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圍觀!這裡保護民企的做法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福建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霍敏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黨中央、最高檢和福建省委有部署,福建檢察有行動。近年來,福建省檢察院先後頒布了服務和保障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等多個規範性文件,要求各級檢察院牢固樹立依法保護、平等保護、全面保護理念,完善服務措施,提升保障實效,護航民營企業行穩致遠。

泉州民營經濟活躍。泉州檢察“親清護企”模式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肯定和企業的歡迎。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讓企業安心發展、安全經營,法治是最好的“定心丸”。全省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努力讓法治成為地方最鮮明特色,讓司法保護成為最重要競爭力。

泉州多民企,泉州多亮點,泉州多故事。

泉州,地處福建東南沿海,古為海上絲路起點,繁忙的港口,繁榮的商貿,在宋代一度呈現“漲潮聲中萬國商”的盛景。

鬥轉星移,穿越了千年的繁華,如今,這座有著“中國品牌之都”“民辦特區”“東亞文化之都”等眾多美譽的刺桐城,在崢嶸歲月續寫著敢為人先闖商海、民營經濟立潮頭的傳奇,成為企業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做企業不容易。民營企業要走得遠、活得好,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檢察院發布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之際,南方路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慶熙對記者說,企業家的嗅覺很靈敏,他看到了泉州檢察“親清護企”的主動作為,也別有一番感受。

黑龍江、浙江團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福建特色檢察展示平台——泉州(晉江)服務非公經濟發展法治教育基地。

你創新,我保護

永葆企業核心競爭力

走進南方路機,廠區裡多台“廠之重器”引人注目。“真正值錢的,不是設備,而是含金量極高的專利產品。”在方慶熙眼裡,自己一手打拚起來的公司,能做成中國工程機械攪拌領域的領軍企業,走的是一條創新之路。

然而,這家創建於1991年、年研發資金超過5000萬元的民營企業,曾遭遇產品被假冒得不到保護的窘境。“產權受侵,損失很大,我只能乾瞪眼。為何?當時,連一家評估產權的機構都難找。”回憶起維權往事,方慶熙幾多感慨,後來,企業又遇到商業秘密被盜賣時,他向警察機關報了案。

方慶熙猶記得,該公司工程師鍾某在萌生跳槽念頭後,竊取了公司設計圖紙、文檔1000多份。向警方報案時,他打比方說,“公司損失了100多公斤黃金”,如果單說丟失的圖紙文件,他怕大家不好理解“一紙抵萬金”的價值。

此類案件當地警察機關也是第一次偵辦。泉州市豐澤區檢察院提前介入,引導偵查,三天內作出批捕決定。在文件能否定為商業秘密,鑒定費用高達100萬元等關鍵問題上,檢察官協助企業查找適格鑒定機構,剔除專利產品等已為公眾所知曉的部分材料,選擇了142張設備圖紙用於鑒定,為企業省下鑒定費80餘萬元。

辦案檢察官李霞介紹,該案提起公訴後,鍾某因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10萬元。更重要的是,這一案件,為泉州企業發展樹立了方向標,亮明了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的鮮明態度。

“嚴厲打擊,公布典型案例,既能引導辦案,也能發揮震懾作用。一路走來,方慶熙感受到,維權光靠企業自身還不夠,更要靠執法司法部門強有力的保護,檢察機關用專業力量和專業水準保護企業核心競爭力,想了很多辦法,企業受益匪淺。

翻開泉州市檢察院發布的《2018年保護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可見檢察機關通過發揮各項檢察職能,強化產權和品牌保護的成果。

數據顯示,一年間,該市兩級檢察院共批準逮捕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2件67人,起訴203件286人,批捕和起訴上升率分別達44.8%和48.8%,規模化侵權案件數量相對減少,刑事司法初見成效。

你創業,我保障

讓企業家安心做實業

石獅,這座年輕的沿海小城,在“質量石獅、實業強市”征程中實現了蝶變。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今天的全國經濟百強縣(市)、亞洲最大的服裝城。

離石獅市區不到半小時裡程的錦尚鎮,今年第一季度招商引資居全市各鄉鎮之首,這讓剛履新4個多月的鎮黨委書記廖閩欣深感欣慰。“除了地域優勢,投資商更看中這裡的法治環境。”廖閩欣告訴記者。

泉州某服飾有限公司到鎮裡辦廠興業已有兩年多,這家所有產品銷往海外的知名企業,最近作出追加投資1.5億元的決定。“信心來自於優質的司法保障,可以讓我們心無旁騖地乾實業。”該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宏說,從公司所涉一起事件的處理過程,大家能感受到企業遇到涉法涉訴問題或司法需求時,有順暢的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途徑和方式,都能得到同等的對待。

趙文宏介紹,公司在建廠後期不太順利,廠址周邊一些村民多次把廠區圍牆推倒,雖然造成財產損失只有1萬多元,但廠區不安寧,員工就不安心,直接影響生產經營。案發後,李某等8個港前村村民因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被立案偵查。

2018年底,8名涉罪人員移送石獅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但能否徹底息事寧人,公司高層心裡沒底,村民們也在觀望。該院偵監科科長王晉榮對記者說,早在案發時,檢察官就已介入,走訪鎮村幹部和群眾,調查弄清事件起因後,召開了相關協調會,初步平息了事態。現在到了檢察環節,如何處理好不留隱患,防止村企對立面擴大,甚至引發新的衝突,考驗著檢察官的法律智慧。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李某等8人年事已高,石獅市檢察院結合案情、被告人悔罪表現和賠償情況,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全案作出了不起訴決定。今年2月20日,該院在港前村舉行宣告儀式,闡明不起訴理由,李某以身說法,港前村部分村民等到場旁聽,以案為鏡,引以為戒。

“把化解矛盾糾紛與釋法說理貫穿履職全過程,這樣,案照辦,生產照常運轉,公司員工從建廠初期到2018年底翻了5倍,達到2000餘人,其中170多名是村民。公司成了納稅大戶。廖閩欣說,一案多贏的效果,得到了各方認同,在該鎮中小企業創業園區引起了積極反響。

你壯大,我助力

護航“自己人”健康成長

在泉州,檢察機關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檢商關係“親”上加“清”。檢察護企的故事,多在“自己人”之間和坊間相傳——

一家企業經營不合規被刑事立案,企業即陷困境。檢察機關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以不構成犯罪作不起訴後,企業起死回生,煥發生機;一家企業根據檢察建議,加強監管堵塞漏洞,一年節支3500萬元。

涉企案件,司法辦案一招不慎,企業就可能“崩盤”,這種現象在檢察環節為何沒有發生?結案後,檢察官為何還操著企業的心,提出對策措施,補上那個漏洞?

“司法想到穩定,辦案考慮發展;全面充分履職,力求共贏效果。泉州市檢察院檢察長高揚捷告訴記者,這是該市檢察機關服務和促進企業發展的共識與行動。

泉州市檢察院提出,助力企業發展,首先要了解企業所憂所難所盼,問需問計於企,才能開方下藥,提供優質法治產品和檢察智慧。為此,在實踐基礎上,逐步探索形成“理念先行、服務靠前、履職延伸”的“親清護企”模式。

——理念先行,親商安商護商暖商。與黨委同向用力,與最高檢部署和省院要求同頻共振,細化實化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和創新創業工作措施。對涉企案件實行經濟影響風險評估制度,把雙贏多贏共贏理念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減少辦案對企業的影響,讓“自己人”感受到檢察溫暖。

——服務靠前,線上線下優質高效。建成12個掌上+11個線下檢察監督指導中心,為企業提供“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法律服務;在晉江和石獅兩地建成的服務非公經濟發展法治教育基地和金融安全防範教育基地,接待培訓企業人員9000餘人次;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名錄》,服務保障更具針對性;每年與工商聯開展“進百家企業”系列活動,開啟檢商互聯常態化、檢企互動便利化機制通道。

——履職延伸,牽頭解決維權難題。針對企業異地維權難、網絡打假難和侵權發現難問題,泉州市檢察院聯合職能部門設立全省首個品牌保護聯盟,已協助聯盟企業抱團異地打假維權200余例,涉案金額2億餘元,挽回損失5000餘萬元;構建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六方協作機制,侵權投訴處理從最短三天縮短到24小時,突破維權困境;聯合打造泉商品牌網絡聯合打假平台,實現侵權線索即時發現、取證存證實時認證。

以“親清護企”主題行動為引領,泉州檢察機關營造優質法治營商環境,成為當地法治競爭力的一張名片。2018年3月,泉州“親清護企”模式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保護產權經驗入選中央政法委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四個典型宣傳之一;今年1月,最高檢公布首批民營企業司法保護4個典型案例,其中,第一個案例來自泉州市豐澤區檢察院。

相關鏈接

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充分發揮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對外開放前沿和僑鄉優勢,勇於開拓,砥礪奮進,創造了“晉江經驗”“泉州模式”,成為福建省乃至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7.79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8468億元,經濟總量連續20年領跑福建。泉州民營經濟佔全市GDP的80%,提供了九成以上的就業崗位。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張仁平 吳珺瑩

編輯:王 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