測,“無廢城市”建設的背後其實與7兆市場空間掛鉤,其收獲的社會價值和生態效益會得到充分體現。

2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乾傑發表署名文章表示,鼓勵試點城市政府統籌運用各相關支持政策,加大各級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支持“無廢城市”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金融支持。

“垃圾圍城”十分突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專家谘詢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21日對記者表示,“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城市”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

杜祥琬說,“無廢城市”旨在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無廢城市”建設的遠景目標是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和處置安全。

《方案》提出,現階段,要通過“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固體廢物管理,大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堅決遏製非法轉移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標體系,系統總結試點經驗。

杜祥琬表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對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城市宜居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產生固體廢物量最大的國家,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圍城”問題十分突出,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有較大差距。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金惠介紹,全國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多億噸,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快遞包裝等新業態帶來的固體廢物問題也不容忽視,部分地區垃圾圍城、垃圾遍野已經成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

“這些問題與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息息相關,是長期實行‘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排放’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帶來的必然結果。”李金惠說。

根據生態環境部2018年12月公布的《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經統計,全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3.1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010.1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78.1萬噸,生活垃圾產量為20194.4萬噸。

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居前10位的城市中,生活垃圾產量最大的是北京市,產生量901.8萬噸,其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產生量分別為899.5萬噸、737.7萬噸、604.0萬噸和541.3萬噸。前10位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總量為5685.8萬噸,佔全部資訊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8.2%。

“當前,部分地區在城市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於固體廢物減量、回收、利用與處置問題重視不夠、考慮不足,嚴重影響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杜祥琬說,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使提升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水準與推進城市供給側改革相銜接,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有機融合,將推動城市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工業和農業生產方式、消費模式,提高城市綠色發展水準。

廈門等成為試點候選城市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副主任臧文超對記者表示,我國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已具備良好的基礎。

臧文超介紹,十八大以來,相關部門分別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的試點。如發改委牽頭開展的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縣)、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建設;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開展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農業農村部開展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農膜回收試點等;住房城鄉建設部實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強製分類、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商務部開展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

“這些試點對於推動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總體而言,這些單項試點為開展綜合性的‘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臧文超說。

臧文超介紹,綜合性試點後,國家將建立“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統一工業固體廢物數據統計範圍、口徑和方法。建立部門責任清單,形成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協同增效的綜合管理體制機制。

同時,實施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推行農業綠色生產,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逐步實現畜禽糞汙就近就地綜合利用。以收集、利用等環節為重點,推動區域農作物秸稈全量利用。以回收、處理等環節為重點,提升廢舊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再利用水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

對於如何確定試點城市的篩選範圍問題,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固體處處長溫雪峰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會考慮國家戰略布局,在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規劃區域中選擇代表性、帶動作用較強的城市。另一方面,會綜合考慮東中西不同地域、不同發展水準及產業特點和地方政府積極性等因素,優先選取開展過或正在開展各類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試點並取得積極成效的城市。此外,還會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中選取工作基礎較好的城市。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廈門市已被列為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候選城市,其他候選城市還包括雄安新區、西鹹新區、溫州市等。2018年,福建省已明確提出推進全省“無廢城市”建設,打造福建模式、福建樣板。

“中國環保在線”稱,有機構預測,“無廢城市”建設的背後其實與7兆市場空間掛鉤,其收獲的社會價值和生態效益會得到充分體現。而後期,資本市場的財力支撐、技術支撐、管理支撐都將是有力推手。

有國際成熟經驗可借鑒

“無廢城市”建設是否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對此,李金惠介紹,近年來,日本、歐盟、新加坡在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可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提供借鑒經驗。

李金惠介紹,日本持續推進建設循環經濟社會基本規劃,目前已處於第三階段(2013-2020年),提出建設循環型社會,通過促進生產、物流、消費以至廢棄的過程中資源的有效使用與循環,將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負擔降到最低程度。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在日本就循環經濟話題採訪時就看到,廢棄的塑料瓶經過篩選、粉碎、洗滌,加工製成聚乙烯,再經過紡線、織布、印染等工序,最終變成了手套、領帶和西裝。

廢舊汽車經過多達50多道工序的自動分揀後,提煉的鋼、鐵、銅、鉛、錫等所有金屬都會被送到工廠回爐,而後生產新汽車,甚至連座椅上的泡沫塑料都可回收再利用,實現了汽車的“生命輪回”。

JFE集團株式會社企劃部部長鈴木昌范介紹,在JFE廢舊家用電器再生處理廠,廢舊冷氣機、冰箱、洗衣機、電視機也是經過破碎之後,分離出金屬、塑料等,再資源化率高達99.7%。

在僅有49人的豐田金屬公司,每天可處理1200輛報廢汽車,回收400噸鐵,處理150噸汽車碎屑,回收700公斤純銅,年收益超過1億日元(約680萬元人民幣)。

李金惠介紹,近年來,歐盟委員會先後發布了“邁向循環經濟:歐洲零廢物計劃”“循環經濟一攬子計劃”,通過深化循環經濟,推動產品、材料和資源的經濟價值維持時間最大化、廢物產生量最小化。

此外,新加坡提出邁向“零廢物”的國家願景,通過減量、再利用和再循環,努力實現食物和原料無浪費,並盡可能將其再利用和回收。

李金惠說,儘管這些國家的提法不盡相同,但核心是相似的,主要是為了建設一種新的經濟體系和社會發展模式,從根本上解決自然資源瓶頸,以及廢物處置對稀缺土地資源的佔用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