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大暑!一不留神秋天就快來了


【銷 夏】 白居易.唐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今日(7月23日)10時50分我們將迎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

大暑氣象

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它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今年大暑正值「中伏」的第二天,「大暑」正式登場,意味著將迎來一年裡最熱的時候。

最新天氣監測分析,預計本周前期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悶熱氣象,同時降水也將明顯增加,預計周內將有三次降水氣象過程:

22日到23日,受高空槽影響,將有中雨,局部大雨。

24日到25日,將再次出現中等強度的降水,並將伴隨雷電氣象。

27日夜間,受高空槽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共同影響,我市將再次出現明顯的降水氣象過程。

不過,即便是連續降水,也不會使氣溫降到太低,反而由於濕度增加,悶熱感將更加明顯。周後期最高氣溫將維持在34℃到35℃之間。

大暑三候

大暑時節,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古人看來,大暑的標誌性物候有三。

一候腐草為螢。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卵化而出,故古人認為,螢火蟲由腐草變化而成。

二候土潤溽暑。土壤浸潤,空氣濕熱,氣溫高,濕度大,整個天候都無比悶熱。

三候大雨時行。這一時期常有雷雨降臨,暑濕減弱,氣象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習俗1送大暑船:送走瘟疫保平安

這個民俗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清朝同治年間,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時期為甚,人們以為是五位凶神所致,於是在江邊建了五聖廟,更在大暑節這一天,用特製木船將供品送至椒江口外。這船就是大暑船。意思很明顯,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由一兩名船老大駕駛到椒江口處,然後船老大改乘所帶之小舢板回來,讓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飄向茫茫大海。船隻必須飄得無影無蹤,才是大吉大利。

2吃涼:荔枝鳳梨燒仙草

按福建莆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荔枝,叫做「過大暑」。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蔘一樣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3喝熱:饃饃就著羊肉湯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在大暑吃薑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山東不少地區的民眾,比如棗莊,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又叫吃伏羊。

4曬薑:暑熱曬出好食材

大暑有著一年中最熱烈的陽光,讓人避之不及。這樣極致的酷熱,也催生出水分蒸發後的美味。曬豆角、曬辣椒、曬鹹菜……這些食材只要氣象好,曬上一兩天就行了。但有一種食材,得從大暑一直曬到出伏——曬伏薑。

大暑期間,在湖南的長沙、株洲、湘潭地區,房頂、露台、前坪,經常可以看到一塊塊的老薑在享受「日光浴」。

大暑養生

高溫和潮濕是大暑節氣的主要氣候特點,要想安然度過大暑,在飲食、運動方面要格外注意。

1飲食

大暑時節,飲食要多鹹少甜,以清淡飲食為主,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不宜進補,最佳調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湯餚是番茄湯,最佳飲料是熱茶。

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後再食用,或是加熱後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不要吃。

大暑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伴有多雨或陰雨綿綿,氣象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大暑節氣要特別注意對「暑濕」的預防。

暑濕侵害人體會出現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不適癥狀,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緩解。

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

除了這些,還有個簡單的食療方介紹給大家:

陳皮山楂茶

選取乾荷葉5克、乾山楂5克、陳皮3克,洗凈放入茶缸內,沸水沖泡15分鐘,加適量糖調味,代茶飲。

陳皮可健脾理氣、調理脾胃氣滯,荷葉可消暑利濕、健脾昇陽,山楂可消食化積、醒脾和胃,此茶可以起到清熱化濁、理氣開胃的作用,適合濕熱內阻、食慾欠佳者飲用。

2防中暑

進入「大暑」後,高濕高熱的「桑拿天」將會增多,極易發生中暑等高溫疾病。

預防中暑要合理安排工作,注重勞逸結合,避免烈日暴曬,注意室內降溫,講究飲食衛生,及時補充水分。

如果出現乏力、胸悶、頭昏、心悸現象時及時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喝一些淡鹽水、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3冬病夏治,熱水沖背

大暑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它至盛的陽熱之氣可以用來溫通我們身體的每一條經絡,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可以把握這一「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

建議大家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去戶外散步、慢跑等,但要把握好量和度,避免大汗淋漓,否則反而容易耗氣傷陰。出汗後要及時擦乾,避免濕氣侵襲人體。

除了運動,洗熱水澡也有助陽氣生髮。洗浴時可用熱水反覆沖淋頸背部,因為後背的督脈總督全身陽氣,熱水沖淋有助於振奮體內鬱閉的陽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