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才叫大器晚成:老頭64歲了,才開始爭霸天下

春秋時代的帶頭大哥之晉文公篇(13)

主筆:閑樂生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勤王成功,助周天子襄王平定王子帶之亂,周襄王為了感激晉文公,將陽樊、溫、原、攢茅這四座城池贈送了給晉國。

襄王給的這四座城池對晉國意義相當重大。原來,晉國地盤雖大,但僻居黃河以北、太行山以西,交通不便,難以介入中原事務,更別說稱霸中原了。而周襄王給的這片地區,號稱南陽,也就是太行山與黃河之間的一條狹長通道,可從晉南直達豫北,迅速挺進中原,這就是晉國奠定百年春秋霸業的第一步。

然而,雖然有周天子的金口玉言,但晉國為了接收南陽還是花了好大功夫,關鍵是這些地方在天子腳下多年,從上到下很多都是周室的姻親,這些王親國戚各個根正苗紅,壓根就沒把晉國這些山西土老帽放在眼裡,於是堅守城池,不放晉軍入城,攻打陽樊(今河南濟源市西南)的晉國大將魏犨一下子火了,他率兵將陽樊團團圍住,放話說:“你們這些鳥人快點給我投降,反抗是沒有好結果的,要是讓我攻破城池,我要拆毀你們的宗廟,殺光你們的百姓!”

沒想到陽樊守將倉葛根本不吃老魏這一套,他站在城頭上發表了一通義正詞嚴感人肺腑的演講:“德以柔中國,邢以威四夷,誰是朋友誰是敵人你要分清楚啊!你看看,這城裡頭哪個不是周天子的姻親,你們竟敢如此苛待他們?”

那魏犨說不過倉葛,只好派人報告文公,文公一聽有道理啊,便表示:“此君子之言也。”既然這些王親國戚看不起我們,那就讓他們收拾包袱走路吧,不為難他們了!於是將陽樊人全數遷走,晉軍接收了這座空城。

原邑(今河南濟源市北)的城主則是周天子的卿土原伯貫,怎麽說也是個堂堂的伯爵,隻比晉侯低一級,自然更加不肯服氣!文公知道這塊硬骨頭一定不好啃,於是親自前去平定,並命令隻帶三日的糧食圍城,三天對方不投降,晉軍就解圍退兵。可是,到了第三天晚間,城裡才有晉軍間諜傳出消息,說原人準備明天開城投降,讓晉軍再等一日。文公說:“我命令只等三日,現在三日之期已滿,明早自當離去。”

晉軍軍官們都很不甘心,紛紛勸文公再多等一日,文公卻對這些目光短淺的軍官們進行嚴肅地批評教育:“你們這些人的覺悟還是太低啊,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損失更大。”說完第二天一大早就領兵依約撤退,城頭有百姓看到這幅情景,都豎起大拇指說:“晉侯寧願失城也不失信,這才是一個靠得住的好老闆啊!”於是大家紛紛跑下城來追在晉軍後面大喊:“等一等,我們要跟著你們一起混!”

歸結晉文公的一生,無非“以退為進”四個字,無論是從前的拒絕晉君之位,還是後來城濮之戰的退避三舍,都很好地實踐了這一政治策略。當人生遇到困局時,適當地做出退讓,讓出一片海闊天空,未嘗不是解開死結的最好辦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晉文公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耐心的政治家了,他43歲流亡國外,62歲才回國為君,而開始稱霸事業的這一年更已經63歲了,古人的壽命本來就短,他的人生還能有幾年?孔子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對於普通人而言,四五十歲還沒有成就,這輩子也就這樣交代了。但晉文公仍能保持如此耐心,冷靜成熟而不冒進,深思熟慮而又穩重,實在讓人敬佩。

再說原伯貫見自己已失民心,只好打開城門,也跟在後面一起追了過去,大家夥一口氣追了三十裡,總算追上了晉軍,表明願意投誠。文公大喜,趕忙命令大隊人馬就地駐扎。自己則隻帶著原伯貫與幾個近臣,返回原城,一路上粉絲們夾道歡迎,爭相瞻仰他們的偶像晉文公的倩影。一群可愛的孩子還向晉文公獻上鮮花:“重耳爺爺,您回來了!您終於回來了!”至此,原城百姓歸順了晉國,晉文公委任他手下最講信用的趙衰做了原大夫,兼領陽樊;狐毛之子狐溱為溫大夫,管理溫邑;原伯貫則改封冀地,其後世為晉大夫。

值得注意的是,原邑在今河南濟源市北,南遮黃河孟津渡口,控制著晉國南下爭霸的重要通道;而冀在今陝西河津縣東北,與秦國隔黃河相對。晉文公此舉是用自己的親信來統轄這個通往中原的要地,而把原伯貫及其族眾置於受秦威脅的邊境充當防盾。晉文公不愧是位老成的政治家,舉手投足之間都是謀略。

至此,文公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終於收服了南陽這一塊極其重要的中原跳板,打開了自己東進稱霸的道路,也拉開了春秋晉霸時代的序幕。正如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卷4《晉疆域論》所言:“(晉)自滅虢據崤函之固,啟南陽扼孟門、太行之險,南據虎牢,北據邯鄲,擅河內之殷墟,連肥鼓之勁地,西入秦域,東軼齊境,天下扼塞鞏固之區,無不為晉有。然後以守則固,以攻則勝,擁衛天子,鞭笞列國。”

而徹底拿下南陽之後,晉文公已經64歲了,在這樣的年紀,普通人早就退休了,劉備那麽倔,63歲也只能魂斷白帝城,把未竟的事業留給孔明,然而,晉文公的人生,他那光芒萬丈的人生,似乎才剛剛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