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腎病,不要運動?這樣會更加重病情

剛剛過去的3月14號

第14個世界腎臟日(World Kidney Day)

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旨在提升公眾對於腎臟病的認知,預防疾病,儘早就診,科學治療及管理,從而減少其帶來的危害。

腎臟疾病危害大,但知曉率卻很低。目前,我國慢性腎病(CKD)患者達1.3億多人,已經超過糖尿病患者,是癌症患者的數十倍。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大於10%,但知曉率不足5%。而在全球範圍,有8.5億人罹患腎病,慢性腎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死亡,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第六大死因

你了解慢性腎臟病嗎?

一提起慢性腎臟病,想必大家都會想起腎結石、腎炎等疾病。實際上,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害病史大於3個月),都可稱為慢性腎病,具體可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痛風腎、過敏性紫癜腎炎、紅斑狼瘡腎炎、腎病綜合征、IgA腎病、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多囊腎等。

長期慢性腎臟病若不積極處理,會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從而引起腎衰竭,最終可能發展成為尿毒症,危及生命!

出現哪些癥狀意味著腎臟發生異常

01 尿液變化

腎臟是排尿的主要場所,也是排除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腎功能異常時排尿次數、尿液氣味、顏色和形狀都會發生變化。常見的變化有:小便次數增加,尤其是夜間;血尿;泡沫尿等。

02 高血壓

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當腎臟受損時可分泌腎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引起血壓升高。此外,腎臟亦是高血壓損害的常見靶器官,積極控制高血壓有助於防止腎功能衰竭。

03 眼瞼浮腫

腎臟濾過功能受損可導致尿蛋白排泄增加,繼而引起眼周浮腫。而由於多種疾病都可表現為眼瞼浮腫,腎臟病眼瞼浮腫往往被忽視;若患者眼瞼持續浮腫,尤其是晨起水腫,則提示可能存在腎臟疾病。

04 腰痛

腎功能衰竭可導致腰背部疼痛,常伴乏力,嘔吐,發熱和尿頻。非腎臟疾病所致腰痛一般為局部突發性,無發熱。

05 四肢水腫

腎臟具有濾過功能,可及時排出血液內的代謝廢物和多於的水分。腎功能不全時,體內水分積聚可引起手、足、腳踝水腫。

06 呼吸急促

一方面腎功能受損可導致體內水瀦留,當多餘的水分在肺部部或肺部周圍積聚時即可導致呼吸急促;另一方面,腎功能受損可導致貧血,體內氧缺乏,亦可引起呼吸急促。

07 皮膚瘙癢

瘙癢是晚期慢性腎臟疾病和終末期腎病患者的常見癥狀,常為對稱性分布,但也可表現為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癢。局限性瘙癢的常見部位為背部、面部和手臂。

慢性腎病有自己明顯的早期癥狀表現,一旦出現,第一時間檢查腎功能,假若出現損害就要看醫生,積極治療。

如果想了解更多健身知識

可以加入我們的健身群 853753463

微信助手:KGjianshen

認證口令:66

慢性腎病患者能運動嗎?

醫生總是叮囑「得了腎病,不能勞累」,「得了腎病,不要劇烈運動」,以至於我們會形成誤解:運動,就是在加重腎臟負擔。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例如打球、慢跑、游泳等,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身體的毒素排出體外,對於腎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非常好的功效。慢性或者癥狀輕的腎病患者可以多進行運動,長期臥床或極少活動會使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進一步削弱抵抗力,所以一味休息不是好辦法。

運動對腎臟的積極作用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促使腎臟的排泄能力加強。運動過程中腎臟排泄代謝的廢物增加,像尿素、尿肌酐等等,為了保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腎臟就必須加速排泄乳酸和脂肪代謝物質,從而保證運動能力。

第二個是增強腎臟重吸收的能力。運動的時候排汗增加,身體內的水分就會減少,為了保持水分和鹽分,腎臟就會增加對這些物質的重吸收。

一般而言,運動種類以簡單最好,應選擇有氧運動。高強度的運動可造成或加重腎臟損害,低強度、慢性運動對腎臟有一定保護作用。如果對條件要求太高就不容易普及,也不容易堅持。步行、慢跑、騎自行車、健身操、太極拳等都是適合腎病患者的運動。

俗話說,「百鍊不如一走」,「走為百鍊之祖」,中醫學認為聯繫人體五髒的足六經脈都起源於腳底,堅持走路鍛煉無異於進行持久的足底按摩。

這種方法能夠激發五臟六腑的內在活力,使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得到加強,從而增強人體體質。

同時,可以根據身體狀況靈活調整運動量,如剛開始運動,或體質較差可以選擇慢走,經過一段時間運動鍛煉,體力增強的時候就可以快走,再進一步就可以慢跑。

運動量包括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兩方面。時間可在半小時到1小時間。強度應因人而異,大致的標準是全身發熱,微微出汗,但不感覺心慌和疲勞。

注意事項

1、運動前、後體檢。運動前檢測血壓、心率、貧血、浮腫等情況,降低運動時可能出現的風險;運動後短時間內尿蛋白可能會增加,這屬於正常情況,只要按時複查,控制好運動強度即可。運動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適當補水。運動前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血液過度濃縮。

3、加強營養。及時補充運動消耗的熱量,以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食物為宜;適當增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促進排便,以利於腸道排毒。

4、長期堅持。運動雖不能逆轉腎功能衰竭的進程,但長期堅持運動可提高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體質,改善心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