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所有「發物」都不吃,反會影響治癌效果?

文| 孫凌霞 美國註冊營養師(RD),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營養研究助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臨床營養師

上周我們討論了「發物」這一概念(面對「發物」,是誰在左右你的大腦?),病友們常常聞「發」色變,只要是可能的發物,通通束之高閣,小心不吃為妙。然而,不吃這些形形色色的發物,真的就利大於弊嗎?

先看看大家常常說到的發物有哪些:牛奶、雞蛋、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魚肉、蝦蟹、香菇、辣椒、韭菜、蔥薑蒜……。

我們可以看到,發物中大部分是動物肉類,也就是高蛋白食物都成了禁忌,也就是所謂「葷菜」。禁忌這些葷菜對癌症患者會有不利影響嗎?

很可能會!

因為肉蛋奶禽能給我們的身體提供優質蛋白質,而蛋白質對人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 蛋白質是人體的三大營養素之一(另外兩個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參與身體的代謝,為身體提供能量;

  • 蛋白質構成人體的組織,如肌肉,皮膚,指甲,頭髮,大腦等等;

  • 蛋白質以酶的形式參與身體各種生化反應,比如用來消化食物的胰腺酶、唾液澱粉酶等等;

  • 人體離不開的激素也是蛋白質,例如大家熟知的生長激素、胰島素等。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看出,蛋白質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至關重要。而對於癌症治療中的患者,蛋白質更為重要。癌症疾病的機理很複雜,會影響身體代謝,加速體內蛋白質的分解,減慢蛋白質的合成;而且癌症的治療尤其是化療和放療,也不同程度地加速了蛋白質的周轉,導致蛋白質流失。

也就是說,蛋白質,這個對人體生命活動如此重要的東西,在癌症患病和治療過程中,合成變少了而損失增加了,也就是入不敷出,越來越少。我們常常看到癌症患者肌肉衰減,身體機能下降,就是代謝改變的表現。不少人覺得,瘦就瘦點吧,不是因為生病了嘛;其實不然,體重的降低和肌肉的減少,直接影響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科學家在研究了近8千名成人實體瘤患者後,發現瘦體(肌肉)組織減少,產生了肌少症的患者,死亡率增加了44%[1]。另外一個研究表明,瘦體組織減少,產生肌少症的患者,癌症藥物劑量相關的毒副作用便會增加,有的藥物的毒副作用甚至增加到兩倍(如圖1所示)[2]。

圖1 癌症治療藥物劑量相關的毒副作用和身體肌肉量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目前常用的癌症藥物,大部分都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醫生要做的就是在患者身體能承受的毒副作用下,給予最大劑量的藥物殺死癌細胞。如裸體重下降,肌肉組織減少,就承受不了有效的治療劑量,而且還要承擔藥物帶來的更大的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不僅是藥物治療,手術也是,研究表明[3],就算是體重不錯的患者,肌肉減少顯著的,手術的併發症也顯著增多。這些都不利於癌症患者的治療和生存。

而足夠的蛋白質攝入是可以幫助身體蛋白質的負平衡,保護這些重要的瘦體組織的。所以,為了彌補蛋白質的損失,在臨床中,營養師通常會鼓勵癌症治療中的患者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建議一半的蛋白質來源於優質蛋白。

歐洲腸內腸外營養學會在2016年發布的癌症患者的營養指南中[4]明確指出,基於目前的研究,推薦癌症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不低於1克/千克體重,爭取1.5克/千克體重(普通成年人只需0.8-1克/千克體重)。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在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治療期間增加蛋白質攝入到2克/千克體重,能幫助增加癌症患者的肌肉量。

推薦的蛋白品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一個成年人體重60公斤,癌症治療期間每天蛋白質的需要量是1.5克/千克體重,那麼他一天需要的蛋白質就是90克(60*1.5=90)。

我們來設計一個食譜,把前面提到的常忌口的發物都去除了,看看能不能保證蛋白質攝入量呢?

*注意注意!!!下列目錄只是用來舉例分析,並不是推薦目錄,不是推薦目錄,不是推薦目錄,重要的事說三遍!

*熱量蛋白質估算來源於薄荷網

在這個目錄中,總熱量1869kcal,滿足了普通癌症患者的熱量需要量(每千克體重25-30 kcal),但是蛋白質攝入遠遠達不到推薦量的,僅僅達到了普通人的蛋白質需要量,不能滿足癌症患者疾病和代謝所需要增加的蛋白質,更不要提滿足優質蛋白質的推薦量(優質蛋白僅僅達到推薦蛋白量的19%,建議至少達到50%)。

在寫這個目錄的時候,我特意多選了大豆製品(如豆腐、豆乾、腐竹)來提供優質蛋白。在植物食品中,目前已知的優質蛋白食物來源有大豆(及大豆製品)和藜麥。在國內藜麥大家吃的不多,價格也不便宜。而且我也曾看到有的地方說大豆、豆腐也是發物,那真的不知道還可以從哪裡去找蛋白質來滿足癌症患者的需要量了。

通過這個並不推薦的目錄大家應該能看到,把普遍認識的「發物」都忌口了,真的很難吃到足夠的蛋白質。不容忽視的是,大部分癌症患者食慾都不太好,治療的副作用易產生噁心嘔吐食慾低下等癥狀,也就是說,很多患者進食量是很少的,能把這個目錄上食物都吃完的患者,真的不多。所以,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從營養的角度,我們就更要最大化每一口食物所含有的營養。

小結

既然蛋白質那麼重要,關係到治療藥物毒性、手術併發症、存活率,那治療中的癌症患者就更應該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尤其是食慾不好,吃的不多的情況下,保證蛋白質的進食量不至於太低,爭取吃夠,保護我們的瘦體(肌肉)組織。

一味的禁忌「發物」,幾乎不能滿足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身體代謝和保障治療所需要的蛋白品質,會給治療中的癌症患者帶來明確的弊端;然而是否有利,我們還不確定。利弊權衡,明確的害和不明確的利,你怎麼選?

下一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面對「發物」,我們應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

化療期間,能不能吃辣?

服用抗癌藥期間,這些水果最好不要碰!

參考文獻

[1] Shachar, Shlomit Strulov,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57(2016): 58-67.

[2] Prado et al. Proc Nut Soc. 2016, v.75 p.188-198

[3] Baracos VE, Arribas L. Ann Oncol. 2018; 29(suppl_2):ii1-ii9.

[4] Arends J,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6), 1-38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