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涅斯·瓦爾達逝世:始終保持童心的“新浪潮祖母”

據外媒消息,法國著名導演、被譽為“新浪潮祖母”的阿涅斯·瓦爾達

(Agnès Varda)

於當地時間3月29日因癌症逝世,享年90歲。

年輕時的瓦爾達

1928年5月30日,阿涅斯·瓦爾達出生於比利時,並在法國普羅旺斯賽特區的一個港口長大,1940年為躲避戰禍,前往法國巴黎念書。她在盧浮宮學院修習過藝術史,後成為國家人民劇院的專職攝影師。後來,瓦爾達因緣際會進入電影行業,在與她同屬左岸派的導演克里斯·馬克

(Chris Marker)

與阿倫·雷乃

(Alan Resnais)

的鼓勵下,瓦爾達執導了自己第一部劇情片《短角情事》

(La Pointe Courte,1954)

。故事背景發生在瓦爾達生長的法國地中海小港塞特,由阿倫·雷乃操刀剪接,被視為法國新浪潮的先聲。巴讚曾經盛讚這部電影“自由而純淨”。那時,法國新浪潮的風暴還未興起,瓦爾達也沒有任何電影製作經驗,在此之前,她只看過20部電影。1962年,瓦爾達與法國著名導演雅克·德米結為夫婦。

左起:阿倫·雷乃、阿涅斯·瓦爾達、雅克·德米

1961年的《五至七時的克萊奧》是瓦爾達最為人稱道的作品。瓦爾達受福克納的小說啟發,以客體時間標記章節,並以一種幾近真實的報導方式,追蹤了因害怕罹患癌症而遊蕩於巴黎街頭的女歌手自我覺醒的過程。而後《幸福》

(1965)

和《無法無家》

(1985)

更是確立了她在世界影壇的地位。

瓦爾達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直覺和判斷。她從19歲起就在為女性平權作鬥爭。1971年,她與其他人聯署343蕩婦宣言,要求法國政府將墮胎合法化,1975年獲得了成功。同年,她拍攝了《女人之聲: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性》,為女性爭取自己的身體權益。20世紀的諸種文化運動和社會事件都能在她的電影中找到回應,如阿爾及利亞問題、反越戰、嬉皮士運動、法國新貧階層問題、美國邊緣族裔問題、生育權運動,都引發著瓦爾達的影像思考。

與為《電影手冊》撰稿的同輩人不同,瓦爾達不喜歡對電影做理論探究。但她也有自己的一套觀點,並創造了“cinécriture”一詞

(電影書寫)

來定義她的電影語言。她曾說過,拍電影的唯一目的就是“探索新的電影語言”。此外,與同時代人不同的是,瓦爾達的藝術淵源不是電影,而是文學、繪畫、戲劇、攝影等其它藝術門類。超現實主義、印象派繪畫、意識流寫作、存在主義文學、布萊希特戲劇等美學表達都對瓦爾達的影像敘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瓦爾達創作的短片和紀錄片大大多於劇情長片,並且難於歸類。越到後期,瓦爾達的作品越充滿了各種大膽的實驗性,如《紀錄說謊家》

(1981)

、《尤利西斯》

(1982)

、《家屋風景》

(1984)

、《你知道,你的樓梯很漂亮》

(1986)

、《南特的雅克·德米》

(1991)

、《101夜》

(1995)

、《阿涅斯的海灘》

(2008)

等。

《臉龐·村莊》劇照

瓦爾達的電影創作持續60余年,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2017年,瓦爾達和80後藝術家讓·勒內

(JR)

花了15個月時間,去了30多個村莊,為路上遇見的普通人拍攝巨幅肖像畫,重新挖掘普通人的生存價值,並且將這一段旅程拍成了紀錄片,影片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瓦爾達是法國新浪潮中唯一的一位女導演,也是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第一位女導演。2015年,瓦爾達獲得78屆坎城電影節榮譽金棕櫚大獎,此前獲得此榮譽的導演只有三位:伍迪·艾倫

(2002)

,伊斯特伍德

(2009)

,貝托魯奇

(2011)

新京報訊 記者 楊司奇

編輯:李妍 校對:薛京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