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看過來:讓孩子用這種工具吃飯會更聰明,它有訓練大腦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裡,很多父母都有喂孩子吃飯的習慣,而且有不少家長圖省事,讓孩子用杓子吃飯,覺得筷子不好使用或不好練習,並且還有的家長讓孩子學習西方的進餐方式,使用刀叉等進餐工具。殊不知,這樣並不好。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使用筷子,對大腦是有力的刺激,可促使大腦靈活,尤其是這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大有好處的。

而且,研究分析發現,用筷子夾食物的時候,會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相關運動,而且這皮些都和人的大腦神經有一定的關係。

所以,經常使用筷子吃飯,不但可以使人心靈手巧,這個動作還具有訓練大腦的作用。

曾有計算,倘若一次進餐需要半小時,三餐便是一個半小時,在這個時間中,對腦子是一種很有益的刺激。特別是由於和胳膊有關的大腦皮層面積較大,所以胳膊的運轉,可以使人的腦子靈活,身體健康。

對此,生理學家測出,人的手指尖的觸覺靈敏度,是最高的;而管理手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佔的區域又是最廣泛的,尤其是大拇指的運動區域是其他區的幾倍。那麼,可以得出手指使用越多便越靈巧。

經常讓孩子使用筷子吃飯,越能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生理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活動能力。因此,家長們決不能讓孩子放棄使用筷子,並且越早訓練越好。

此外,一些手指遊戲,對孩子健腦益智,也大有幫助。

話說「心靈手巧」,雙手就是我們的外腦。經常訓練孩子的雙手,就有助於他的腦力開發。

因此,家長可以有意地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拚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的遊戲均可。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等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