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吞雲吐霧是時尚?電子煙別拿潮流忽悠青少年吸煙

日前據《星島日報》報導,美國猶他州一名具有三年電子煙煙齡的18歲少女,因突然感覺背部疼痛去就醫,之後陷入昏迷長達4天。報導稱,女孩平時喜歡嘗試各品牌與成分的煙油,甚至曾不斷增加尼古丁含量。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美國目前有近200人因吸電子煙造成肺部損傷,且病患以年輕人多。猶他州當地衛生機構稱,將對電子煙產品進行化驗,嘗試找出致病的原因。

“這些報導就是抹黑,電子煙之所以不被看好,是動了某些機構的利益。”在新聞的下方,有不少評論引人注意。部分“煙友”對這些新聞表示不以為然,甚至紛紛表示電子煙有助於戒煙。

與負面新聞相對應的,是目前大量電子煙產品在網絡上的宣傳和廣告,尤其是其間隱隱透露出的“年輕時尚”意味。如今,一方面是各方對電子煙的質疑,一方面是電子煙產品舉起的時尚大旗,在時尚潮品、酷炫生活態度的包裝背後,電子煙是否已經對青少年群體展開了攻勢?這種趨勢又是否正從線下向線上蔓延?

蒸汽館裡的圈層文化

“這就和潮鞋一樣,都是一種潮流,年輕就要跟得上潮流。”

一天傍晚,在水圍1368文化街區路邊的食肆,懂懂筆記聽到旁邊三位食客正在“顯擺”、談論手中電子煙。其中,一為外號叫“阿隨”(化名)的年輕人告訴懂懂筆記,他們幾個人都住在附近,也是在附近的一家電子煙蒸汽館認識的。

三位年輕人均是95後,從事IT、銀行的銷售工作。交流中阿隨表示,半年前逛街時經常看到一些蒸汽館裡有煙友聚會或休息,那種吞吐著白色蒸汽的感覺很有趣,也就進店試玩了幾次。

“我之前是不吸煙的,不過試吸之後的確覺得蠻好玩。”阿隨笑著表示,就因為“好玩”,原本不吸煙的他也開始經常光顧蒸汽館,“品嚐”不同的電子煙彈,感受不同口味所帶來的新鮮感,“每次都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儘管只有不到半年的“煙齡”,但阿隨每月購買煙彈的花費已經將近八百元。蒸汽館已經成為他每周必去的社交場所,他偶爾會邀請身邊同事、好友一同前往,“感覺就像邀請朋友去酒吧、咖啡廳聚會一樣,大家也都挺高興。”

如今,吸電子煙的年輕人間也形成了一種社交文化,煙友們碰到一起會問問用的是什麽樣的電子煙杆,吸的是烤煙還是薄荷口味的煙彈。就連吐出個完整的煙圈也能成為談資。

“雖然和香煙一樣,電子煙吸進去也有擊喉感,但我覺得上癮的不是尼古丁,而是電子煙的潮流感。”阿隨的朋友補充說,即便新聞報導稱電子煙有致癌的幾率,但還是願意融入這個圈子,享受這種文化。“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尼古丁味,但調味煙能夠接受,主要是感覺新潮和有趣。”

不少年輕消費者使用電子煙,是為了追逐一種潮流,因此也有一些年輕女性開始加入煙民的圈子。那麽這種潮流文化是年輕煙民自發形成的嗎?

造勢讓電子煙=年輕潮品

“隔三差五下班就往蒸汽館跑,每個月花快一千煙彈錢。”

提起電子煙,家住深圳羅湖區的李萍(化名)便氣不打一處來。李萍和男友都是95後,男友在車公廟的一家培訓機構上班。她發現從年初開始,不知為何男友下班後就經常在小區附近的一家電子煙蒸汽館泡著。

讓小李感到詫異的是,男友原本不抽煙,只是幾位同事經常去蒸汽館聚會,偶爾拉上男友去了兩次,“他說周圍不少同事都愛抽電子煙,這樣能有共同話題,拓展社交人脈,還問我要不要試試?”

想一探究竟的李萍和男友去了兩次蒸汽館,“都是灰暗的工業風,容易讓人聯想到搖滾酒吧。”李萍表示,從裝修品味、氛圍營造來看,的確會讓年輕消費者感到新潮和時尚,自己也有一種融入感。

她發現,蒸汽館內只是在門口貼了一兩張“吸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的宣傳,其他地方並無吸煙有害健康的任何提示。反而是現場的一些氛圍營造,商家暗示都透露著潮流文化的感覺,“線下蒸汽館從氛圍上就在傳達電子煙是一種潮品的信息,而電商賣家則用圖片表示吸電子煙是一種潮流。”

李萍告訴懂懂筆記,在一些主流的電商平台搜索電子煙,所出現的產品頁面中要麽是宣傳戒煙功能,要麽是宣傳吸電子煙是一種時尚文化。還有一些電子煙的網絡宣傳,通過大量圖片場景營造出吸電子煙產品才能彰顯年輕時尚、社交潮流的意味。

“關鍵是就連我表弟,現在也經常在朋友圈發個短視頻,還說他最喜歡的網紅都在宣傳電子煙。”李萍告訴懂懂筆記,對男朋友她更關注吸電子煙是否影響健康,而對上高三的表弟,則是擔心被這種所謂潮流文化帶進了溝裡。

“表弟是一個徹底的‘快手迷’,平時最愛刷短視頻。如今大量電子煙開始在這些平台刷屏,我感覺已經是在誘導青少年使用了。“

對於李萍的擔心,懂懂筆記也感到憂慮。在一些知名短視頻應用上,懂懂筆記發現的確有大量宣傳、銷售電子煙產品的內容,有的“博主”堂而皇之的分享電子煙吸食的感受,並以無害、解癮、上頭、社交、時尚等字眼,誘導年輕人關注、購買產品;有的博主則宣揚外國友人都愛抽電子煙,引發部分年輕消費者崇洋賣外的心理,從而認同和購買;有的美女“博主”倒是不宣傳吸煙,但是脖子上、身上總掛著個熒光色彩的電子煙產品,是不是還會拿著把玩一下,實際上也是一種帶貨的方式。

雖然在應用裡無法搜索“電子煙”,但是這些博主以“蒸汽”、“代煙”等詞匯代替,加上各種潮範兒的宣傳視頻,讓其播放量也相當可觀。如今,從線下到線上,通過明著暗著的傳播和暗示,電子煙品牌和商家可謂出處希望年輕人能認同這是一種“潮流”。

行業遇冷融資遇阻,年輕群體成變現目標

“大概從今年三、四月份起吧,很多做電子煙的人就知道,基本上很難搞到融資了。”

曾在深圳某新創電子煙品牌擔任行銷總監的李曉萌(化名)告訴懂懂筆記,從年初開始,大量媒體開始報導電子煙的危害,互聯網上更是充斥著大量電子煙的負面傳聞。加上杭州今年修訂了禁煙條例,明確禁止在公共場所吸電子煙,而深圳最新的禁煙條例也傳聞要將電子煙列入禁煙範圍,致使電子煙行業“要黃”的聲音流傳開來。

“眼看大環境對於電子煙並不友好,因此許多資本方也開始謹慎了。”李曉萌表示,除了早期啟動的一些電子煙項目能夠拿到可觀的融資,後續創立的很多創企,都遭遇了融資難題。

她透露,大量品牌已經設計、生產,各種投資成本必須要收回。因此,在相關政策未能明朗之前,有不少電子煙廠商轉而盯上了90後、95後消費群體。希望通過“打造時尚化的煙杆,調製口味繁多的煙彈”等方式,博取年輕用戶的青睞。

李曉萌強調,很多品牌不面向傳統煙民宣傳“戒煙”,而是向年輕一族發力的原因,是因為圈內已經形成了共識——如今的年輕人喜歡追趕潮流,而且容易被所謂的流行文化所左右。

說白了,商家就是要將電子煙打造成為時尚潮品,和潮鞋、潮服一樣吸引年輕用戶, “但大家在宣傳上又不能說電子煙是年輕人專屬的消費品,就只能通過一些時尚、叛逆、潮流、獨特的設計元素,引發年輕消費者的共鳴和遐想。”

據李曉萌透露,上一代電子煙的宣傳品設計,大多以商務場合為背景,電子煙也成為彰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徵。如今這一批電子煙的宣傳視覺效果,大都換上了潮鞋、滑板、社交等元素,體現電子煙時尚、新潮的一面。

“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作坊,現在都將年輕人視為目標消費者,甚至像炒作潮鞋一樣,推出聯名煙杆、限量煙彈和煙油,無處不讓年輕用戶感受潮流的存在。”李曉萌告訴懂懂筆記,如今越來越多的電子煙廠商開始自建或合作打造線下連鎖蒸汽館,同時加大了在年輕人喜歡的手機應用平台上的宣傳力度,就是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烘托時尚流行氛圍,吸引年輕用戶參與消費。

【結束語】

根據艾媒谘詢此前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30.2%使用電子煙的用戶中,年齡26到35歲這一區間高達57.8%,年齡18到25歲之間也佔到了7.7%。電子煙用戶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未來電子煙在國內適用於何種法律法規,有關職能部門自有考量。不過近期電子煙在宣傳口徑上一致向“年輕潮流”發力,卻已經引發了社會公眾的關注和思考:作為代煙仙品,是否應該裹挾著所謂潮流文化誘導年輕消費者?是否可以誇大電子煙的一些功能、功效和作用?對於這種趨勢,又是否應該進行嚴格監管和約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