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7歲男生精神「不太對勁」,如何處理?

醫脈通編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

男,17歲,大學在讀,因過去6個月內社會功能顯著下降及社會退縮,由全科醫生轉診至精神病早期檢測門診(early-detection clinic)。6個月前,該生開始了大學生活,但在此之前已開始感覺學習力不從心,出現考試不及格的現象。既往體健,無精神障礙家族史,否認目前及既往藥物濫用史。


精神檢查中,該生外貌整潔,表現安靜,回答簡短。其報告稱,自己不能從之前的興趣愛好中獲得樂趣,也無法與大學同學及朋友保持人際關係,但並無抑鬱障礙的明確徵象。未查及顯著的思維障礙。該生有80%的把握相信,公共場合的路人在打量及議論他,但達不到堅信的程度,自己能對此提出質疑。他說,那些人很可能在議論他的外形,但不認為他們要傷害自己,也從來沒有圍繞上述懷疑採取行動。他還表示,自己隱隱約約地感覺腦子一片混亂,對現實感到恍惚。


上述體驗始於該生進入大學時,目前每天均會出現,一次持續一個小時左右,造成了顯著的痛苦。然而,DSM臨床定式訪談(SCID)未查及任何明確的精神障礙。


如果你是接診醫生,下一步應如何處理?


A. 將該男生轉回全科醫生處,不給出任何臨床建議

B. 使用低劑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葯治療

C. 臨床隨訪至少3年,開展一級預防

D. 使用含ω-3脂肪酸的魚油保健品治療


討論


診斷


基於危險精神狀態綜合評估(CAARMS),該男生滿足「精神病臨床高危」(CHR-P)標準,屬於「弱化精神病性癥狀」(attenuated psychotic symptoms)亞組。這一群體未來罹患精神病性障礙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群,3年內的患病風險為26%(95% CI, 23%-30%)。


下一步的處理


C. 臨床隨訪至少3年,開展一級預防。


在精神專科早期檢測門診就診的兒童、青少年及年輕成人(8-40歲)罹患精神病性障礙的風險顯著高於一般同齡人,3年內的患病風險分別為15%和0.43%,而一些半結構化的心理測量學工具有助於評估這些個體的預後。


例如,通過此前的研究,人們已經知道某些特定癥狀可能先於精神病出現,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CAARMS。該工具可跨診斷應用,基線共病其他精神障礙者也可使用。大量國際性研究顯示,對於被轉診至精神病早期檢測門診的個體(而非其他人群),CAARMS擁有足夠的預測效力,與醫療領域其他一些預後評估工具相當,可作為預防精神病性障礙的初步行動之一。


圖1 CAARMS的預測效力(Fusar-Poli P, et al. 2018)


如圖1,就醫個體在3年內罹患精神病性障礙的風險為15%,遠高於一般人群的0.43%。使用CAARMS評估時,不滿足CHR-P標準者的真實患病風險為1.56%,為15%的九分之一,提示「排除」能力良好;然而,滿足CHR-P標準者的真實患病風險為26%,較15%僅增加了80%,提示「識別」能力有限。此外,使用該工具的人員需接受培訓,單次操作需要2個小時。


人們還研發了CAARMS的其他一些版本,其預後表現與CAARMS原版大致相當。這些工具可通過一系列方式影響精神病的早期乾預,包括(1)告知患者患病風險;(2)判斷是否需要臨床監測;(3)確定是否啟動預防性治療。

該生符合CHR-P標準,提示其雖然尚不滿足診斷標準,但日後罹患精神病性障礙的風險較高,3年內患病風險為26%。我們的管理方案如下:


第一步,在心理宣教的背景下,分享與預後相關的資訊。在任何醫學領域,告知患者潛在的風險均為預防措施的核心組分。


第二步,建議臨床密切隨訪,為期至少3年,因為這一時段是患病的高峰期。


第三步,提供具體的心理乾預措施(認知行為治療),用於一級預防。此類治療旨在改善現有癥狀,阻斷病情向精神病的惡化。


儘管目前更推薦針對這一高危人群開展心理治療(而不推薦抗精神病葯),但其效果並未得到充分確立,而研究者也針對其他一些乾預措施展開了探討。過去幾年間,包含ω-3脂肪酸的乾預手段得到了廣泛關注,但新研究提示此類治療無效。首項由葯企贊助的隨機對照研究剛剛啟動,對象是一種磷酸二酯酶(PDE)-9抑製劑;其他一些首創治療手段也正在接受檢驗。


患者轉歸


這名男生是幸運的,在為期3年的隨訪期內未發展為精神病性障礙,而是完全康復,完成了大學考試,並有能力享受社交生活。


文獻索引:Fusar-Poli P, Davies C, Bonoldi I. A Case of a College Student Presenting With Mil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7, 2018.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8.248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