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少隻知項羽勇,中年方懂劉邦難

作者:溫伯陵

小時候的語文課外閱讀中,有一篇叫《高祖還鄉》的元曲文章。

通過借用熟悉劉邦底細的鄉民口吻,從頭到尾把漢高祖劉邦調侃了一遍,其中有這麽兩句:

“你本是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

曾在俺莊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頭。

隻通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

白甚麽改了姓、更了名、喚作漢高祖。”

堂堂的漢朝開國皇帝,被戲虐的體無完膚,哪有一個君臨四海的帝王之象嘛。

相比之下,他的競爭對手項羽就英武偉岸多了。

《資治通鑒》中是這麽說的:

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器過人。

不僅是響當當的長腿歐巴,還有一身的神力,如果參加奧運會,估計能拿個舉重冠軍回來。

更重要的是,人家爺爺是楚國的大將軍,親叔叔是反秦起義軍的帶頭大哥,徹徹底底的官N代。

項羽出身高貴、長得帥氣、才華出眾,所以很快就在秦末亂世嶄露頭角。

24歲,剛參加工作就做了項梁起義軍的副將,起點極高。經過2年的艱苦磨練,項梁犧牲後,在前線軍營裡發動了一次兵變,從此掌握了數萬大軍的指揮權。

26歲,以主將的身份指揮了影響天下局勢的“巨鹿之戰”,並且在第二年成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

在我們還在奔波在加班買房路上時,項羽已經“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了,簡直是人生贏家。

英勇霸氣的項羽,成為後世無數人心中的偶像。

可是,官N代、長得帥、才華高,並且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的,世間能有幾人?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普通人啊。

沒有世代做官的祖輩、沒有高起點的工作、沒有背景、甚至沒有巨大的力氣,面對項羽這樣老天爺賞飯吃的驕子,只能抬頭仰望。

他們不需要考慮找工作、買房的艱辛,就有很高的起點等著去施展。

他們不需要為雞毛瑣事而憂愁,有無數人等著去為他們服務。

他們不需要擔心一般的人際關係,因為身邊人都小心謹慎的伺候著。

在歷經世事艱難後,項羽這樣的偶像,也只能在心中幻想一番,然後擺放在一邊,繼續自己的掙扎。

反而人到中年,卻越來越體會到劉邦的難處。

劉邦開始創業的時候,已經48歲了,已然人生過半。

雖然已經快到退休的年齡,還在基層混,絲毫沒有創出偉大事業的預兆,但他的前半輩子也沒閑著。

那年,劉邦18歲了。他打起背包、告別父母,千里跋涉來到魏國,想到信陵君門下做一名門客。

都怪那時候通訊不發達,懵懵懂懂的劉邦來到魏國時,發現信陵君已經去世好幾年了。

這時,有個叫張耳的人對他說:“走吧,跟我去外黃,包吃包住。”

劉邦的命運就此開始逆轉。

在那個閉塞的年代,增長一段閱歷、多讀一本書、多認識一個朋友,就足以在人生的賽道上超過很多人。

這個道理,現在同樣適用。

憑借著去魏國留學的經歷,回到沛縣的劉邦被任命為一名基層幹部——泗水亭長。

他的主要工作,和現在的村官沒什麽區別。

有陌生人來到屬地走親戚,他得去登記姓名;張家大媽丟了一隻鍋,他得幫忙去找鍋;李家大爺被人偷了5毛錢,他還得負責抓賊。

乾過基層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工作有多繁瑣。

劉邦就這麽乾下去,並利用工作關係結交了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等朋友們。這些人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吧。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劉邦也很煩躁。

他已經不再年輕了,做遊俠縱橫四海的理想,早已被藏在心底的某個角落,靜靜安放。

繁瑣而無趣的工作,什麽時候是個頭?

在曹寡婦的酒店裡,他經常喝的酩酊大醉。也許只有在醉夢裡,他才會成為那個如風般奔跑的少年。

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在日複一日的瑣碎工作中,消磨掉僅有的激情。

可是只要咬牙熬過最苦的那段日子,付出過的努力,命運都會一點點的回報給你。

因為人生的敵人,只有自己。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釋放了很多創業就業機會。

有實力的大哥,就拉起一票人馬佔山為王;沒實力就加入創業團隊,拿到原始股份。

劉邦在沛縣,拉起了3000子弟兵,投靠了附近最大的創業團隊:項梁和楚懷王。

也許是命運的獎勵,也許是劉邦眼光的獨特,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他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機遇——率兵西征。

楚懷王跟大家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但卻把先入關中的機會,送給了“寬厚長者”劉邦。而項羽卻被派到河北,營救被秦軍圍困的趙國。

什麽都別說了,甩開膀子拚命乾吧。

一年後,劉邦帶著從沛縣出來的老兄弟們,站在鹹陽的皇宮裡。開心的不得了:“我們先入關中,滅了秦國,從此以後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啦。”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要靠實力說話。

河北巨鹿,強勢的秦軍壓迫的天下諸侯喘不過氣來。

項羽也來了,除了6萬兵馬以外,還有他的小宇宙。在這裡他們破釜沉舟、九戰九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秦軍,也締造了不可一世的楚軍神話。

當他站在勝利的戰場上,轉頭西望,看到的卻是劉邦在鹹陽城開勝利party。

豈有此理。我們在這裡血戰成河,他們卻輕輕鬆松佔據鹹陽,等著那唾手可得的王位。

其他的義軍諸侯們也憤怒了,劉邦佔據了關中,就意味著他們與滅秦大功無緣!大家都是出來混口飯吃,憑什麽你獨吞?

十幾路諸侯組成的40萬大軍,在項羽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開進關中,要請劉邦吃飯,並且好好談一談,他們還選了一個好地方——鴻門。

如果你是劉邦,是奮起一博然後死的壯烈,還是乖乖過去認慫?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像劉邦一樣:進門就跪下磕頭,裝孫子裝到底。其實都不用裝,在利益不均衡、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劉邦就是孫子。

都說劉邦臉皮厚,可如果不是生死存亡的關頭,誰又願意給人磕頭下跪呢?磕下去的是頭,抬起來的是命啊。

結果,飯還沒吃完呢,就偷偷溜了。隨身帶來的禮品,都不敢親自送給項羽,因為他怕項羽不讓他走。

剛出項羽的營帳,劉邦還幹了一件很沒有光輝形象的事。

他曾經有個老鄉兼戰友,名叫雍齒。他們因為理念不合,再加上雍齒也不服劉邦,所以就背叛了他,跑到項羽軍隊中混。

很不巧,那天在項羽大營值班的,正好是這個雍齒,他一眼就看出劉邦想跑的念頭。

怎麽辦?萬一雍齒為了報仇,把他給抓住,那就徹底完蛋了。

面對這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劉邦撲通就給他跪下了:“雍大哥,以前是我不對,今天看在老鄉的份上,放兄弟一馬。”

這一跪,連雍齒都看不起他。朝劉邦臉上踹了一腳,呸了一聲,就放他走了。

人生在世,誰又能活得瀟瀟灑灑?

在現實的困境面前,人人都得認慫,艱難的負重前行。

可是,路還得往前走,從來沒有喊累的資格。

公元前202年,定陶縣。

8年征戰,終於換來今日的萬人矚目。就在不久前,他終於打敗了項羽,成為天下的半個主人。

為什麽是半個?

因為他的盟友們也要享受勝利果實,分走了大片的土地。並且經常的跟他比劃一下肌肉,想把他從皇帝的寶座上拉下來:“大家都有軍隊,憑什麽你做皇帝?”

都說皇帝享受著三宮六院、吃著山珍海味,可到了劉邦這裡,卻仍然是在平叛的路線上奔波。

公元前196年,當各大諸侯逐漸被依次平定後,淮南王英布害怕了。他索性扯大旗造反,理由很簡單:“想當皇帝。”

多年的征戰、平叛,早已耗盡了劉邦的精力,只想能夠休息一下,享受皇帝的生活。

所以劉邦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前去平叛,順便鍛煉一下接班人。

可劉盈才15歲,去帶兵打仗就是開玩笑了。呂雉哭哭啼啼的去求劉邦:“英布是天下猛將,用兵很厲害。讓太子率領桀驁不馴的武將們,肯定是打不過的。”

然後,呂雉說了一句讓人心酸的話:

上雖苦,為妻子自強。

意思就是:老頭子,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為了老婆孩子,還是要辛苦你一下。

劉邦還能怎麽辦?身邊沒有一個信得過的人,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得自己收拾。他罵罵咧咧的回了一句:

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意思就是:我就知道這熊孩子靠不住,還是老子自己去吧。

劉邦拖著帶病的身體,疲憊的趴在車上,就這麽硬撐著來到前線,打敗了一生中最後的敵人。

人到中年,上有白發蒼蒼的父母,下有少不更事的孩子,身邊還有日漸滄桑的妻子。而自己,卻是他們唯一的依靠。

除了日漸疲憊的身體屬於自己,其他的,都屬於別人。

生活太艱難,唯有拚命去做,才能尋找到出路。

人生在世,如項羽那樣璀璨的人生,畢竟是鳳毛麟角。

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社會的泥潭裡艱難的掙扎。奮鬥、努力、低頭、認慫、拚命,仍然留有遺憾,這就是一生的全部意義。

仰不愧對天,俯不愧對地,照顧好身邊的人,善良的對待這個世界。

就像劉邦回鄉後,跟父老鄉親們喝酒時唱起的那首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有勝利的歡喜,有遊子歸故鄉的榮耀,也有事業未盡的遺憾。

如此,而已。

如此,足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