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中國(2019—2030)】十五項重大行動之(一)——健康知識普及行動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準,是提高全民健康水準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準總體仍比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只有14.18%。城鄉居民關於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應急避險等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比較普遍。科學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有助於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準。《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界定了現階段健康素養的具體內容,是公民最應掌握的健康知識和技能。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分別不低於22%和30%,其中: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準、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準、基本技能素養水準分別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準分別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獻血率分別達到15‰和25‰;建立並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中央廣電總台對公益性健康節目和欄目,在時段、時長上給予傾斜保障;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並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別達到90%和100%。鼓勵各主要媒體網站和商業網站開設健康科普欄目。提倡個人定期記錄身心健康狀況;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個人和家庭:

1.正確認識健康。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人生活方式和醫療衛生服務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提倡主動學習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覺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了解醫療技術的局限性,尊重醫學和醫務人員,共同應對健康問題。

2.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動靜結合、心態平和。講究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用胳膊或紙巾遮掩口鼻。沒有不良嗜好,不吸煙,吸煙者儘早戒煙,少喝酒,不酗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關注並記錄自身健康狀況,定期健康體檢。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健康成人每次獻血400ml不影響健康,還能幫助他人,兩次獻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

3.關注健康信息。學習、了解、掌握、應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和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遇到健康問題時,積極主動獲取健康相關信息。提高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優先選擇從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等政府部門及醫療衛生專業機構等正規途徑獲取健康知識。

4.掌握必備的健康技能。會測量體溫、脈搏;能夠看懂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籤和說明書;學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積極參加逃學生與急救培訓,學會基本逃學生技能與急救技能;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立即止血、包紮;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遇到呼吸、心臟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搶救觸電者時,首先切斷電源,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發生火災時,會撥打火警電話119,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學生。應用適宜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方法,開展自助式中醫健康乾預。

5.科學就醫。平時主動與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聯繫,遇到健康問題時,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根據病情和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就醫,小病診療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病到醫院。遵醫囑治療,不輕信偏方,不相信「神醫神葯」。

6.合理用藥。遵醫囑按時、按量使用藥物,用藥過程中如有不適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每次就診時向醫生或藥師主動出示正在使用的藥物記錄和藥物過敏史,避免重複用藥或者有害的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服藥前檢查藥品有效期,不使用過期藥品,及時清理家庭中的過期藥品。妥善存放藥品,謹防兒童接觸和誤食。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正確選用保健食品。

7.營造健康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樹立健康理念,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互相提醒定期體檢,優生優育,愛老敬老,家庭和諧,崇尚公德,鄰裡互助,支持公益。有嬰幼兒、老人和殘疾人的家庭主動參加照護培訓,掌握有關護理知識和技能。提倡有經消化道傳播疾病的患者家庭實行分餐製。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保健。配備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藥品、急救設備和急救耗材等)。

——社會和政府:

1.建立並完善健康科普「兩庫、一機制」。建立並完善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開展健康科普活動。中央級媒體健康科普活動的專家應從國家科普專家庫產生,省級媒體應從省級以上科普專家庫產生。建立並完善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出版、遴選、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讀物和科普材料。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健康問題組織編制相關知識和信息指南,由專業機構向社會發布。構建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加強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指導和監管,依託專業力量,加強電視、報刊健康欄目和健康醫療廣告的審核和監管,以及對互聯網新媒體平台健康科普信息的監測、評估和通報。對於出現問題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規勒令整改,直至關停。對於科學性強、傳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予以推廣。對於傳播範圍廣、對公眾健康危害大的虛假信息,組織專家予以澄清和糾正。(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中醫藥局、葯監局、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並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各醫療機構網站要根據本機構特色設置健康科普專欄,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講座和諮詢服務,三級醫院要組建健康科普隊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計劃,建設微博微信新媒體健康科普平台。開發健康教育處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舉辦針對性強的健康知識講座。完善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培養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顯著提高家庭醫生健康促進與教育必備知識與技能。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於掌握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和方法。鼓勵健康適齡的公民定期參加無償獻血。(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醫務人員參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納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納入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和績效考核。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鼓勵基層醫療機構和家庭簽約醫生團隊開展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和引導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個人健康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健康委牽頭,醫保局按職責負責)

4.鼓勵、扶持中央廣電總台和各省級電台、電視台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中央廣電總台對公益性健康節目和欄目,在時段、時長上給予傾斜保障,繼續辦好現有數字付費電視健康頻道。報刊推出一批健康專欄。運用「兩微一端」(指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以及短視頻等新媒體,推動「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中央廣電總台、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健康知識普及工作。鼓勵衛生健康行業學會、協會組織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的、面向公眾的健康科普活動和面向機構的培訓工作。各社區和部門要將針對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知識普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結合居民和職工的主要健康問題,組織健康講座等健康傳播活動。加強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素養促進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中醫藥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6.開發推廣健康適宜技術和支持工具。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研發推廣健康管理類人工智慧和可穿戴設備,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健康狀態進行實時、連續監測,實現在線實時管理、預警和行為乾預,運用健康大數據提高大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7.開展健康促進縣(區)建設,著力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國家每年選擇一個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健康主題開展「健康中國行」宣傳教育活動。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傳播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強化家庭和高危個體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和乾預。(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牽頭,中國科協按職責負責)

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官方微信

歡迎您的關注,期待您點贊

即可關注

統籌:周二彬 林昆

責編:鵬雲 寒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