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曉林:什麼是健康的養老方式

邁進老年門檻之後,要經過康養、醫養、護養三個階段,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社會的共識。

所謂康養,是指剛步入老年,儘管離開工作崗位或勞動場所,但還是「年輕」的老年人,身體康健,沒有大恙,養老養生是在大體康健的情形下進行,以管理健康、安度晚年為生活內容;

所謂醫養,是指隨著日月流逝,年老體衰,各種疾病逐漸上身,尤其是被慢性病所糾纏,無法根治,養老養生是在身體帶病的情形下進行,以治療疾病,安度晚年為生活內容;

所謂護養,是指年紀越來越大,疾病纏身,久治不愈,導致身體的一些功能弱化或者喪失,無法自理,失能或半失能,養老養生是在被照料扶助的情形下進行。

人生暮年的這三個階段,應該說,是晚年的發展趨勢,難以避免,也難以跨越,老年人要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

這樣講,倒不是說老年人只能束手無策,消極無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生暮年的三個階段,老年人的康養極為重要。

如果老年人把健康搞好了,康養時間拉長了,自然就推遲延緩進入「醫養」和「護養」階段,大大縮短了「醫養」「護養」時間,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生活質量也會明顯提高。

講「文化康養」,首先就要以積極樂觀的文化心態看待老年這一自然現象。

人總有一天要離世,但天天念叨死,生活肯定是灰暗的,情緒註定是沮喪的,日子是不好過的;向死而生,以積極樂觀的文化心態坦然面對人生暮年、面對老齡化,生活就會充滿希望,就會覺得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怎樣去實現「文化康養」?至少有三點是不能缺失的:

積極融入社會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即「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人的一生離不開社會關係、人際關係,這就是人的社會屬性。

為什麼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後出現心理上的巨大落差,產生失落感、邊緣感、甚至孤獨感等不適心理情緒?根源不在於變老後在生理方面的衝擊,而在於人際關係的變化和淡化後在社會方面的衝擊。

可見,老年人的康養問題,吃穿住行固然重要,但精神文化心理的調適也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沒有積極樂觀的康養心態,物質條件再好、再富足充裕,也談不上真正的康養。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老人的衣食住行條件都很好,但患憂鬱孤獨症的人很多,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參與社會的機會,缺乏與社會的溝通交流,這顯然談不上高質量的老年生活,談不上良好的康養。

所以,老年人還是要像以往那樣,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給自己搭建新的社會活動舞台。有老人的地方,就應該有老年人的社交群體,老年人的社區。在這方面,我國的老年教育、 老年大學做了有益的嘗試。

不少老年人學完這門課又學那門課,總是學不完,總是不願意畢業,總是不願意離開老年大學,甚至選擇留級蹲班。這種奇特的學習現象,只有老年大學獨有。可見學什麼已經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年人獲得一個團體,有一個歸屬的集體,找到自己生活和精神的落腳點,填補或彌補因年齡原因而退休後社會人際關係的某些缺失和失落。

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多,20世紀八十年代,老年大學在中國許多地方興起。

重新開始學習

在傳統社會裡,老年人憑經驗、閱歷,基本上可以在社會生活中通行無阻,但在社會進入現代化的今天,數字化、信息化覆蓋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學習和具備一定的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夠在社會生活中暢通無阻。

現在,老年人也要開始新的學習,接受現代社會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能,也就是要 「再社會化」。通過學電腦知識、旅遊知識、烹飪知識、外語等等,有了新知識、新技能,就能實現真正的康養生活。

參加遊學實踐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講的是,一要坐在課堂裡讀書學習,二要走出課堂遊行天下。

從文化康養的角度看,老年人上課堂學習,是用書本知識豐富自己的生活,益智益身;走出課堂,旅遊、遊學,則是用自然的風光和人文的景觀,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樣是益智益身。

如果把老年人的課堂讀書學習看成「靜」,那麼,走出課堂的旅遊、遊學就是「動」,動靜結合,陰陽互動,是亙古不變的養生之道,是絕好的文化康養。

所以,提倡和推動老年旅遊,積極參與遊學實踐,是老年人的內在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文化康養的方式,對於老年人的養生養老,極為有益。

興起於老年族群的老年旅遊、老年遊學,恐怕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老年人文化康養的需求,因此把旅遊、遊學納入老年人的文化康養,顯然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老年人自覺的智慧選擇。

作者:張曉林,《求是》原總編輯、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長

本文發表於《前線》雜誌2019年第4期,原標題「文化康養的智慧」,文章有刪減

責編:金蕾蕾

排版:鄺岩

監製:李愛玲

圖片來源於公眾號「上海發布」等網路

(ID:qianxiantheory)

◆ ◆ ◆ ◆ ◆

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點個「在看」再走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