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涅斯·瓦爾達去世,她被稱作“法國新浪潮祖母”

當地時間 3 月 29 日,有著“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去世,享年 90 歲。她的家人在聲明中證實了她因癌症去世的消息。

2015 年,瓦爾達獲得了第 68 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金棕櫚獎,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電影節官方當時表示:“她的電影和生活都注入了自由的精神、打破邊界的藝術、激烈的決心以及不屈從於任何障礙的信念。”

瓦爾達 1928 年 5 月 30 日出生於比利時伊克塞爾。她的父親是希臘人,母親是法國人。二戰時一家人避難到法國南方,隨後她在巴黎索邦大學和盧浮美術學院結束學業並獲得了攝影專業技能文憑。她曾在 1957 年到中國旅行了兩個多月,遊歷了沈陽、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雲南等地並拍下照片。

早在法國新浪潮的導演們拍出《四百擊》《精疲力盡》之前,瓦爾達就展示出了新浪潮的精神風格。在拍攝第一部作品《短角情事》(La pointe-courte)時,瓦爾達並沒有看過太多的電影,更多的影響來自於此前攝影師的職業生涯。《短角情事》的獨特的敘事結構及低成本的製片方式,被視為法國新浪潮的先聲。阿倫·雷乃擔任了《短角情事》的剪輯師,並把瓦爾達介紹給了其他法國新浪潮的導演。

瓦爾達經常在電影中探討人物與所處環境的關係。“當我們解析別人,我們會發現風景。當我們剖析自我,我們會找到海灘。”她曾這樣說道。

在《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中,一位年輕歌手焦急地等待著關於她是否得了癌症的通知。而她當時所處的巴黎成為了個人的一種投射。這部探討了死亡、絕望以及社會如何看待女性的電影讓她備受讚譽。

瓦爾達與法國導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62 年結婚。夫妻二人之後搬到了洛杉磯。在那裡,瓦爾達結實了安迪·沃霍爾和丹尼斯·霍珀等人。不過,瓦爾達並沒有選擇在好萊塢體系下工作。她唯一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是 2017 年的《臉龐,村莊》(Visages villages)。電影由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 JR 共同執導。紀錄片伴隨兩人駕駛著 JR 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

在瓦爾達的晚年,她越來越多得以自己的生活作為電影的腳本,呈現出她關於哲學對思考以及輕快的畫風。除了《臉龐,村莊》,她在《拾穗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中悠閑地收集了法國拾荒者的形象,借此反映她自己的作品和理念。

今年 2 月,瓦爾達榮獲第 69 屆柏林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特別成就獎),此獎旨在表彰對電影行業有特殊貢獻的電影人。她同時還帶去了新作品《阿涅斯論瓦爾達》。在當時她就把這部電影稱作是告別的一種方式。

題圖來自:豆瓣電影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載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