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齊都城在河北,為何帝王多死在太原?

晚唐詩人李商隱,有兩首著名的詠史詩,既《北齊二首》。這兩首詩各有名句,《其一》有“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其二》有“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兩首詩都提到了一個地名——晉陽。北齊亡於北周,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晉陽失陷。晉陽在北齊的地位,不是正式國都,卻比正式國都更加重要。晉陽在哪?就是現在的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別稱龍城。

咱們看歷史地圖,無論是高氏實際控制的東魏,還是取代東魏的北齊,國都都標注為“鄴”,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南、河南省安陽市北。但在北齊高氏皇室心中,晉陽才是他們真正的國都。於是,北齊正式定都於鄴,但北齊皇帝們沒事就往晉陽跑,有的乾脆就住在晉陽。鄴的國都地位,變得有名無實。北齊為何會出現如此奇怪的現象?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地理原因。

北齊開國皇帝實際上是一代梟雄高歡。北魏末年,北方大亂,出身寒微的高歡想建功立業,苦無財資。在娶了婁昭君之後,高歡才有了馬匹,風雲際會之時,一飛衝天。高歡本屬爾朱榮部,爾朱榮被殺後,高歡瞧不上爾朱家首領爾朱兆,陰欲圖之。爾朱兆的大本營就在晉陽,高歡早就看中了晉陽,認為這裡是圖王之地。北魏末年,高歡平定並州,佔據晉陽。

高歡被魏帝封為大丞相,但他顯然不可能住在已成四戰之地的魏都洛陽。高歡尋找一塊自己的根據地,晉陽再合適不過了。高歡決定在晉陽興建大丞相府,作為自己的根本之地。高歡給出的理由是:晉陽處在四塞之地。

山西省的地形條件比較複雜。山西省西邊,是滔滔黃河,隔黃河與陝西省相望。山西省東邊,是巍巍太行,隔太行山與河北省為鄰。山西省南部是中條山、王屋山,與河南省隔著黃河相望,山西省北部與內蒙古相鄰。

而在山西省內部,黃河以東,從北至南是呂梁山脈。而在呂梁山脈與太行山之間的,是著名的汾河。汾河發源發於呂梁山與雲中山之間,然後向南流去。經過太原(晉陽)、祁縣、平遙、介休、靈石、臨汾、新絳等地,在河津匯入黃河。汾河兩岸地勢較低,形成了狹長的谷地,適合居住與耕種。狹長的汾河谷地,又被分為北邊的太原盆地,南邊的臨汾盆地。兩個盆地之間,介休與靈石之間,地勢比較高。

晉陽四面為高山環繞,在軍事地理上屬於典型的易守難攻。高歡控制的東魏,包括山西省、河北省、京津二市、內蒙古中南部、遼寧省西部、山東省、河南省東北部、江蘇省西北部(後地盤擴張至長江北岸)。除了山西省,剩下的區域多以平原為主,這就決定了晉陽具有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如果高歡居守平原地區的鄴都,不易於防守,很容易遭到攻擊。而守在晉陽,即使有敵軍,也很難輕易殺進汾河谷地,相對比較安全。高歡居守晉陽,對鄴都有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一旦鄴都有變,高歡可輕易平定。但如果居守鄴都,一旦晉陽有變,高歡就鞭長莫及了。

黃河以西,是西魏地盤,由另一個梟雄宇文泰控制。就軍事指揮能力而言,宇文泰要略強於高歡,雙方多次大戰,宇文泰勝場居多,可為明證。所以站在高歡的角度,寧可讓西魏軍攻佔鄴都,也不能讓西魏軍拿下晉陽。在冷兵器時代,居高臨下的戰略地理優勢及因此而形成的心理優勢,是不能忽略的。

高歡控制東魏,本想定都洛陽,但洛陽大亂之後殘破,又地近西魏,只好遷都於鄴。鄴都從某種角度上,更像是高歡軟禁東魏傀儡皇帝元善見(東魏靜帝)的大監獄。高歡本人多數時間都住在晉陽,手握重兵,向西防著宇文泰,向東防著元善見。由於晉陽與鄴都的地理距離不算太遠,高歡經常從晉陽出發,去鄴都拜見他操縱的木偶元善見。事畢,高歡千騎如雲,返回晉陽。公元547年,高歡死於晉陽。

高歡死後,晉陽始終是北齊高氏的根據地,高歡長子高澄本人也是在晉陽遇刺身亡。高家兄弟分工很細,高澄坐鎮根本重地晉陽,二弟高洋坐鎮次一級的重地鄴都。高澄死後,高洋就是在晉陽震服了之前瞧不起高洋的元老重臣。高洋在位十年間,雖然經常外出,但事畢後,還是回到晉陽。高洋也是在晉陽駕崩的。之後的廢帝高殷、文昭帝高演都死於晉陽。只有武成帝高湛例外,他死在鄴都。但是高湛在當皇帝及太上皇期間,也常去晉陽。高湛喜歡折騰,但他不傻,丟了晉陽,高家的天下就要塌掉一半,誰也不敢馬虎。後主高緯更不用說了,在位十二年間,高緯沒事就往晉陽跑。

作為北齊的死敵,北周宇文氏自然知道晉陽在北齊的地位,只要拿下晉陽,北齊無險可守,必亡。然後就是著名的“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周軍拿下晉陽,佔據河東(山西省)形勢之地,北齊滅亡,不可避免。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