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觀察類綜藝成台網“香餑餑”,題材撞車如何破?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丨光明日報、廣州日報

回顧2018年的綜藝市場,觀察類綜藝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心動的信號》等幾檔節目的表現均可圈可點。2019年,幾大衛視和影片網站在觀察類綜藝的布局將迎來井噴,實際上,近一個月就已經出現了大量此類節目,如《我家那閨女》《戀夢空間》《女兒們的戀愛》《遇見你真好》等。這些節目播出後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熱議,但隨著後期更多同類節目的上新就會面臨同質化的爭議,如何走出題材撞車的怪圈成為他們的共同難題。

2019年觀察類綜藝迎來井噴

2019年開年以來,觀察類綜藝延續去年的熱潮成為熒屏和影片網站的一大風口,湖南衛視《我家那閨女》打響了新年觀察類綜藝的第一炮,《戀夢空間》緊隨其後,浙江衛視《遇見你真好》在上周加入混戰;芒果TV《女兒們的戀愛》則拉開了今年影片網站觀察類綜藝的序幕。此外,東方衛視《我家有女初長成》、江蘇衛視《美好的遇見》、騰訊影片《女兒們的男朋友》,芒果TV《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愛奇藝《喜歡你,我也是》等同類型綜藝也在今年的片單中。

作為《我家那小子》的姊妹篇,《我家那閨女》拓展了嘉賓的選擇範圍,既有演員、主持人,還有運動員,對不同職業生活的探索增添了節目的新鮮感,在社交、婚戀、健康之外,開始試圖觸及網絡暴力、女性職場等更豐富的社會議題,維度更加多元和深化,讓觀眾從中有所啟發。最新一期節目播出後,袁姍姍、吳昕、傅園慧、何雯娜等幾位嘉賓紛紛登上微博熱搜榜,當晚酷雲關注度達1.83%,位居同時間段衛視綜藝榜單第二。

《戀夢空間》則是湖南衛視在2019年周四晚間檔推出的一檔全新戀愛社交節目,素人男女嘉賓在節目中“談戀愛”,韓雪、馬思超、周俊緯、張博、梁田等藝人坐鎮演播室展開分析推理。《戀夢空間》將“戀商”提到大眾關注的焦點位置,通過捕捉“戀愛小屋”素人之間的互動和相處細節來提煉“戀商”,再經由“戀愛觀察室”的“戀商觀察員”們從自身經驗和兩性心理學出發分析戀愛社交狀態中的“戀商”問題,引發大眾討論。

芒果TV《女兒們的戀愛》以“爸爸正大光明看女兒談戀愛”為核心,邀請了Selina(任家萱)、任容萱姐妹,沈夢辰,傅園慧等人擔任嘉賓,各自的父親在主持人張紹剛和觀察員程莉莎等人的陪伴下全程觀察女兒的戀愛過程。加盟節目的四位女孩風格迥異,Selina在過往的挫折中沉澱自我準備好了迎接幸福,習慣被動的妹妹任容萱決定要勇敢追愛,戀愛小白傅園慧即將開啟戀愛初體驗,杜海濤沈夢辰的加盟則將為觀眾帶來一大波甜蜜。

上周在浙江衛視首播的《遇見你真好》同《戀夢空間》的模式一樣,挑選了七位素人單身青年入住浪漫美好的“遇見小屋”,展開30天的共同生活。在第二現場的演播室中,寧靜、王耀慶、吳宣儀、董又霖等擔任“偵察團”成員,觀察素人嘉賓的生活細節,並對當代年輕人的戀愛與社交行為進行推理預測和深度探討。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中引入了“愛情巴士”這一誕生於《男生女生》的懷舊互動方式,並讓親友團同明星“偵察團”一同參與推理。

觸及社會議題引發共情

觀察類綜藝在我國的落地生根,固然受到國外節目模式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內需”的召喚。有專業人士認為,觀眾厭倦了扎堆的選秀和戶外競技,厭倦了快節奏,厭倦了無止境的秀,這種口味的反叛,為節奏適中、風格自然、以新鮮感和共鳴感為主打的觀察類綜藝提供了萌發的契機。當綜藝市場開始呼喚“真實”和“自然”時,許多綜藝就已經自然產生了“觀察”的意味。嘉賓被放置在一個遠離人為干擾的環境中,攝影機全方位、多角度紀實跟拍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社交圈子;而觀眾負責發掘這些影片素材裡的“意義”,或觀照自我,或激發憧憬。

其實,這些綜藝最大的看點就在於“求真務實”。首先是嘉賓表現的“真實”和接地氣,真人秀部分秉承“真實記錄”的原則,最大程度減少劇本干擾,嘉賓們將真實展現自己的生活。這要區別於以往戶外真人秀中的熱鬧、嘈雜和浮誇。其次是節目所引發的社會話題,使普通觀眾由此對照思考自身的實際生活,從而對觀眾的人生有所幫助。演播室則相當於觀看的“第二視角”,負責揭秘真人秀、提升主題、製造話題、拋出金句,努力與觀眾形成共鳴。

以《我家那小子》《心動的信號》《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為代表的觀察類綜藝,基本確立“演播室+戶外”的雙層敘事結構,在此基礎上,今年推出的《我家那閨女》又稍有突破,幾位嘉賓的人設不再浮於空中,主持人、游泳運動員、演員、退役的蹦床運動員,嘉賓們多元的職業身份提供了更豐富、更有說服力的範本,也讓圍繞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自我定位的探討更加深入和全面。有專家評論道:“觀察類節目從興起到蓬勃發展,顯然需要在內涵和外延上做雙向拓展,不能僅停留在某一種情感關係的‘觀察’之中。除了愛情之外,親情、友情也都是很好的觀察對象,各種職業的涉獵也讓這份‘觀察’更具備了社會學意義上的參照作用。”

難逃同質化怪圈如何破?

儘管業內普遍看好觀察類綜藝在2019年的表現,但密集的製作和播出、扎堆的題材和內容,讓人擔心觀察類綜藝會不會步選秀類、競技類綜藝的後塵,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就目前公布的片單來看,2019年觀察類綜藝的“觀察點”仍然停留在家庭關係上。雖然從家庭關係能夠延伸出代際溝通、社交、婚戀、職場等諸多支線,也能從一定側面勾勒出當代青年精神圖集、反映社會生活熱點議題,但切入口畢竟太窄,有時難免話題重複、累贅。同時,視角和樣本類型的局限性也限制了現有觀察類節目在某些社會議題探討上的深度。

除了話題和視角的局限之外,創新不足也是阻礙當下觀察類節目發展的絆腳石。已經播出和即將接檔的觀察類綜藝,在本土和海外、同品類和不同品類的綜藝節目裡似乎都能找到可對應的標杆,節目主題則主要集中在社交、戀愛觀察類與代際溝通觀察類兩個大的板塊。對於這種借鑒模仿,有觀眾曾經調侃“製作者拿了同一本說明書”。

節目同質化曾經讓選秀和競技綜藝品類元氣大傷,作為綜藝新秀,觀察類綜藝要想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把握市場紅利期,這一綜藝新品類還需回歸對內容和品質的關注。在文化學者周逵看來,“未來,對觀眾的垂直細分已成為必然,美食、音樂、職業、社會身份等更多元素可能會被吸納進觀察類綜藝。元素的豐富不只意味著內容的延展,更意味著綜藝與社會熱點以及觀眾內心世界可建立的連接點將大大增加。”也有許多製作人認為,職業將成為觀察類綜藝的下一個內容風口,未來觀察樣本的類型還將擴大,可能會有全新的職業進入視野,也可能會圍繞某一種職業揭露其不為人知的一面,相信新的人物類型和人物身份帶來的是更廣闊的議題和更深入的討論。

當然,內容更新只是自我革新的第一步。觀察類綜藝與其他綜藝品類的不同之處正在於“觀察”二字帶有的社會研究屬性,因此要想真正成長為有品質、有靈魂的綜藝品類,還需充分挖掘“觀察”的作用和意義。“觀察不是窺私,更不是獵奇,它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是為了充盈思想和心靈。因此觀察類綜藝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刺探他人生活甚至介入他人人生,也不應該將目標僅僅定格在情感層面的共鳴上,而應該通過觀察讓觀眾意識到世界的多元性。”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副研究員鄧文卿說。

沒有過分的環節設定,也沒有誇張的劇情轉折,觀察類節目如何才能突破自我?唯有對品質的堅守和對內容的創新,才能讓每一個“接地氣”的生活場面成為一面鏡子,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節目裡看到自己,或者看到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