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比起《毒液》,叔更想推薦它


轉載自/影視怪蜀黍

文章已獲原作者授權

歡迎關注原作者,一起支持原創


本周最受關注的電影必然是索尼和漫威聯手出品的《毒液》。


毒液真的非常醜萌。


但叔更期待的其實是另一部電影,相信從它官方宣傳的第一天開始,不少小夥伴就和叔一樣早早心癢難耐——


《你好,之華》


在叔還是個正太的時候,也曾被岩井俊二《情書》深深打動過,學生時代那種默默愛戀的美好,不用跌宕起伏也足以回味無窮。


當然,《情書》只是岩井俊二的一面,但無疑也是最讓中國觀眾印象深刻的一面。


其實岩井導演可清新可陰暗可純愛可重口

很多人說《你好,之華》是“中國版《情書》”。確實,這部電影裡有太多他過去作品的元素,敘事也是我們熟悉的“岩井式”的,但《之華》也流露了他更大的野心,從一段感情發酵的故事最終延展到了三代人身上。


所以說“中國版《情書》”叔覺得是不準確的,《之華》更多的還是它自己,一部全新的岩井出品。


這部電影還是關於初戀的故事,只是描繪美好曾經的同時也將鏡頭對準了三十年後已年至中年的他們,明顯格局更大,關注的問題更廣。


袁之華這個角色雖然是周迅來演,但卻毫無女神光環。中學時代的她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孩,那時的她始終活在姐姐之南的光環下,之南是學生會主席也是公認的大美人。


哪怕她暗戀的男生尹川也喜歡著姐姐之南,她和他的話題也是圍繞姐姐展開的。

她甚至自告奮勇充當尹川的信使為他傳遞情書,這份感情多少帶著卑微的壯烈,卻也是青春時代才有的奮不顧身的傻氣。


然而,尹川的每封信開頭都寫著“你好,之南”,我們卻遲遲沒等到那句“你好,之華”。


電影的開始就是之南的過世,空氣中都籠罩著悲傷的氛圍。她這一走隻留下了一封遺書和一張初中同學會邀請函,女兒睦睦和兒子只能過早面對喪母之痛,多少沉溺於悲傷中。


之華以之南的身份參加了同學會,相別三十年,同學們自然而然的認定她是之南,還將她推上台致辭。

整場同學會她都沒有說出之南已逝的真相,或許她從小到大多少也想過要成為之南的吧,那麽閃耀的光芒不可能沒介意過。


這場同學會也讓她以之南的身份重遇了,兩人互加了微信,尹川留下了名片,她以之南的身份給他寫起了信。

這是《情書》中也出現過的身份錯位,不同的是,作為對象的尹川其實知曉真相。


其實對於年至中年的之華而言,與尹川的通信也許是平淡生活的一個小小出口,這個出口連接的是曾經的年少時光,她訴說著生活瑣事卻不奢求回信。


她以自己的方式扮演著之南,也另類的延續著之南的生命,當然,也只有作為之南她才能足夠大膽的寫下這些信件

她是否還愛戀著尹川?叔覺得肯定不再是青春少女那種暗戀的情感了,和曾經喜歡過的人再度相遇多少會有些怯場。


在岩井的筆觸下,她始終是純粹的,哪怕和尹川通信以至相對而坐都給人感覺非常清澈純粹,所以就是丈夫的吃醋也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可愛。


如果說之華早已告別了青春時的愛戀,走入了平淡的幸福,那尹川則始終活在理想主義之中,他在上海擁有一屋陋室,寫著一些文章,生活亂七八糟。


他的內心還守候著當年那段初戀,好在這段感情沒有變成執念,而是成為了一種缺憾美,雖然遺憾雖然錯過,卻依舊是美好的。


陷入創作困境的尹川在完成了對錯過的完善後又走上了新的創作征程,他知道了之南的經歷,關於她的故事又可以在他筆下進行下去。


他不會完全放下過去,但卻也走出了名為過去的困境。


首映禮上秦昊開玩笑說片中尹川的造型是對岩井導演的cosplay,或許這個角色本身是有導演的影子的,那種理想主義的純粹在此找到了共鳴。


但《你好,之華》卻也不是一部完全緬懷初戀的電影,它將視角異塵餘生到了整個家庭的三代人身上,有奶奶年老後的心動,用學英語的方式來作為媒介;有之南子女對母親的思念;還有之華女兒的青春萌動。


家庭、生死、抑鬱,這些沉重的話題也從始至終圍繞著整部電影,如同片中大連的街道,不似岩井過往電影的“小清新”,這裡的場景更具煙火氣。相對而言,年少時的場景就更加清新乾淨一下。


在美好和沉重之間,這部電影選擇站在了它們的平衡點上。


成年之南其實才是這部電影的連接點,基本上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和她產生關係,她一方面是全優女神另一方面又是籠罩全片的陰霾。


成年後的她從未正面出現過,所有的形象都來源於各個人的口訴,最後拚接在一起卻還是個飄忽的形象,或許導演刻意將她處理成了一個符號


她串起了電影的故事,但是電影中的當下卻已經再也沒有她。


之南跌宕起伏,美好又沉重的人生結束了,而之華平平淡淡的人生還在繼續。對已逝過往的追溯,其實是為了當下更好的生活。


有時候我們懷念初戀,並不是因為還愛著那個人,而是懷念那種義無反顧的心動,但是初戀固然美好,當下的生活也不見得遜色。


就像之華,雖然錯過了尹川,卻擁有了傲嬌程式員丈夫以及乖巧的女兒,用線串起的杯子電話難道不是一種浪漫嗎。

演員們的表演也是這部電影的加分點,所有演員基本都以自然化的表演提高了全片的生活感。


之華這個有點遲鈍有點害羞的平凡女性角色被周迅拿捏得恰到好處,她賦予了角色生活化的可愛,沒有戲劇衝突極強的戲,卻也能感覺到如魚得水的演技。


秦昊也不錯,他之前演多了文藝渣男,一往情深起來竟然也還不錯,不過髮型和整體造型上都給人感覺有些維和。


戲份不算多的杜江,只有幾分鐘戲的胡歌、譚卓都很好的完成了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分飾兩角的張子楓和鄧恩熙,一個演技爆棚一個顏值爆表。


特別張子楓,叔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大的潛力,過兩天叔應該會專門寫一篇關於她的文章~


當然,這部電影在叔這還是有不少遺憾的地方,主要是電影刻畫的人物眾多,故事線整體也比較龐大,很多東西都表達得不夠清晰。


眾多人物的刻畫,有些角色沒辦法得到足夠的筆墨,顯得有些空洞甚至多餘,有些劇情還需要靠細節串聯。作為主體的之華在某些時刻也處於邊緣化。


不過它本來也就是一部關於遺憾的電影,又是岩井俊二第一部來中國拍攝的電影,這些問題叔個人感覺對整體觀感影響不大,不過也注定了它在岩井電影中無法名列前茅。


正如電影海報上所寫:願你,活成最好的樣子。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有遺憾錯過,但是卻也有值得珍惜的當下。


0.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