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裡那些像黛玉的女孩子們

黛玉是古今中外名著裡刻畫得最為成功的角色之一,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黛玉的“黛粉”,不僅世人多愛黛玉,就連曹公也極其鍾愛這個角色。這個“心較比乾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軟玉嬌花一般的小表妹是曹公記憶裡揮之不去的痛,所以,在他的血淚之作《紅樓夢》裡出現了這幾個女子,她們像黛玉又各有各的美,和黛玉互為映襯,在這部曠世奇書裡閃著灼灼的光輝。

1、妙玉

黛玉和妙玉的出身,有個奇特的相似之處,黛玉剛進賈府時,有一段自述:“那一年我才三歲,記得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捨不得他,但隻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親,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而妙玉的出場出現在林之孝口中是這個版本:“外又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這姑娘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十八歲,取名妙玉。文墨也極通,經典也極熟,模樣又極好。”

黛玉多病多災,癩頭和尚要化她去出家,父母捨不得,而曹公偏偏又塑造了一個出家的妙玉,都來自蘇州,一樣的讀書仕宦之家,一樣的多病多災,一樣的通文墨好模樣,名字裡還都有曹公鍾愛的“玉”字,總感覺妙玉就是那個如果出家的黛玉。

人生的選擇往往非此即彼,如果父母想要一個健康的黛玉而聽了癩頭和尚的話讓其入了空門,那黛玉的人生又是什麽樣的呢?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妙玉,她讓我們看到了黛玉如果出家的另一種活法。

櫳翠庵的光陰靜寂而漫長,兩扇厚重的山門將妙玉隔絕在紅塵之外。十八歲的如花妙齡,卻洗盡鉛華,裹在一塵不變灰撲撲的道袍裡,掩去了曼妙的身姿,遠離了珠環翠繞,隻守著古佛青燈,守著空殿蒲團,一日日捱過流年。“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黛玉的詩刻劃妙玉的生活也是恰如其分。

如果妙玉的心隻如古井水,再不起波瀾也就罷了,可是卻在機緣巧合中遇上了“翩翩濁世佳公子”寶玉,妙玉沉寂的心起了微瀾,她冷寂的生活有了一抹春意盎然的底色。

那天是櫳翠庵的盛日,賈母一行人的到來打破了櫳翠庵日複一日的死寂。妙玉沉默斂顏,不卑不亢卻不失禮數,在把賈母等人安頓好之後,她輕輕悄悄地拉了拉寶釵黛玉的衣襟,都是冰雪聰明、玲瓏剔透之人,便隨了妙玉到了耳房內,寶玉也便隨後跟了來,這個結果是妙玉能料想到的。

從進了櫳翠庵開始,寶玉的視線就沒有離開過妙玉,他對這個容貌才情不輸黛釵的女子有著極大的好奇心。而妙玉一定也覺察到了,聰明的她立即計上心來,借口拉黛釵吃體己茶,實際上她心裡的座上賓是寶玉。這有她招待他們的盛茶的器皿為證,黛釵是古玩奇珍,而寶玉是妙玉常日裡吃茶的綠玉鬥。妙玉潔癖到劉姥姥吃過的茶盅都要扔掉,可見寶玉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此番寶玉的表現也知情識趣,順著妙玉的話“你這遭吃茶,是托他兩個的福,獨你來了,我是不能給你吃的。”不是“不願”,而是“不能”,妙玉的話裡暗藏玄機,而寶玉立即笑回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領你的情,隻謝他二人便了。”還妙玉超塵脫俗,不慕紅塵的世外高人形象。

緊接著,對妙玉將成窯茶杯擱在外頭,嫌劉姥姥醃臢的舉動予以理解,且進一步提出要幫她打水洗地,清潔庵堂,正合了妙玉心思。又表示要將成窯茶杯送給劉姥姥,讓她賣了度日,顯示了貴公子憐老惜貧的善良。這番表現下來,寶玉在妙玉心中便獲得了極高的評分,從此對寶玉情愫暗生。

這是寶玉妙玉的第一次正面結交,對寶玉來說這只是多姿多彩生活的一個小小插曲,他的心已給了黛玉,而且生活中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女孩子,寶玉還會一以貫之的體貼入微。而對於妙玉,這場初遇卻是單調生活的珍貴記憶,是會常常回味且只要想起便嘴角浮起笑意的。

若非如此,妙玉怎會獨獨留意到寶玉的生日,那張“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的粉紅箋紙凝結了妙玉的多少悵然心事。

有意思的是,黛玉和妙玉,一樣的孤高自許,一樣的目無下塵,就連欣賞異性的眼光也如出一轍。

如果結局早已注定,即使人生可以重來,相信黛玉還是會想著做回自己,儘管生命稍縱即逝,卻在最美的年華遇上了對的人,可以言笑晏晏,可以薄怒輕嗔,獨得寶哥哥的那一瓢飲;而妙玉,未必想將自己大好的青春歲月深鎖在古佛庵堂,壓製了欲望,埋藏了心事,到終了,還是落得個“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的悲慘下場,給看客獨留一聲歎息。

2、香菱

說香菱像黛玉比較隱晦,《紅樓夢》裡,香菱的出場甚至早過黛玉,她出場的時候,還是父親甄士隱懷中那個嬌養的小女,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可是很快她就把人生的冷酷、恐怖都經歷了個遍,被拐,被拐子打罵著養到十二三歲,又被兩次轉賣,先賣給馮淵,還沒舒心三兩日,又被轉賣給了“呆霸王”薛蟠,牽扯上了人命官司,直到在賈府暫住下來才算塵埃落定。

她和黛玉也一樣是讀書仕宦人家,一樣的家底殷實,又同樣是被父母嬌養的愛女。她的品貌最早是出現在周瑞家的口中:“這個模樣兒,竟有些像咱們的東府裡小蓉大奶奶的品格”。而小蓉大奶奶的模樣,在前文已有交待“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可見兩人的品貌總有那麽點兒神似。

黛玉常為自己是“孤女”自苦,而香菱對自己一路走來的悲慘遭遇,乾脆選擇了遺忘。她們兩人之間的感情也甚好,寶釵對香菱也很好,不過那種好,總透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悲憫,而黛玉就不一樣了,兩人在一起,有著沒來由得親昵,放眼園中,能讓香菱完全放得開的,除了湘雲就只有黛玉了,不過湘雲一向大大咧咧,有“自來熟”的氣質,而黛玉給人的感覺並不是那麽容易親近的。

那日黛玉剛和寶玉同看了小黃書《西廂記》,寶玉後來被叫走了,黛玉回房路過梨香院,忽然耳內飄進了:“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之句,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正沒個開交,忽覺背後有人擊她一下,正是香菱。

有過這種經歷的都知道,這種情形下被打擾,都會有著好似被人窺破心事,被驚擾到的慍怒。可黛玉卻只是說:“你這個傻丫頭,唬我一跳。你這會子打那裡來?”一個“傻”字,透出了她們之間非同尋常的親熱,然後是香菱拉著黛玉的手,同回瀟湘館,在一起談些閨閣針織女紅,又下一回棋,看兩句書,香菱才走了。

在這裡,黛玉的孤僻全不見了,變身成溫婉的鄰家小妹。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只有惺惺相惜之意。

兩人再有交集,已經是香菱住到了園子裡寶釵處,想要學詩,先投師寶釵,寶釵笑回她:“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我勸你緩一緩”然後說了一通讓拜見賈母王夫人及園裡人的道理,香菱看寶釵不支持,就悄悄來找黛玉。說起學詩一事,黛玉卻是滿心歡喜:“既要學做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的起你。”然後果然將如何做詩細細地教給了香菱,那一番理論,堪稱學詩的經典教學,深入淺出又通俗易懂,後人如果照做也不愁成為詩翁。

經過黛玉一番細心教導,香菱苦志學詩,殫思竭慮,很快就出了成績,成為大觀園裡詩社的一員。讓寶玉歎服:“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麽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香菱學詩這一段是香菱人生中唯一一段脫離了悲苦的好時光。短暫的好時光之後,香菱的人生又開始急轉直下,一直下墜,那深不可測的深淵是如此讓人絕望,在最後的無望窒息中,能讓香菱記起的,一定有一個叫黛玉的女孩子,為她構築過一個豐盛的精神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她可以摒棄掉所有悲慘的人生遭際,隻記住那些撫慰心靈的詩歌,於咀嚼吟誦中回到甄府,做回父母膝下那個嬌養的小女,只是山高水闊,物是人非,誰都回不去了……

3、晴雯

說晴雯像黛玉最早是出現在王夫人口中,王善保家的借繡春囊事件在王夫人跟前給晴雯上眼藥,一下子就觸動了王夫人的記憶:“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心裡狠看不上那狂樣子”,於是馬上派人去把晴雯叫來。

晴雯因身上不自在,剛睡起中覺,並沒妝飾便跟了小丫頭過來,王夫人見晴雯釵彈鬢松,衫垂帶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態,面貌又恍似黛玉,不僅勾起火來:“好個美人兒!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

不知道王夫人是憎厭晴雯還是憎厭黛玉,還是憎厭黛玉一並憎厭了晴雯,總感覺王夫人這次是借題發揮,將多年積聚下來的對黛玉的怨恨一並發泄了出來,因為“病西施”形容黛玉也貼切不過。她對晴雯並無甚印象,是第一次聽說,能激起她這麽大的火的,一定是黛玉往日言行的歷歷在目。

自從黛玉來到賈府,她的兒子寶玉就沒消停過,一來就要砸玉,然後兩人耳鬢廝磨,一時半刻也離不開,將她當娘的生生丟在了腦後,後來又有寶玉聽了紫鵑誑他的一句頑笑話,“黛玉要回蘇州家去”,硬生生七魂丟了三魄,人死了大半個。她取中了好兒媳—親外甥女寶釵品格端方,容貌美麗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卻因為黛玉橫亙在中間,致使賈母和寶玉都不買她的账。“我一生最嫌這樣的人”,道盡了她對黛玉、晴雯類的憎惡。

黛玉因為背後有賈母這座大靠山在王夫人動不得,可晴雯她卻動得,甚至都不用捏造個罪名出來,她就讓人把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晴雯打炕上拉下來攆出去了,不幾日晴雯便夭亡了。

這是黛玉悲慘結局的預演,因為後半部分的遺失,黛玉的結局紅迷們都無法親見,只能從晴雯的文字中揣測一二,“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一語成讖,難怪黛玉聽了,會陡然變色。

王夫人自是乏味無趣的,她欣賞不來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雖然結局實在是憂傷,可我們都記住了大觀園裡這個最俏麗的,最牙尖嘴利的,最潔身自好的丫鬟---晴雯。

猶記得,她還在晚間的怡紅院內,抱怨寶釵“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還在為跌了扇子寶玉說她“蠢才”時懟寶玉“要踢要打憑爺去。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挑好的使”;還在為寶玉給麝月篦頭時冷笑“交杯盞還沒吃,倒上了頭了!”

她心直口快,有口無心,在她身上,沒有多少奴性,對寶玉和襲人的暗度陳倉,她心知肚明卻不屑為知,對寶黛的愛情,她始終抱著理解的態度且甘願充當他們之間的信使,她不計較自己利益的一得一失,隻做著最本真的自己。她和黛玉,缺點多得像鏤空紗,可卻不失為真的人。

4、齡官

這四個女孩子中,齡官是最像黛玉的那一個,這是得到眾人的認可度最高的。

賈母為寶釵慶賀生日,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散後賈母深愛那做小旦的與一個做小醜的,命人帶進來,鳳姐先看出來了,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寶釵、寶玉都看著像不說,湘雲冒冒失失地說出來了,引的眾人都說像,這個小旦就是齡官。賈母的深愛也說明賈母的審美是偏愛黛玉這一款的,對齡官總有愛屋及烏的嫌疑。

齡官不僅長得像黛玉,至情至性也像,心中愛上了賈薔就在夏日大中午的避開眾人,一個人躲在薔薇架下畫“薔”字,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黛玉之態。連寶玉都不僅看癡了。

再出場時,是寶玉聞得齡官唱《牡丹亭》的曲子唱得好,來找齡官,央她唱一套“嫋晴絲”,齡官正色拒絕:“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寶玉一向被捧鳳凰似的捧慣了,哪裡經過這般被人棄厭,訕訕得紅了臉出來卻被寶官阻住讓他等薔二爺。

就這樣,寶玉作為看客看了一出齡薔之戀的好戲,先是賈薔興興頭頭地花重金買了一個雀兒來討齡官的歡心,誰知齡官先是多心賈薔用雀兒打趣形容她們這個行當,看賈薔把雀兒放了生又說:“今兒我咳嗽出兩口血來,太太打發人來找你,叫你請大夫來細問問,你且弄這個來取笑兒。偏是我這沒人管的沒人理的,又偏病。”賈薔要去請大夫,齡官又叫住:“站住,這會子大毒日頭地下,你賭氣子去請了來我也不瞧。”

怎麽樣,活脫脫一個黛玉,寶黛戀中,寶玉是深在其中的那一個,不明白林妹妹怎麽好好就惱了,這回,他是看客,他見過齡官背後畫“薔”的深情,又體察到她弄小性背後的體貼,這才是真的在愛著。

寶玉一下子就明白了黛玉,以前,他貪戀花叢中的每一朵花,他以為天下的花只為他盛開,眾人的眼淚但隻用來葬他,他這輩子也值了。可是齡薔戀讓寶玉不僅看懂了黛玉對他的深情,也讓寶玉明白了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此後,他情系黛玉,再無轉移。一句“你放心”的剖白對黛玉來說,勝過世間任何情話,他們二人,從此再無需試探,焦灼,猜度,而進入了感情穩定期。

這是齡官這個女孩子教會寶玉的。齡官後來不知所終,她的出現,好像只為度化寶玉,當然也有賈薔,讓本來在寧府的爛泥裡打滾的賈薔頓悟,世間還有一種愛值得去珍惜,去全身心呵護。

這幾個美好的女孩子活色生香地活在曹公的前八十回裡,“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妙玉得的是黛玉的出世之姿,孤高之性;香菱得的是黛玉對詩的那一份摯愛;晴雯得的是黛玉的口齒伶俐;齡官得的是黛玉的用情至深。雖然人生苦短,轉瞬即逝,可她們,是那樣真切地愛過、痛過,用力地活過……

來源:本文來自粉絲【林筠】原創投稿,轉載請聯繫責編

紅樓夢賞析

一入紅樓,終生難醒

與君相逢,平生之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