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年後也可以再長高!關鍵看一個地方

未成年的時候,有些人總寄希望於成年以後,告訴自己:會長高的!會長高的!

一眨眼就從小鮮肉變成了老臘肉,結果發現自己光橫著長了,豎著是一點都沒長!

於是喝牛奶、吃鈣片,多睡覺、增高操……那這個時候,還能再長高嗎?

想要長高

就靠下肢給面子

人的身高,實際就是頭骨、脊柱和下肢骨加起來的長度。

  • 頭骨:在 1 歲左右就發育完全。不過相信除了大頭兒子和他家隔壁老王,沒人願意靠頭的長度來彌補身高;

  • 脊柱:對於身高至關重要。但脊柱生長周期較長,增長緩慢,不能指望;

  • 下肢:發育快,增長時間較集中,是身高變化的最主要決定因素。

所以說,要想長高,就要靠一個人的下肢給面子了。

而下肢的長度由大腿和小腿的「長骨」決定。

長骨由軟骨骨化、變成堅硬的骨質而形成。軟骨位於骨骺與骨乾之間,稱為「骺板」或「生長板」。

這個東西就是長高的關鍵。

在長骨成熟以前,骺板不斷地向著骨乾生長和骨化,使長骨不斷加長;長骨成熟後,骺板活動停止,自身完全骨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骺閉合」。

下面敲黑板劃重點:骨骺閉合後,長骨便不再生長,人也就沒法長高了!

任何想促進長高的方法,都只有在骨骺閉合前可能有效果。骨骺一旦閉合,那長高的大門就關閉了。

所以抓緊時間上車,趕快弄清楚自己還能不能長高!

怎麼知道

自己還能不能長高?

能否長高和是否成年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只和骨骺是否閉合有對應關係。

也就是說,能不能長高,關鍵看一個地方:骨骺是否閉合!

所以,答案很簡單:

不好意思,上面的靈魂手繪太過抽象,還是看這張圖:

閉合前的骺板是一條透亮的區帶,而閉合後透亮區消失,與旁邊的骨骺融為一體。

所以,如果拍出來的 X 光片裡是透亮透亮的,那就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這說明下肢很給面子,還有長高的可能。

很多人在成年後依舊可以長身高,就是充分利用了成年後骨骺未閉合那幾年的時間。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那些成年以後骨骺還沒有閉合的幸運兒們,可以好好利用這個階段,從下面幾個方面做:

? 吃好睡好

保證營養,提高動物蛋白和乳製品在飲食中的比例;保證睡眠,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分泌最旺盛,平躺也利於骨骼的生長。

? 適當運動

適量的鍛煉可以增強骨代謝,刺激骺板生長。

鍛煉肌肉,有助於骨骼周圍血管床形成,對骨骼增加血液供應,有助於更充分的長高。

? 照顧好脊柱

重視脊柱對身高的影響,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

椎間盤高度和脊柱曲度容易在不良姿勢的受壓下改變,從而影響身高。

? 不要亂用「生長激素」

建議發育期的青少年,不要輕易用生長激素來增高,那樣只會擾亂內分泌系統,適得其反。

至於那些骨骺已經完全閉合的朋友們,建議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能不能長高上。

為時已晚,無論一天喝多少牛奶,吃多少雞蛋,補充多少睡眠,做多少次增高操,拉多少下腿,倒吊著多少小時,結果:

更不建議動什麼歪腦筋,比如:

不要相信什麼「喚醒骨骺二次生長」的神葯,骨骺不是睡美人,深情的吻喚不醒它,閉合就是閉合了。

更不要相信什麼「斷骨增高術」,這種手術本是用來治療下肢不等長患者的,風險較高、恢復較慢,還可能造成殘疾。

到時候,錢進了商家的荷包裡,傷的卻是自己的身體,簡直要虧到心痛。

說到底,身高是先天(基因)配合後天因素(營養 / 生活習慣 / 成長環境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然,也有一些人,基因條件不錯,後天因素配合得也還行,結果身高還是不理想,那就可能是某些地方在長身體時出現了偏差。

那這些人只好聊以自慰,對自己說:

本文經由上海龍華醫院脊柱病研究所助

理研究員 孫悅禮 審核

— 參考文獻 —

[1] Knothe Tate ML, Knothe U, Niederer P. Experimental elucidation of mechanical load-induced fluid flow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bone metabolism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J]. Am J Med Sci, 1998, 316(3): 189-95.

[2] Jensen RB, Vielwerth S, Frystyk J, Veldhuis J, Larsen T, M?lgaard C, Greisen G, Juul A. Fetal growth velocity, size in early life and adolescence, and prediction of bone mass: association to the GH-IGF axis[J]. J Bone Miner Res, 2008, 23(3): 439-46.

[3] Choi JI, Kim SH, Lim DJ, Ha SK, Kim SD. Biomechanical Changes in Disc Pressure and Facet Strain after Lumbar Spinal Arthroplasty with Charité in the Human Cadaveric Spine under Physiologic Compressive Follower Preload[J]. Turk Neurosurg, 2017, 27(2): 252-258.

封面圖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責編:Karen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