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英雄項羽為何最終走向窮途末路?

項羽是位淒楚的英雄,生命短暫,故事很多。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魄、破釜沉舟的果敢,四面楚歌的無奈,以及不肯過江東的絕決,經世代相傳,至今仍讓人難以釋懷。他生於公元前232年,下相(今江蘇宿遷西)人,24歲起兵抗秦,27歲自命為西楚霸王,31歲烏江自刎。8年時間,他走過了一個時代,由民間突起,乃至燦爛輝煌,爾後又窮途末路。關於他和他的失敗,曾引發了廣泛討論,有人指責他是匹夫之勇兼婦人之仁;有人說他特別吝嗇,捨不得裂地封侯;還有人認為他不善用人,身邊圍著的都是親屬故舊。項羽對自己另有解釋,他習慣向老天算账,稱自己的敗落,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凡此種種,除項羽的看法荒唐之外,其它說辭倒也中肯,部分地涉及了要害。綜合來看,項羽的英雄末路,根子在於政治上比較幼稚,不具備統領天下的才乾。

癡迷武力、不懂政治是他敗落的基本原因

項羽是位戰神,喜歡喋血,如果幫他找個理念的話,就只能歸結為武力至上,是我戰,故我在。在他那裡,天下就是弱肉強食,誰能打,誰就可以獨步天下。他的這種理念源於現實和家族的雙重影響。從現實看,他少年時,強秦正在橫擊6國,“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肯定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秦始皇東巡時,他還啥也不是,作為圍觀群眾,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話。他憑什麽取而代之,當然要靠武力。從家族影響看,項氏系楚國貴族,世代為將,到了他這一輩,雖說國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風猶在,他要接過先輩手中槍,繼續這種傳統。他學文不成,學劍也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為此,他叔父項梁改教他兵法。在項氏的字典裡,萬人敵就是兵法。

項羽的武力實踐持續了8年,過程也很簡單。最初,他跟著叔父項梁,殺會稽太守,宣布反秦,然後率部救趙,大敗秦軍主力,成功解除巨鹿之圍。緊接著,他率諸侯部隊開進關中,分割天下,封16位諸侯,他自己也如願成了西楚霸王。成功讓他癡迷,也強化了他的尚武理念。讓人始料不及的是,他當霸王之後,諸侯竟不聽招呼,先後以難,他只好四下出擊,到處救火,結果是地盤越打越小,敵人越打越多,最終成了劉邦的囊中之物。考察他的興衰過程,不難發現,他走了極端,處處唯武,成了十足的戰爭機器。除了打仗,他一無所愛,拒絕政治手段,排斥所有方法。綜合地看,至少有4件大事,他處置失當,造成了嚴重後果。其一是:忽視自我宣傳。他好像沒啥主張,也不打算影響哪位,所以,從不搞什麽宣傳。對他來說,打仗非常簡單,不需要理由,不必找什麽借口。不服,就打你,而且要打得徹底。他喜歡活埋,早期,他攻佔襄城,坑殺了城內所有生靈;章邯等秦將投降後,他又把20萬降卒全部坑殺。比較而言,劉邦要精得多,該人喜歡呐喊,善於炒作,讓自己成了忠厚長者,把對楚戰爭炒成正義之舉。其二是:沒解決好“約定”問題。懷王曾和眾將有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事實是,劉邦借著便利,搶先進入關中佔了鹹陽,等到項羽打敗章邯、趕到關中時,劉邦早弄妥了一切。項羽很憤怒,想想滅秦行動,自己功勞最大,現在卻只能看別人稱王做霸,天下哪有這個道理?於是,他把“約定”棄置一旁,很快封了16位諸侯王。封王方案是他單方面的意思,比較粗糙草率,缺少政治考量。方案突破了“約定”,給作亂者提供了口實。其三是:貿然殺了義帝,讓自己陷入被動。項梁和項羽起兵之初,為擴大影響,找了楚懷王的後代來當長官,是為新懷王。該人本已流落民間,以牧羊為業。牧羊人很不簡單,乘項梁戰死之機,收了兵權,另選宋義為將,明裡暗裡打壓項羽。項羽稱霸之後,馬上改懷王為義帝,並在遷移途中將其殺害。這是步臭棋,凸顯了項羽政治的幼稚和草率。無論如何,義帝是領袖,至少名義上如此,殺這種人,一定要時機成熟,條件充分,否則,必出亂子。劉邦正是利用這件事,做了若乾文章,先是為義帝舉哀,後又傳檄天下,集諸侯之力合擊項羽。其四是:忽略政權建設。這是他的重要敗筆。當了霸王,佔據9郡之地,按理,他應該做些鞏固政權、改善民生的工作,起碼也要有所表示。他似乎沒這樣想,也看不出有什麽舉動。相反,人家劉邦就很到位,一入鹹陽,就約法三章,就廢秦暴政,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楚漢相爭時,項羽這邊,人心不附,缺錢少糧;劉邦那裡,卻後方穩固,兵員糧草源源不絕。熟優熟劣,一目了然。

唯我獨尊、不會用人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項羽曾以取代秦始皇作為終極追求,特想高踞人上、俯視群雄。表面上看,他似乎接近過這個目標,實際上,距離還相當遙遠。秦始皇是政治家,他顯然不是;秦始皇有完備的組織系統,他卻沒有。他把攤子鋪得很大,又特別看重自己,處處逞個人之能,由此造成了人才的嚴重不足。作為長官者,他未必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也肯定感受到了人才短缺的壓力。遺憾的是,他沒采取行動,既不選賢任能,也沒有廣納人才,其組織功能嚴重不全,結構部分失衡。凡戰,唯有他在場,才能取勝;論事,只有他可以亮出嗓門,根本聽不到別的聲音。這種局面持續了8年,他沉溺其間,很累,也樂此不疲。為什麽是這樣,原因在哪兒?很多後人不懈追問,有人說他小氣,捨不得封賞功臣,有人指責他任人唯親,等等。但是,最根本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他不會識才、不善用人。比如,劉邦身邊的幾位頂尖人物,原本都是他的屬下,都曾想在他那裡安身立命,但沒多久,就一一改弦易轍。張良為幫助韓王復國,在他帳下頻繁出入,沒引起關注;陳平曾為他平息過叛亂,卻因此身陷險境,不得不逃之夭夭;韓信想露兩手,出過很多好主意,終究沒有回聲,只好揚長而去。這些人找到了劉邦,在那裡交了好運,並幫劉亭長撐起了一片藍天。項羽不只看不到人才,就是對自己的謀臣戰將,也存在著信任不足、使用不當的問題。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范增。范先生是智囊,被尊為亞父,年過七旬,仍壯心不已。項羽對范老頭兒很敬重,卻不夠信任,對他的話,有時聽,有時也不當回事。鴻門宴會,亞父是那樣急切地要搞掉劉幫,可項羽就是不表態。高皇帝二年,項羽把劉邦困在滎陽,依亞父意見,就要急攻猛打,務必把劉邦拿下。劉邦很鬼,施用反間計,是故,范老頭兒越急,項羽就越起疑,逼得老頭兒憤然辭職,病死在返鄉途中。類似問題還有,英布是他的開路先鋒,封九江王后,受到猜疑,半路投了劉邦。至於用人不當,事例更多。比如,秦亡之後,劉邦受封漢中王,封國在巴蜀及漢中地區,為牽製劉邦,項羽把關中分成3塊,封章邯等3人為王。3人都是降將,手下有20萬關中子弟。投項羽後,3人成了座上賓,兵丁卻悉數被項羽活埋。因為這個,關中父老對3人恨之入骨。項羽安排他們鎮守關中,顯然不妥。結果是,劉邦沒用多大力氣,就將其全部吃掉。

項羽的手下乏人,還可做出別的解釋。比如,他過於自戀,熱衷於唯我獨尊。一般說來,人如果太把自己當回事,就不願把別人當回事,手下沒了能人,正好突出了自己。他的確目中無人,劉邦是個啥,不過是個老打敗仗的無賴;諸侯算老幾,庸碌之輩而已,至於部下,有幾個算幾個,充數罷了。只有他項羽,才頂天立地,秦末這場盛宴,沒他開不了場,也結不了席。他有理由這樣想,當初,他率部救趙,令部隊破釜沉舟,單獨與秦軍惡戰,竟9戰9勝,諸侯的部隊名義上也來救援,卻一直做壁上觀。他勝利了,諸侯的將領們嚇傻了,無不拜伏於地,膝行而入,甚至不敢抬頭。更讓他不能忘懷的是,高皇帝二年,他在齊國作戰,劉邦糾集56萬人馬,乘機東進,攻進了彭城。他隻帶3萬人,就把數十萬部隊打得落花流水,還差點兒抓了劉邦。在他眼裡,天下就沒有對手,他也不需要幫助,用不著誰來指點。對他的這點心思,史家評判說:“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群策而自屈其力”。劉邦靠群策群力,他靠什麽,靠的是耍大牌,是凌空在上,做孤家寡人。實際上,不只是項羽,有這種念頭的人從未絕跡。以部門論,只要長官人搞專斷,玩兒個人權威,那麽,部門就隻出奴才,絕無人才。

沉溺虛榮而不肯轉身是他敗亡的重要因素

虛榮是影子,人人都有一點兒,算不上大毛病。但對權力來說,虛榮卻很致命。項羽不淺薄,也不漂浮,就是有些虛榮。因為這個毛病,他的判斷出了問題,立場受了影響,最終鑽進死胡同而無法轉身。首先,虛榮讓他敵友不辨。誰是敵人?當然是劉邦,這一點,范增看得最準,他卻含糊。鴻門宴前,項羽已下達命令,準備圍奸劉邦,一場便宴卻改變了事件走向。宴會之上,劉邦當了孫子,憑卑謙和吹捧,忽悠了主人。項羽很受用,以為降伏了劉邦。宴會看似危機四伏,實際上卻有管道之用,方便了雙方的勾通。所以,不管范增怎麽舉玦,也不管項莊如何舞劍,項羽就不表態。在項羽看來,人家已經稱臣,無論如何也得放人一馬,而且通過降服劉邦,還可以威攝諸侯,為自己君臨天下打下基礎。不久後,劉邦違約,擅自消滅3王,強佔關中。張良代劉邦致信項羽,指出:“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事件很嚴重,解釋也離譜,但項羽卻信以為真,專心在齊國打仗,對西邊的劉邦沒怎麽留意。等到劉邦準備充分,公開向他宣戰時,他也許有所醒悟,但為時已晚。其次,虛榮影響了他的選擇。關中佔有地利,是個做大事的地方。有人向他建議,“關中阻山帶河,可都以霸。”他認可這種說法,卻不想在這兒安家,為什麽?理由也簡單,他要衣錦還鄉,讓老少爺們看看,到底是秦皇有派,還是俺項羽威風!為了這麽個俗念,他放棄關中,回到了彭城。那是他的首都,一個無可依托的是非之地。這樣一來,劉邦就獲得了機會,他以關中為依托,反覆東征,慢慢地把天下捏在了手裡。再次,虛榮讓他自斷退路,不肯東山再起。兵敗東城,他被漢兵圍困,身邊只剩28騎。此時,他還有退路,烏江亭長已備好了船,江東還有千里土地,數萬人口,他完全可以借此再造輝煌。然而,他拒絕上船,他說無臉見江東父老。他死得很軍人,很壯烈,也很不是那麽回事。如果換了劉邦,怕是早就溜之乎也了。這說明,項羽玩不了政治,因為政治家不講面子,更不怕挫折。

來源:人民網,選自《為官的智慧:《資治通鑒》裡的50種官場人生》作者:陳曉光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