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邵彩梅:豆粕節省太空能達15%!禁抗後腸道健康和飼料效率最重要

11月8-9日,由四川省飼料工業協會主辦,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年四川省飼料行業年會在彭山恆大酒店舉行。為大家分享由DDC余淼整理的會議聽課筆記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邵彩梅博士

《畜禽養殖減抗營養技術》


1、關於玉米豆粕型配方對豆粕的依賴以及可降豆粕用量。

①配合飼料:豬除了教槽和保育料以及種豬料需要保留相當比例的豆粕外,其它階段比如生長育肥完全可以通過雜粕、低蛋白日糧配合合成氨基酸和酶製劑等技術的使用,大幅度減少豆粕應用;蛋雞料考慮蛋品的風味,還是要保留8-10%的豆粕;飼料雞料對豆粕有相當的依賴度,添加量難降低下來;肉中大鴨料可以使用無豆粕日糧。反芻奶牛料中豆粕的添加量在8-10%,下降的太空不大;水產料的粗蛋白水準高,有較大的下降太空。


②濃縮飼料:由於濃縮料受製於高蛋白、外觀顏色及粒度的要求等限制,豆粕用量降低幅度相對有限,高蛋白濃縮料替代豆粕量有限,總之可以減少10%-15%豆粕的使用。


③預混料:由於預混料市場推薦配方多為玉米-豆粕型日糧,而且推薦配方粗蛋白水準較高,養殖場對高豆粕的使用慣性,所以存在蛋白節省和下降的太空,但現場執行起來難度大(購買其他原料的不方便性和品管難度)。


豆粕的節省和替代技術性雖然很強,不是簡單的替下豆粕,但已經有一定的成熟經驗;實際的替代量主要是價格槓桿,即豆粕相對於其他蛋白原料的性價比優勢:如果其他蛋白原料也隨著豆粕價格的上漲而提價的話,豆粕的減量使用則會出現困難。所以綜合生產實際和原料可替代的可能性,豆粕整體的節省太空在全部用量的10-15%左右。


2、目前飼料限抗、禁抗已成大勢,如何解決促進動物生長和抗拉稀的問題。


更新養殖模式、提升現場的飼養細節管理、改善硬體設施和環境、加強生物安全是關鍵,同時營養配方上採用低蛋白日糧+複合添加劑特別是複合纖維、酸化劑等添加劑的組合應用,飼料加工工藝的改變,甚至現場飼餵模式的改變是支持因素。


3、飼料添加劑的研發應該緊扣哪些關鍵要素,對替抗添加劑研發的看法和建議。


現在國內替抗添加劑的產品令人眼花繚亂,圍繞腸道健康和飼料效率的改善肯定是最重要的方向。


飼料企業在應用和評估添加劑有效性的層面上,「不唯上、不死讀書、隻唯實」。首先是要去偽存真,加強應用研發。多做靶動物的田間研發驗證,與飼料加工工藝聯動起來;與動物的最終生產性能表現和動物現場的信號互動起來;用高效和具性價比的方法解決現場所需,只有理論與現場結合才能不斷地解決問題。


4、關於替抗的建議。


替抗是一個複雜的話題,很難說一種添加劑(包括植物精油)能夠實現替抗,特別是在複雜的飼養環境中的穩定的替抗,當然性價比也是關鍵要素。抗生素除了價格和效果,更重要的是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穩定性,而添加劑通常在相對好的環境表現尚可,但是極端的環境下表現是否穩定有待再研究。所以當抗生素禁用後,現場的管理和環境可控更加重要。


(註:以上內容未經本人核對)


本文轉自飼料行業資訊網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