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養生,脾胃先行,調理脾胃,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

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極為密切。

打個比方來說,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那麼脾胃有什麼特性呢?

總的來說,脾喜歡燥,不喜歡濕;胃喜歡規律,討厭刺激。道醫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而現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濕」問題。

免費諮詢:15874853881

生活中都有哪些現象與脾胃是否健康有關呢?

01

睡眠

在中醫看來:胃不和則臥不安,是說胃部功能不好會影響到睡眠,導致睡眠不好。

脾胃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當前脾胃失調已經成了常見的情況,需要引起重視。

通過改善脾胃能獲得好的睡眠,同樣,通過改善睡眠能讓脾胃保持健康。

02

顏值

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口臭、牙齦腫痛等癥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一種表現。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運,不但面色紅潤,並且肌肉緊緻、皮膚彈性好。

相反,如果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臉色就會暗淡發黃,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

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面色發黃且有虛腫。成了我們經常自嘲的「黃臉婆」。

03

眼袋

中醫認為,眼袋的形成與脾的功能有直接關係,脾胃主運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響到肌肉功能和體內脂肪的代謝。

脾胃功能減弱,水濕運化不暢,皮膚和肌肉缺乏營養,鬆弛無彈性,久之則出現眼瞼下垂,形成眼袋。

因而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輔助消除眼袋。

04

腹瀉和便秘

如果一個人脾虛的時候,他的運送就沒有力量,所以糟粕就停在身體裡面,導致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形成便秘。

胃熱者,食物殘渣下行緩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腸時已變得很乾,從而導致便秘,而與此相對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為脾胃虛寒所致。

06

精神狀態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作為生命健康的基礎,脾胃一直都在辛苦地為我們工作,因此,一年四季我們都需要呵護它們,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如何調養脾胃?

對於脾胃問題,「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下面為大家推薦幾個最為簡單易行的艾灸調養脾胃的重要穴位,艾灸調養脾胃取穴如下:

1、足三裡,位於髕骨下緣3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拇指指關節橫度)

「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

足三裡,是中醫界公認的,治病、養生、保健的第一大穴。寶寶、孕婦、男性、女性、老人都可以艾灸。傳統中醫認為,艾灸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2、中腕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

中脘穴是「後天之本」,因為人體六腑的精氣都彙集在這個地方。正因如此,中脘穴對於連通脾、胃有重要作用。

脾胃疾病一般由氣虛或氣血堵塞引起,艾灸中脘穴,可疏通堵塞和補足氣血,全面調理脾胃,加強脾胃功能,特別對運化不良的胃部消化問題有特效。

中脘穴是治療胃病的專家,適宜絕大多數的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對緩解胃痛和治療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3、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

內關穴主治三大疾病,一個是心臟方面的疾病,一個是神智方面的疾病,第三個就是主治胃方面的消化系統的問題。胃疼胃脹,嘔吐,吞酸,胃裡嘈雜腹脹,等等消化系統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內關穴,尤其包括胃炎,胃潰瘍,還有一些食道的疾病,也可以選擇這個內關穴。

4、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

豐隆穴首載於《靈樞經脈》篇,具有調和胃氣、祛濕化痰、通經活絡、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醫學家所公認為治痰之要穴。

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絡穴是指絡脈從本經脈分出的穴位,能溝通表裡兩經之氣血,故有「一絡通兩經」之說。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與胃相表裡,一升清一降濁,而艾灸豐隆穴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5、公孫穴,位於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公孫穴是我們脾經的一個絡穴,一絡通二經,所以公孫穴既治療脾的問題,還治療胃的問題,就是脾胃病都可以利用公孫穴進行治療,包括我們的消化不良,腹脹,胃痛,吞酸嘔吐等等這樣一些消化系統的問題,都可以找公孫穴。

-END-

長按關注了解更多養生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