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為上市行不行?年入7212億,世界500強唯一沒上市的公司

文/朱邦凌

華為業績碾壓茅台,比肩石化雙雄。3月29日,華為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業績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

《中國基金報》的報導,給它算了一筆账,7212億元的收入位居目前A股第五位,僅次於中石化、中石油、中國平安和工商銀行,超萬科、聯通等。593億元的淨利潤則遠超茅台352.04億元,位居A股第六。與深圳另外一家科技巨頭——騰訊相比,華為的營收,相當於騰訊的2倍,騰訊2018年的總營收為3126.94億元;雖然營收不足華為的一半,但是騰訊的利潤非常高,達到787億人民幣。

華為智能手機份額全球前三,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第一次超過了運營商業務,這是一次結構性的變化。全球手機發貨量達到2.06億台,創造了歷史新高。2018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015億元人民幣,投入佔比銷售收入14.1%,位列歐盟發布的2018年工業研發投資排名第五位;華為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4,800億元人民幣。

不過,稍顯遺憾的是,華為沒有上市,普通投資者沒法分享華為的紅利。作為世界500強唯一沒上市的公司,享受華為業績快速增長的為華為自家員工。持有華為股份的員工9.7萬人,達到員工總數的一半。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的股權結構很清楚,100%的股權由員工持有,沒有任何第三方股權、沒有任何組織持有華為股份。華為目前沒有上市計劃。

那麽,作為在中國和世界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型科技公司,華為到近期火熱的科創板上市有沒有可能?到底該不該讓華為到科創板IPO上市,讓投資者也能分享華為成長的紅利?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華為自己不想上市,他自己目前沒有上市計劃。

那麽,華為不上市的原因到底在哪裡?任正非曾說,資本是最沒有溫度的動物,資本是最沒有耐心的魔獸。因此,為了華為的長遠發展,任正非堅決不上市。華為作為全球企業500強中為數不多的非上市企業,任正非接受採訪時談及華為上市問題曾表示:“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鬥。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因此,資本市場的短期和不確定性,會讓華為做一些短期的行為來刺激市場,進而影響企業經營行為,但長期的投資就難以實現。這是華為堅決不上市的主要原因。

2017年6月,任正非面對國內媒體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不片面追求企業規模,華為的發展不缺資金,因此不會進入資本市場,絕對不上市。“如果大量資本進入華為,就會多元化,就會摧毀華為20多年來還沒有全理順的管理。”任正非還說,華為上市會造富一大批公司員工,“這可能會讓我們越來越怠惰,失去奮鬥者的本質色彩”。

我們看到,不少企業上市以後,實控人、高管都成了億萬富豪,每年套現不亦樂乎,整天忙著資本運作,甚至不惜辭職來套現減持。為了套現更多的錢,一些上市公司熱衷“市值管理”,以外延式並購把市值做大,然後讓財富乘上市盈率的倍數。這樣,這些公司高管還有心忙於實業嗎?就是普通員工,也有不少在上市以後成了百萬富翁。這樣的上市公司,誰還有心思忙正事?正像任正非說的,失去了奮鬥者的本質色彩。

另外,華為創造性地建立了員工持股機制,任正非僅佔1.01%,而把其他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因此華為就有數萬名持股的員工,這是華為保持生生不息創造力的根本所在。如果華為想要上市,則這些股份則需要根據上市要求清理,可能造就大量華為核心員工的利益遭受損害。當然,華為有充足的現金流,也是不上市得底氣。在今天公布的2018年報中,華為的現金流十分健康,有747億元。

華為自己不想上市,這是主要的原因,這和任正非對上市的看法與企業戰略有關。至於股權分散,這應該不是主要問題,股權分散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不少其它上市公司IPO前都存在這個問題,不是照樣都解決了嘛。那麽,讓華為到科創板上市,上交所完全可以三顧茅廬,順說任正非。前一陣子,深交所不是還到貴州去拜訪過老乾媽嘛。目前,交易所完全可以主動出擊,不能像過去那樣,關上門等企業上門,應該主動上門服務,尤其是有影響力的大公司。

3月28日,科創板新一批受理企業出爐。上交所集中披露了科創板第二批受理企業名單,華興源創、微芯生物、特寶生物、國盾量子、虹軟科技、世紀空間、光峰科技、貝斯達8家公司榜上有名。上述公司涵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雷射顯示、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和科技水準,未出現虧損企業。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第二批受理名單公布,企業申報情況已進入常態化。上交所表示,在第二批集中受理後,上交所將采取“受理即披露”的方式,及時公布企業受理情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擬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基本是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規模普遍不大。就企業的各種指標看,與目前的創業板、中小板已上市公司可能沒有多大區別,有的方面可能還不如創業板存量股票。那麽,科創板到底是否應該積極吸納大型科技公司、明星公司和真正的“超級獨角獸”?科創板的定位是否只是局限於中小體量的創新創業公司?實際上,這幾個問題非常重要,關係到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和前景。一些體量較大的明星公司、大型科技公司應鼓勵登陸科創板,而不是僅僅吸納一些創業階段的中小型公司。

我們的科創板也沒有必要拘泥於中小企業,應像納斯達克一樣不斷引入大型科技股。實際上,我們沒有必要過於擔心資金流動性問題,這類公司的募資可以讓戰略投資者佔大頭,留給網上網下普通申購的比例不會太多。上市以後,只要是優質公司,即使體量較大一樣會得到投資者追捧。A股缺乏的正是優質公司,尤其是優質的大型科技公司。優質的大型科技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將對科創板具有重大支撐作用,科創板將會成為真正的中國版納斯達克,成為資本市場閃耀的明珠。如果華為這樣的公司能登陸科創板,將是科創板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中小投資者之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