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拚搏:對頭髮的調侃,最終應驗在自己身上 | 我們的青春關鍵詞

摘要

中青評論

回首自己的青春往事,每個人都有酸甜苦辣的感觸,都有刻骨銘心的瞬間。中青評論推出“我們的青春關鍵詞”系列,謹以此致敬“五四”青年節,以及所有為理想奮鬥和拚搏的年輕人。

從2007年踏入大學校門,直到2018年博士畢業,我常開玩笑說自己又讀了一遍小學、初中和高中。因為和生命打交道,醫學生要經歷近乎殘酷的淘汰機制,通過各種各樣的考試、考核,還有實習、規培、科研,搶救、會診、手術,每一步都需要努力拚搏。

在本科階段,醫學生的重點是“築基”。基礎的扎實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醫生所能達到的職業高度。面對如字典一般厚的各學科課本,啃書就成了我們的主要生活方式。我見識到了各類刻苦學習方法,比如在自修室裡支一頂帳篷,比如用自行車鎖去佔通宵自習室的位子。當然,讀書並非總是枯燥的,那種“每有會意、欣然忘食”的樂趣,外人同樣很難理解。

到了研究生階段,發際線就成了同學之間相互調侃的玩笑。看過美劇《實習醫生格蕾》的朋友,相信都會對住院醫師培訓的嚴苛程度有所了解。中國的青年醫生同樣要經歷類似的磨礪。在收治患者、處理醫囑、搶救急重症的第一線,總能看到他們忙碌而疲憊的身影。責任的背後是生命,只要還身著那身白衣,就必須牢記入學時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不僅如此,醫學生在研究生階段還要承擔很多科研工作。讀文獻、收數據、做統計、寫文章、做實驗,都是生活的常態。節假日需要值班,寒暑假更是完全不存在,甚至回家過年都變成一種奢侈。那時,我常常與凌晨4點的北京相遇。碩士就讀期間,我的祖父與外公相繼離世,自己甚至無法去送他們最後一程,黃土相隔的遺憾終生難忘,在完成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時,兩位老人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淚水情難自已。

常聽人說,不多掉些頭髮的博士生涯是不完整的。對頭髮的調侃,最終還是應驗在了自己身上。雖然沒有“中間飛機場、兩邊鐵絲網”那樣誇張,但科研壓力和各種實驗試劑的侵蝕,導致我的發量明顯減少。負責浴室清潔的大哥常常告訴我們,洗完澡要及時清理下水道濾網,因為頭髮太多經常導致堵塞。

科研生活有苦悶,更有樂趣。實驗一天接著一天,失敗也一次接著一次,嘗試也在一步跟著一步,能住在實驗室其實是最大的幸福,因為可以持續實驗。那時候,我經常半夜起來給細胞換液,當然也不必擔心過度照射紫外線而引起的臉部爆皮,因為根本沒時間出門。對科研來講,努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期間,我學會了及時擺正心態,坦然面對奮鬥過後的每個成敗。

回憶自己奮鬥拚搏的過程,樂趣大於艱辛。如今,我在消化內鏡的道路上不停磨礪自己的技藝,繼續經歷著失敗與挫折。精進的過程總是這樣,充滿著坎坷與磨難。我很喜歡《士兵突擊》裡許三多的一句話,“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兵”,很多事情並沒有終點,也不必去計較終點。在拚搏的路上,我隻把下一步當成自己的終點。

撰文/趙 宇(醫生)

微信編輯/王鍾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