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靈雞湯不再靈 讀者傳媒轉型正當時

開啟多元化轉型發展後,讀者傳媒收獲上市以來首次業績大幅上漲,與此同時,多面向的轉型尤其需要注意控制成本費用

《投資者網》阿則日合

7月26日,讀者傳媒(603999.SH)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 2019 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60 萬元到 2548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 820 萬元至 1108萬元,同比增加 57%至 77%。業績預告發布後,公司股票直線封漲停。

近期《投資者網》發現,讀者傳媒一家讀者閱讀空間在上海地鐵1號線漢中路站附近投入運營。對此,《投資者網》致函讀者傳媒了解相關情況,但是截止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不過,作為極具知名度的傳媒企業轉型閱讀空間不失為一種良策,號稱“中國期刊第一股”的讀者傳媒似乎迎來轉機。

業績五連降後迎來曙光

讀者傳媒創辦與1981年,用30年的時間熬成了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然而,心靈雞湯終究抵不過移動互聯網時代浪潮下消費者口味的迅速轉變。移動互聯網時代,閱讀變得出手可及,電子書遍布網絡,在線閱讀、碎片化閱讀已成為人們普遍的閱讀方式。短視頻橫空出世,擠佔著現代生活的每一點空隙。據QuestMobile發布2018年度報告,去年移動互聯網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突破341.2分鐘,其中短視頻佔了33.1%,綜合資訊佔9.7%。另據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80.8%,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6.2%,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在閱讀形式上,只有38.4%的成年國民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而剩下的61.6%則更傾向於手機閱讀、網絡在線閱讀或者電子閱讀器閱讀等。數字化閱讀的優勢顯而易見,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甚至可以省去到圖書館借閱的繁瑣流程。

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紙媒時代在移動互聯網的裹挾中逐漸走下衰落。2015年,讀者傳媒上市後,業績持續負增長,從2015年淨利潤1.02億元到2018年淨利潤只剩下4247.25萬元。2018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247.25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45.1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694.76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53.12%。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期刊、教材教輔的銷售收入減少、加之紙張成本的上漲致使主營產品的毛利下降,同時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較同期有所增加。

從公司的盈利構成情況看,期刊業務不再是公司第一大創收來源,取而代之的是教輔教材收入。2018 年度教輔教材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44.62%,期刊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31.63%,一般圖書業務 2018 年度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16.35%。

正當公司主營業務發展遭遇瓶頸時,公司管理層卻發生重大變故。2018年6月,讀者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永生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隨後副董事長陳澤奎也於6月份向董事會提請辭職。在群龍無首之際,原天水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馬建東空降讀者傳媒,並著手了一系列的管理層調整。而隨後事實證明這一系列變革是卓有成效的,2019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實現實現上市以來首次大幅增長,同比增長56.87%,今年上半年預計淨利潤為2260 萬元到 2548 萬元,同比增加 57%至 77%,公司業績下降迎來轉捩點,而業績大幅增長背後離不開公積極的轉型策略。

四面出擊的轉型

事實上,作為中國期刊第一股,讀者傳媒並非沒意識到數字化閱讀的衝擊。公司在2010年開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並逐步構建了以期刊、圖書出版物為主,新媒體業務為輔的綜合性傳媒業務架構,同時,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加快產業投資布局。

新媒體業務主要包括讀者微信公眾號的開發運營、讀者雜誌及相關圖書、文創產品的在線電商平台運營、知識類產品 APP 的研發及運營、自媒體渠道運營、新媒體廣告行銷、雜誌數字版權運營、品牌策劃服務等。據2018年年度報告,2018 年“讀者”公眾號粉絲 460 萬,同比上漲 32%。6 種期刊數字版月均發行 196.8 萬冊,比去年同期增長 21%。“讀者原創版”公眾號用戶增長至近 33 萬人,新媒體業務和數字化出版業務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產業投資方面,2010 年 5 月,讀者傳媒成立子公司讀者數位,並推出了“讀者”電紙書、“讀者”手機和“讀者”平板電腦,各終端產品中嵌入了加密的《讀者》30 年內容。2015年11月15日,《讀者》研發的“讀者閱尚DZS2”智能雙屏手機亮相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另外,讀者傳媒從 2011 年開始涉足影視領域。2012 年,讀者傳媒投資 3000 萬元分別聯合攝製了《廣州十三行》、《天倫》和《定遠艦上的男人們》三部電視劇,其中《廣州十三行》沒有開拍,另外兩部劇集各收獲了 187.5 萬元回報。2013年,讀者傳媒又斥資5000萬元,投拍《武媚娘傳奇》、《愛情萬萬歲》等四部電視劇,但回報仍然有限,僅為1015.84萬元。

讀者傳媒在電子產品,影視領域投資嘗試,算不上多成功。但是,公司近期持續布局閱讀空間卻值得關注。近期《投資者網》發現,讀者傳媒一家讀者閱讀空間在上海地鐵1號線漢中路站附近投入運營。從店內設置情況看,除了提供閱讀場地,書籍借閱等服務外,書店還將提供咖啡,零食等產品,盈利模式上和西西弗書店極其相似。此前,在2018年,上海讀者書店外灘旗艦店已正式建成並投入運營,該旗艦店旨在利用文化閱讀空間不斷宣傳、推廣“讀者”品牌的新模式。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資源供給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城市閱讀空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市民閱讀需求。據2018年國家統計年鑒,截至2017年,中國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僅為3166個。而美國圖書館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各類圖書館數量早在2016年就超過了12萬個,平均每2500人就有一個圖書館,其中公共圖書館約1.65萬個,由此可見,中國的公共圖書館總量之匱乏。讀者傳媒作為國內極具知名度的品牌,轉型閱讀空間打開了另一種發展思路,但是,閱讀空間項目高投入、低毛利的特徵要求公司在選店拓址、成本費用控制、管理運營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把控能力 ,這對賣“情懷”起家的讀者傳媒卻是個不小的挑戰。(思維財經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