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吉利的攻與戴姆勒的守,滴滴面臨專車出行新挑戰

《財經》記者 李皙寅 陳亮/文 施智梁/編輯

結親十五個月後,吉利和戴姆勒的出行戰略正式落地,它們已成立合資公司進軍中國的出行市場。

啟信寶顯示,5月9日,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吉利的合作對象為Daimler Mobility Services GmbH,即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旗下戴姆勒移動服務公司。雙方各自認繳出資8.5億元,對半持股。

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7億人民幣,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均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曹操出行董事長劉金良。

吉利很早就著手布局出行,劉金良早就深度參與其中。此前,他接受《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袒露過吉利出行的版圖以及與戴姆勒合作模式,在他看來高端出行是一片處女地,雙方也可以打通彼此叫車平台,一起做大市場。

對於戴姆勒來說,合資公司的正式成立是戴姆勒“瞰思未來(C·A·S·E)”戰略在中國的一次重要實踐。“瞰思未來(C·A·S·E)”戰略包含了智能互聯、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及電力驅動。

誠如戴姆勒金融服務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恩騰曼(Klaus Entenmann)所言,為實現自動駕駛而不斷努力的過程中,戴姆勒集團已做好充分準備,通過不斷拓展全方位的出行服務,持續推進公司的轉型。吉利集團是戴姆勒在華尋求拓展出行服務的優秀合作夥伴。該合資公司將對戴姆勒不斷豐富出行服務、擴展全球業務並鞏固在出行市場的優勢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借助2022年亞運會的場景,雙方能夠試水智能出行技術;還是吉利與戴姆勒合資生產電動版smart,雙方能夠定製生產專用分時租賃小車。吉利與戴姆勒的出行作戰所期待的東風已經來了。

[ 圖說: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由李書福持股91%,另外9%的股份屬於他兒子李星星。(啟信寶供圖)]

緣何牽手

去年10月,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共享出行領域,中國的發展十分顯著。戴姆勒會在現有的組織架構中,通過強化對相關前沿領域的投入,來提升競爭力,來打造未來出行的生態系統。

時隔半年,布局浮出水面。

當時的消息稱,雙方計劃在中國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使用高端車型將包括但不限於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初期車型包括梅賽德斯-奔馳S級車、E級車、V級豪華多功能車以及梅賽德斯-邁巴赫轎車,未來也將使用吉利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動車型。

劉金良對《財經》記者表示,合資公司會有自己的叫車平台,但平台之間可以互相打通。雙方曾有意探討,讓曹操出行與戴姆勒的用戶走出國門踏上對方的勢力範圍時,能夠採用對方的車輛服務,以便為雙方擴大市場。

劉金良也曾表示:各自客戶數據不會分享,會有單獨通道。但雙方可以把數據分享給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客戶群與曹操出行的用戶特徵有所差別。

與吉利合資公司的成立是戴姆勒全球改革戰略的重要體現。在戴姆勒宣布了“瞰思未來(C·A·S·E)”戰略之後,共享出行就成立了戴姆勒未來四大業務之一。

同時,2018年戴姆勒宣布了公司架構調整方案。根據方案,戴姆勒將重組為三家新公司——梅賽德斯-奔馳公司(Mercedes-Benz AG)、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 Truck AG)和戴姆勒移動出行公司(Daimler Mobility AG),可見戴姆勒對出行業務的重視。

另外,合資公司的成立也是戴姆勒在華汽車共享項目一次重大調整。此前戴姆勒在中國有兩項出行服務——“即行car2go”和“Car2Share隨心開”。2017年3月24日,戴姆勒將兩項業務合並,成立戴姆勒智行(中國)租賃有限公司。

戴姆勒智行(中國)已在全國七大城市提供出行服務,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杭州。

面對本土企業的挑戰,戴姆勒在華出行業務發展如履薄冰。《財經》記者獲悉,自2019年4月10日起,car2go已停止提供車輛。car2go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由於運營的調整,目前car2go業務暫停,何時能重啟要等通知。

顯然,在出行市場上,主機廠的單打獨鬥顯得那麽乏力。為此,戴姆勒開始了結盟。2019年初,戴姆勒和“老對手”寶馬共同出資10億歐元成立了5家出行合資公司。在這些新公司中,雙方持股各一半。同時,戴姆勒和寶馬將旗下的car2go和DriveNow業務進行了合並。

中國作為全球出行市場的重要版圖,戴姆勒自然不會放棄。擁有網約車運營經驗,同時又是股東的吉利自然成為了戴姆勒的首選合作夥伴。

風來了

吉利很早就開始布局出行。

2009年,吉利購下了倫敦計程車,這一具有標誌性的知名計程車製造企業。

此後,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曾多次在兩會上建議中國的計程車每個城市應該有10%左右的無障礙用車,引入專業計程車。他覺得,計程車是一個城市文明的窗口,是一個城市市長治理城市的好幫手,是一個城市市民的好夥伴。

吉利的城市出行版圖或不止於網約車。

此前,李書福就看好小型車、甚至低速電動車在分時租賃的市場應用,吉利也曾扶持過康迪與知豆,主推微公交分時租賃場景。然而,由於車輛相對低端,加上彼時新能源車應用端場景不成熟,商業前景不明朗,這一項目逐漸退隱。

今年3月,吉利控股與戴姆勒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精品小車smart品牌轉型,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自持股50%。新型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設計,吉利控股工程研發,產自中國,2022年投放市場並行銷全球。

借助拿來主義獲得良好的品牌與穩定的車輛工程技藝,加上吉利借助曹操出行等運營下來的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分時租賃版電動smart可期。

此外,借助讚助2022年亞運會,吉利獲得了一系列出行場景,並將得以在杭州運營自己整個出行生態。

據悉,圍繞亞運會的出行場景,吉利將在亞運村和會館之間實現L4級的無人駕駛。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告訴《財經》記者,亞運會結束後,吉利對杭州及亞運園區內智能出行解決方案將持續使用和展示,以便助力杭州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最智慧的出行城市。

此外,像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騰訊公司共同組建了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在提供車載Wifi的同時,也借助曹操出行實現鐵路和公路的聯程出行。這些不同交通場景的切換,將有助於雙方錘煉自己的出行生態。

亞組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毛根洪對《財經》記者表示,有了像5G這樣的新技術,提高了帶寬、降低了時延,提高了車輛的反應能力,這對智能交通給予了最基礎的技術支撐。

據《財經》記者了解,亞運會主場館及周邊地區或將成為杭州率先實現5G覆蓋的區域,吉利方面的技術人員已經與當地主管部門展開接洽。這將促使吉利超越一般車企,擁有參與城市智能交通場景技術落地的機會,從而拿到後期得以參與制定相關標準的入場券。

可以預想的是,無論是高端網約車、分時租賃車,還是無人駕駛技術,吉利將在杭州乃至全國獲得更多出行的使用場景,這對於一直探索未來出行解決方案的戴姆勒而言,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車企入局出行正當時

做出行的車企名錄越來越長,上汽享道、寶馬即時出行、一汽東風長安的T3出行、長城歐了,不僅是傳統車企,連新造車企業也加入戰局,小鵬汽車近日也拿到了廣州的網約車經營許可證。

這是片沃土。據波士頓谘詢公司預測,中國的網約車數量將以平均每年增長19%的速度,至2022年底將形成2600萬輛的規模。

在硬幣的另一面,車企的利潤生變。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到2030年,美國、歐洲、中國出行服務市場將達1.4兆美元(2017年為870億美元)。利潤豐厚的出行服務將彌補車輛銷售額的下降:到2030年,出行服務將為汽車行業貢獻22%的收入和30%的利潤,而新車銷售將帶來38%的收入和26%的利潤。

在國內銷量增速滯漲的當下,出行成為諸多車企亟需的一杯降火冰飲。作為自主品牌龍頭,吉利正面臨銷量業績的考驗。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4月吉利汽車的銷量(含領克品牌汽車銷量)為10.39萬輛,環比下滑17%,同比下滑19%;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為47.04萬輛,同比下降9%,約完成其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31%。

在這背後,國內車市堪稱一片蕭條。

5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乘用車銷量157.5萬輛,同比下降17.7%。中汽協方面認為,4月車市降幅仍處於較高水準,尤其是乘用車降幅繼續擴大。預計上半年車市總體將呈現下滑態勢,7、8月份或出現反轉。

有意思的是,伴隨湧入玩家的數量增多,網約車玩法也逐漸多元。

比如,在豪華車企看來,除了公務出行的高端商旅乘客,大型會展、禮賓婚慶市場均有使用場景。高端網約車消費對象並非價格敏感用戶,其更注重增值服務和用戶體驗。這將有利於促使平台跳脫傳統網約車平台深陷的“補貼引流,燒錢不止”的魔咒。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對《財經》記者表示,網約車服務有助於擴大車輛體驗場景,影響潛在客群,車輛自帶司機也便於企業管理,高端化的司乘服務也有助於維持車企的品牌形象。

時空電動公關總經理耿清華對《財經》記者表示,相比傳統客運公司,網約車平台可以降維打擊,一方面能夠整合汽車產業鏈,另一方面能在更多維度上推動交通變革。

車企將網約車看作推動計程車變革的巨大力量,一旦被納入交通體系,並參與計程車體系塑造重建,則市場前景異常寬廣;直接採用網約車有助於車企獲得第一手的駕駛數據及場景,以便於優化、校驗自動駕駛的反應模型;此外,網約車平台最終將成為城市大交通迭代升級的一環,成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清潔出行的實現手段。

更重要的是,“傳統汽車廠商不做出行,眼是瞎的。”劉金良認為,車企需要適應未來出行需求,重塑包括研發、製造、供應鏈、行銷的全產業鏈,知曉未來汽車的模樣。國內消費者對車輛的擁有權會向使用權轉移。車企核心競爭力是定義產品和品牌,具備獲得數據的集客端口,借助這兩點,車由誰造都可以。

此外,由於新進入的出行企業需要重新招納車主、上線車輛,反而沒有了既往的合規包袱,有助於輕裝上陣。

劉金良其人

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7億人民幣,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金良,他是一位不為外界熟悉的吉利老將。

據了解,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早在滴滴誕生之前,就開始謀劃出行市場,在一系列布局中,劉金良起到了重要了角色。

劉金良,1966年生人,曾在多家中國酒店擔任管理崗位的他,於而立之年加入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賣過摩托、賣過汽車,在其業內曾主管吉利新能源汽車板塊,2016年吉利首款高性能電動汽車帝豪EV上市。

對此,劉金良覺得這都是機緣,並無特別。做了十幾年銷售,總是一些新想法,伴隨年齡遞增向自我突破,便在崗位之外從事了一些新的項目。

目前來看,國內車企做網約車業務最早的就是吉利。2015年4月的一天,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對劉金良說,公司計劃進軍專車市場,讓後者來牽頭。劉金良便帶領吉利的三名員工開始曹操出行的創業之旅。

截至到5月初,曹操出行已在全國35個城市上線,累計投放39000輛新能源汽車,擁有注冊用戶2430萬。被視作吉利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共享生態”的戰略性投資業務的曹操出行,背後凸顯了吉利在出行領域的大手筆戰略。

在劉金良辦公桌的右手側掛著一幅字,“力量在風中回蕩”。

這是一幅李書福的手書。劉金良坦言這是自己主動給李書福要來的墨寶,當面對外部對於曹操出行的稱讚時,保持平常心,做好剛剛起步的出行平台。

他頗為感性地對《財經》記者闡述了這幅字與出行事業的關係。正確的初心,是創業項目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他曾多次跟自己的團隊說,用新能源汽車解決出行問題,保衛藍天、降噪、減排是有福報的。只要發心是正確的,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做正義的事情,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你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在風中回蕩是在幫助你。

作為曹操出行的一號人物,劉金良表示自己最關心的是兩點:一、司機穿得是否整潔;二、車輛是否乾淨。此外的問題,都由團隊管理層去做。他認為,網約車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把重複做的事情做正確,才能保證客戶滿意度。

(本文為《財經》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謝絕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