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著名兒科醫生: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做得好,寶寶必定聰明又靈巧

哈佛研究表明:對於嬰兒來說,有一件事情可以相當於體育鍛煉,那就是:哭,有些寶寶,可以一邊哭,一邊手抓腳踢。

這不但鍛煉了手和腳,其實哭得厲害的,基本上算是全身運動了。而除了哭之外,還有一些適合小寶寶的運動。

寶寶運動能力有哪些?

寶寶的運動能力,我們可以概括為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如果說大動作的正常發育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基石。那麼精細動作就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樑柱。精細運動發展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密切關係。中國古話說的「心靈手巧」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如何給5個月寶寶進行精細運動訓練呢?

1.鍛煉寶寶手部抓握能力

5個月大的寶寶,手的動作又有很大的提高,開始有了隨意的抓握動作,並出現手眼的協調和五指的分化。這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在自己胸前玩弄和觀看雙手,對自己的雙手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喜歡把兩隻手握在一起,喜歡抓東西,抓了東西喜歡放到嘴裡,抓起來後又喜歡放下或扔掉,把東西抓在手裡敲打。

訓練寶寶的手部動作,可以在寶寶的周圍放一些玩具或在小床上方懸掛一些玩具,如撥浪鼓、響鈴、圓環等玩具,讓寶寶能看到並伸手可以抓到,以鍛煉寶寶手部抓握的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日本有位著名兒科醫生說過「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

具體訓練方法有以下幾項。

訓練抓握

爸爸可以將掛著的帶響聲的玩具,拿到寶寶面前搖晃,使其注視,然後將玩具放在寶寶伸手可抓到的地方,如果寶寶抓了幾次,仍抓不到玩具,就將玩具直接放在寶寶的手中,再放開玩具,教寶寶學抓。

訓練抱奶瓶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會看到寶寶往往把雙手放在乳房或奶瓶上,好像扶著似的。這是寶寶接近和接觸物體動作的初始發展,媽媽可以通過訓練寶寶去觸摸乳房或抱奶瓶這個動作。

培養準確抓握能力

媽媽把寶寶抱在桌前,桌上放幾種不同的玩具,讓其練習抓握。每次放3~5種,經常變換,玩具可以從小到大都有,反覆訓練寶寶準確的抓握能力。

2.寶寶手臂活動訓練

寶寶手臂的活動能力,是隨著身心的發展而發展的,因此,爸爸媽媽應多讓寶寶做些手臂運動。過了4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抓握東西時,眼睛並不看著手,看東西時也不會去拿,眼和手的動作是不協調的。

在後來,經過多次反覆的撫摸、抓握物體,使視覺、觸覺與手的運動之間發生了聯繫,才逐步開始有了手眼的協調,也就是說能用眼睛看著東西,然後用手去抓握。

5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多做一些翻身與拉坐練習了,這能鍛煉寶寶的活動能力。可以這樣給寶寶進行大動作訓練。

1.寶寶翻身練習

當寶寶在仰臥時,媽媽拍手或用玩具逗引使寶寶的臉轉向側面,並用手輕輕扶背,媽媽幫助寶寶向側面轉動。

當寶寶翻身向側邊時,媽媽要用語言稱讚他(她),再從側邊幫助他(她)轉向俯臥,讓他(她)俯臥玩一會兒,然後,將寶寶翻回側邊仰臥,休息片刻再玩。這個訓練可以讓寶寶全身得到運動。

2.寶寶拉坐練習

當寶寶在仰臥位時,媽媽可以握住寶寶的手,將他(她)緩慢拉起,注意要讓寶寶自己用力,媽媽僅用很小的力氣,以後逐漸減力,或讓寶寶拉住媽媽的手指坐起來。

通過這個訓練,寶寶的頭能伸直,軀乾上部能挺直,還能使頸和背部肌肉得到鍛煉。

在父母為寶寶做各種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告訴寶寶人生的種種美好以及各種有趣知識的時候。當我們給孩子提供更多機會去鍛煉和啟蒙,孩子的啟發和開拓就更豐富。寶寶從出生後每一次笨拙又無聊地練習,他正是通過這一次又一次地玩耍、探索和重複練習,才讓自己的成長得更加聰明靈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