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部檢查除了胃鏡,還有哪些痛苦小的檢查可以明確胃部的病情

很多人胃不舒服,去醫院醫生基本都會建議行胃鏡檢查,但想到做胃鏡時的難受噁心,許多人避退三舍,連連擺手,導致檢查一拖再拖。這樣可能會導致疾病沒有早期發現。

在胃的檢查中,難道除了胃鏡沒有別的方式嗎?

1. 上消化道造影:在空腹狀態下,通過口服鋇劑或者泛影葡胺,然後在X胃腸機下動態顯影,間接觀察食管及胃壁的病變,因為造影劑它不溶於水和脂質,所以不會被胃腸道黏膜吸收,因此對人基本無毒性。造影時可以觀察鋇劑通過賁門的情況、胃底胃泡形態,胃體、胃竇充盈後輪廓是否正常,胃壁是否柔軟,有無龕影、充盈缺損。胃的張力、位置。

2. 無痛胃鏡:越來越多的病人選擇無痛胃鏡,其實與普通胃鏡一樣,只是靜脈注射麻醉劑,常用丙泊酚,患者睡一覺後,胃鏡已經做好了,沒有任何感覺。無痛胃鏡沒有感受疼痛的傷害和不適,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滿意度,減少檢查中的生理損傷,因而,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但對於85歲以上,過度肥胖,嚴重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合做。

3. 胃部超聲:胃超聲檢查的最大優勢是聲束能穿透胃壁,從而可以顯示胃壁層次結構。它作為一種非創傷性診斷方法,可以給臨床提供胃壁癌腫的部位、大小和形態,有時能估計病變侵犯胃壁的程度。也可發現早期胃癌,特別是能了解胃周器官的轉移情況,彌補胃鏡和 X 線檢查的不足,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這是超聲對胃癌檢查的獨到之處。目前,經腹超聲檢查對胃癌的檢出率較低,對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僅為15%,故不做為胃癌的篩選手段。

4. CT及PET-CT:在CT中可以看到胃壁大致厚度,胃壁是否存在腫塊及其位置。尤其是64排CT可以重建以及具備模擬內鏡功能,可以非常清楚的顯示腫瘤的形態以及大小。PET-CT中可以根據放射性核素在胃局部SUV值判斷是否有惡性腫瘤存在,腫瘤大小及位置。

5. 膠囊內鏡:膠囊內鏡全稱為"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系統",又稱"醫用無線內鏡"。原理是受檢者通過口服內置攝影與信號傳輸裝置的智能膠囊,藉助消化道蠕動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並拍攝影像,醫生利用體外的影像記錄儀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檢者的整個消化道情況,從而對其病情做出診斷。但膠囊內鏡存在視野盲點,膠囊無法給沿途所拍攝的影像進行準確定位,而且無法做病變部位的活檢。臨床上一般用於小腸病變。

雖然有這麼多的檢查,胃鏡仍然是胃部檢查最常用和可靠的檢查方式,不僅可以直接觀察胃內部病變,還可以隨時取活檢,明確病理;對於胃出血患者可以內鏡下止血;胃內有異物患者可以通過胃鏡取出;胃手術後吻合口狹窄患可以在胃鏡下放置支架或者球囊擴張。所以胃鏡的檢查是不可替代的,現在超聲胃鏡的發展不僅使胃部腫瘤的檢出率大大提高,而且使胃部腫瘤臨床分期更進一步精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